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谭玉霞;杨海军;李发财;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中国乳业》2011年11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以鲜牛奶、酸奶为主要原料,分别添加4g蔗糖,2g赤藓糖醇,发酵6h和添加3g蔗糖,2g赤藓糖醇,发酵7h制得一种既能降低热量,又能最大程度保持酸奶原有风味和口感的保健型酸奶饮品。该产品适合肥胖和糖尿病人士饮用。
【论文正文预览】:酸奶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高营养饮品,不但具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脂肪酸,且能缓解乳糖不耐症[1,2]。乳酸菌可产生烟酸和叶酸等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乳酸菌在消化道内生长繁殖,其代谢产物能抑制有害菌的滋生或杀灭病原菌,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胆固醇,有助于消化和整肠等作用[3]。
【文章分类号】:TS252.54
【稿件关键词】:低糖低热酸奶赤藓糖醇
【参考文献】:
- 吕长鑫,李雨露,赵大军,宋力,刘岩;无糖咖啡凝固型酸奶的开发[J];中国乳业;2002年05期
- 贾士芳,郭兴华;活菌制剂的现状和未来──重点以乳酸菌活菌制剂为例加以分析[J];生物工程进展;1996年02期
- 刘建军;赵祥颖;田延军;韩延雷;张家祥;李丕武;;低热值甜味剂赤藓糖醇的研究现状及应用[J];中国酿造;2006年12期
- 李宇;孙钟雷;;柠檬膳食纤维功能饮料的研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 李逸鹤;;膳食纤维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6期
- 杜传来;胡艳群;;莴苣皮中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的研究[J];保鲜与加工;2007年06期
- 罗冬英,尹传武;乳酸菌制剂对人体保健功效的机理探讨[J];鄂州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 欧高政;陈清西;;橄榄果实膳食纤维含量及动态变化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09年01期
- 李永军;;浅谈低能量焙烤点心的技术开发[J];广东白云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 祝渊,陈力耕,胡西琴;柑橘果实膳食纤维的研究[J];果树学报;2003年04期
- 苏东林;单杨;;柑橘果皮中功能性成分的作用概述[J];现代食品科技;2006年02期
- 汪园;;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甘露醇的研究进展[J];现代食品科技;2006年03期
- 吴晖;侯萍;李晓凤;余以刚;刘冬梅;;不同原料中膳食纤维的提取及其特性研究进展[J];现代食品科技;2008年01期
- 李发财;帅斌;葛静微;;赤藓糖醇及其在钙片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A];第十五届中国国际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学术论文集[C];2011年
- 葛静微;帅斌;李发财;;赤藓糖醇在钙片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国际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学术论文集[C];2011年
- 李青青;耐氧性双歧杆菌的筛选及其生理特性与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 董涛;甜橙果实膳食纤维代谢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 李平兰;长寿老人源双歧杆菌优良菌株的筛选及生理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 周德红;豆渣酶解产物作为粉末油脂壁材及其产品质量检测方法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 赵海珍;脂肪酶催化猪油酸解制备功能性脂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 张七斤;L.casei Zhang抗感染及免疫协同作用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 刘辉琴;淀粉基脂肪代用品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09年
- 曹银;大麦糟膳食纤维的提取、性质及其在馒头中的应用[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 郭金喜;杏渣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 田成;不溶性豆渣膳食纤维改性工艺及物化特性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0年
- 程小续;以大米淀粉为基质的低DE值麦芽糊精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 潘曼;猕猴桃渣膳食纤维制备工艺及其性质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 陈路清;降胆固醇双歧杆菌的体外筛选[D];浙江大学;2010年
- 陶俊奎;竹笋膳食纤维制备与微胶囊化包埋复合及功能特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 杨述;海洋新型低脂类蛋黄酱的制备及流变特性[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 高金玲;新法合成功能性食品添加剂—蔗糖大豆油酸酯[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 夏勇,徐彩菊,毛光明;赤藓糖醇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实验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2003年01期
- 金其荣,金丰秋;赤藓糖醇的开发及应用[J];山西食品工业;2002年04期
- 吴燕,陆茂林,杨晓伟;耐高渗酵母B845产赤藓糖醇的研究[J];江苏食品与发酵;2001年04期
- 蒋世琼,马丽;淀粉糖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1年03期
- 杨晓伟,吴燕,吕惠敏,王卫华,陆茂林;赤藓糖醇发酵工艺研究[J];生物技术;2005年04期
- 范光先,张海平,诸葛健;耐高渗酵母产赤藓糖醇的影响因素[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 王世荣;任俊源;聂克平;陈传刚;;健复生对犊牛细菌性腹泻的预防试验[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0年02期
- 康维民;赤藓糖醇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J];中国食品添加剂;1997年03期
- 徐莹,李景军,何国庆;赤藓糖醇研究进展及在食品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年03期
- 河川;北京酸奶大战一触即发[J];食品科技;2005年03期
- 杨海军;郑逢战;;赤藓糖醇在无糖糖果中的应用[J];农产品加工;2006年08期
- 张兰威,王文升,孙义娥,李冰凌,蒋士龙,苑国成,肖玲;酸奶鼓盖的微生物学研究[J];中国乳品工业;1994年04期
