本文作者:陈晓霞;唐燕儿;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中国市场》2010年31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教材、教师和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三大关键性因素。本文从华文教育和汉语国际推广各自的优势进行比较,分析了二者在资源整合上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然后分别从教材、教师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对资源整合提出了相应对策。
【论文正文预览】: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这预示着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中国和东盟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将有更密切的联系;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国语言文化在区域内的传播。新千年以来,“华文热”和“汉语热”现象方兴未艾,华文教育和汉语国际
【文章分类号】:H195
【稿件关键词】:华文教育汉语国际推广优势资源整合
【参考文献】:
- 李凌艳;;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海外汉语教学师资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S1期
- 陆俭明;汉语教员应有的意识[J];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01期
- 李嘉郁;论华文教育的定位及其发展趋势[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4年04期
- 张和生;;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培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 陶健敏;;“后方法时代”语言教学观与对外汉语教学法体系构建[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刘玉平;;可进入“X就X在”格式的单音节动词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09期
- 郭春贵;;日本的大学汉语教育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04期
- 虞莉;;美国大学中文教师师资培养模式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1期
- 陈真;;国际化背景下华文教育发展趋势及影响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年02期
- 宛新政;;“V就V在P”格式的语义结构和语用功能[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03期
- 罗进军;;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之探讨与展望[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 宛新政;;“ V就V在P”格式的语义结构和语用功能[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 张洁;对外汉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 颜春龙;海外华文传媒与华人文化认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 张树利;战后美国华文教育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 刘培栋;战后新加坡华文教育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 刘美玲;泰国华校小学汉语教学现状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 黄明焕;战后印支三国华文教育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 颜婉琳;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针对海外汉语教学的课程总体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 高天;“X_1X_2+的”格式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 李靖华;基于胜任特质理论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评估量表[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 张瑛瑛;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D];重庆大学;2007年
- 潘睿;当代欧洲华文教育探析(1970—2006)[D];暨南大学;2007年
- 廖小萍;澳大利亚、新西兰华文教育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 刘晓娟;论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学行为规范[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 游辉彩;;泰国华文教育现状分析[J];东南亚纵横;2005年12期
- 丘进;海外华文教育四议[J];汉字文化;1998年02期
- 郭熙;论"华语"[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宗世海;王妍丹;;当前印尼华文师资瓶颈问题解决对策[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 贾益民;华文教育学学科建设刍议——再论华文教育学是一门科学[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 阮咏梅;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机智和课堂教学[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1期
- 田艳;海外华文教育概况[J];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 计道宏;;对外汉语教师综合素质浅议[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 程伟民;论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 郭惠芬;;从文学视角看当代新加坡华人的文化与社会变迁[J];世界民族;2010年01期
- 黄耀东;;东南亚华文教育现状和出路[J];东南亚纵横;2010年01期
- 卜海艳;;汉语国际推广事业与中华文化[J];语文学刊;2010年03期
- 陆然;;21世纪的印尼华文报业与华文文学[J];新闻爱好者;2010年05期
- 本刊记者;;儒商陈永栽印象[J];政协天地;2010年Z1期
- 张莉萍;;台湾“华语文教学”述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0年02期
- 刘丽宁;;印尼华文课堂教学问题观察及探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0年02期
- 郝雷;;汉语教师志愿者成立与发展探析[J];文教资料;2010年06期
- 王娟;;试析新西兰华文教育的发展及特点[J];黑龙江史志;2009年04期
- 耿红卫;;海外华文教育的演进历程简论[J];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 张灯;;大华文教育视阈下的境内外学生互动教育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10年
- 张淑细;;马来西亚教育历史的回顾与展望[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 侯培水;;金融危机下的菲律宾华文报业[A];第五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论文集[C];2009年
- 张淑细;;马来西亚教育历史的回顾与展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 吴文芯;Doreen Ng B.S.;;“从华语的应用探讨汉语与汉字在马来西亚的发展状况”[A];“汉语与汉字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提要[C];2008年
- 周聿峨;;当代海外华人社团与统战工作[A];港澳海外统战工作新探索[C];2008年
- 侯培水;;新媒体和跨媒体问世后,菲华文媒体如何应对?[A];第四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论文集[C];2007年
- 陈明;;印尼华文传媒与复兴印尼华教的关系[A];第四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论文集[C];2007年
- ;印尼万隆美声广播电台华文传媒与和谐世界[A];第四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论文集[C];2007年
- 王春华;;东南亚华文报业发展初探[A];第四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论文集[C];2007年
- 记者 张云飞;缅甸 华侨华人踊跃捐助孔子课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 记者 蒋秋 通讯员 蒋光朝;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颁发雅居乐奖助学金[N];广西日报;2010年
- 记者 陈晓波 实习生 陈秋源;全省侨务工作 取得5个创新突破[N];云南日报;2010年
- 杜榕 寒牍 (本报记者 杜榕);华文教育 方兴未艾的“留根工程”[N];人民日报;2010年
- 骆毅;新加坡推行简化汉字的一段历史[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 通讯员 路治华 临沧市侨联主席、侨办主任;创新华文教育凝聚侨“根”侨“魂”[N];云南经济日报;2010年
- 刘靖文;简化字在海外[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 本报驻印度尼西亚记者孙天仁 新华社;期待中印尼关系迈上新台阶[N];人民日报;2010年
- 记者 商宇 张雪峰;国侨办“做媒”,为重庆引资[N];重庆日报;2010年
- 杨宁 李佳佳;两会:牵动华侨华人视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 彭俊;华文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 程嘉辉;马华公会对华文教育的态度演变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 何修竹;英国语言推广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 李祥;汉语国际推广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 孟艳燕;新加坡小学高级华文教材的分析与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 骆秀红;二战后新加坡华文教育兴衰及原因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 吴艳;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柬埔寨华教社团社会功能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 张斌;战后泰国华文教育之演变[D];厦门大学;2009年
- 许可;英国华裔中学生学业成就归因个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 方雪;泰国汉语教学与汉语推广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 杨晓飞;远程教育在海外汉语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稿件标题】:【房产税论文题目】论华文教育与汉语国际推广的资源整合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发表期刊期数】:《
中国市场》2010年31期
【期刊简介】:政府调控市场的最佳纽带、市场引导企业的最短通道、理论联系实践的最紧结合、世界关注中国的最大窗口。《中国市......更多
中国市场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943/)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陈晓霞;唐燕儿;
更多
麻醉医学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房产税论文题目】论华文教育与汉语国际推广的资源整合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279978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日语论文题目大全新颖 日语论文最好写的题目 日语专业论文题目文化 代写日语论文 日语论文修改 日语论文检测系统 日语论文题目大全 日语专业论文题目大全 毕业论文 日语 日语论文题目 资金管理制度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