- 马钢;开发信息我国酸奶制品的发展趋势[J];中国食品工业;1994年02期
- 秦立虎,白燕琼;国际上流行的几种酸牛奶[J];食品与机械;1995年02期
- 李青!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叶挺东路17号信息部225800;国外开发的酸奶新品种[J];农业科技通讯;1998年05期
- 李青;国外开发的酸奶新品种[J];应用科技;1998年04期
- 李易方;漫话酸奶[J];中国食物与营养;1999年05期
- ;酸奶将再次成为开发热点[J];江西食品工业;2002年02期
- 吴宏伟;管中窥豹看上海酸奶市场[J];乳品与人类;2005年02期
- 张迅捷;;益寿酸奶的研制开发及其营养保健功能[A];中国营养学会第五次营养资源与保健食品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 邹德庆;严德远;吴奎;;调配型绿麦芽酸奶饮料的研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河南)食品论坛论文集[C];2008年
- 檀子贞;王红育;吴雅静;;香蕉乳酸菌发酵酸奶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 何元兰;张丽萍;;利用西部资源枸杞生产酸奶的工艺与配方的探讨[A];营养与保健食品研究及科学进展学术资料汇编[C];2002年
- 王杰明;潘媛媛;史亚利;蔡亚岐;;奶粉、酸奶中全氟化合物的分析方法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 谭颖嫦;夏枫耿;;微囊化双歧杆菌在酸奶中的稳定性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国际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 刘宏锋;赵谋明;林伟锋;;酪蛋白水解物对酸奶的影响研究[A];第三届“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苏小冰;罗雪梅;翁明辉;;低聚木糖的生理功能和低聚木糖酸奶的研制和检测[A];第三届“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唐玉琴;;杏鲍菇酸奶的研制[A];第八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程少博;白庆林;;酸奶饮品中低聚木糖的测定[A];中国食品添加剂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中国国际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教授 王兴国;别被“酸奶猪”忽悠了[N];健康时报;2008年
- ;青海酸奶:欲打高原绿色有机品牌[N];中国特产报;2009年
- 李金晶;酸奶包装影响活性菌量[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 朱路甲 陈玉海 王宝军 朱凯宁;赤藓糖醇生产现状及应用[N];中国食品报;2010年
-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 杨海军;赤藓糖醇的性质[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4年
- 本报记者 胡静;夏季鲜奶不如酸奶火[N];消费日报;2009年
- ;浅谈变性淀粉在酸奶制品中的应用[N];中国食品报;2009年
- 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辛修锋 黄婧 李发财;赤藓糖醇在糖果中应用的理化特性[N];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年
- 记者 姜辰蓉 何慧媛;老酸奶混战,只怕会越闹越“酸”[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 本报记者 赵书彬 张晓明 谢伟 何静;羌塘酸奶的“冷”与“热”[N];西藏日报;2010年
- 常忠义;谷氨酰胺转胺酶和丙酸杆菌代谢物对酸奶品质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 张秀红;溶源性发酵乳杆菌及其温和噬菌体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 张佳丽;赤藓糖醇对变异链球菌生长和产酸作用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 印伯星;功能性酸奶的研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 杨起恒;乳酸菌发酵机理及酸奶工艺优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 马春丽;酸奶高产酸能力生产菌株的诱变选育[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 霍艳荣;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菌株的选育及其在酸奶生产中的应用[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 叶娴;赤藓糖醇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 刘俊梅;紫外诱变及电融合法构建赤藓糖醇高产菌株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
- 张爽;乳酸菌生物多样性及优良菌株的选育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 卢俭;基于HACCP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酸奶生产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 敖晓琳;川西高原牧区自然发酵酸乳中优良酸乳发酵剂菌株的筛选[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稿件标题】:【师范数学论文】赤藓糖醇低热酸奶的研制
【作者单位】: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发表期刊期数】:《
中国乳业》2011年11期
【期刊简介】:《中国乳业》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中国乳业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11-4768/S,国际刊号:ISSN1671-4393。中国乳业杂志社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主办,本刊为月刊。自创刊以来,被公认......更多
中国乳业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7320/)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谭玉霞;杨海军;李发财;
更多
医学论文例文论文详细信息:
【师范数学论文】赤藓糖醇低热酸奶的研制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282497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华中师大数学学院 武汉大学数学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专业 华中师范大学国际班 华中师范大学预科 华中师范大学成教部 华南理工大学数学 华中师范大学严国政 华中师范大学教务处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 石油焦 凯里学院学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