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微公益思想教育研究

时间:2017-06-23 02:33:46 来源:论文投稿

摘要:近年来,传统公益出现诚信危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与此同时,微时代背景下的网络传播技术快速发展、微空间不断拓展,使得以微公益为代表的平民公益应运而生并迅速蔓延。大学生作为微公益的主要参与者,不但能够在根本上满足大学生对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追求,同时也能够加深其对于公益精神和公益理念的理解,在根本上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发展。因此,微公益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开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应,能够有效提高我国社会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微公益;载体;大学生;思想教育

引言

实际上微公益事业主要就是借助网络和多媒体的力量,激发和呼吁人们一点一滴地开展公益活动,所以公益事业在高校开展,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利用实际的方式学会助人为乐,同时也能够以微公益事业作为最终的载体,帮助学生思想的进步,这也是一种思想教育的开展和实施手段,因此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微公益在我国高校中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的优势,以此保证我国能够拥有越来越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微公益概述

(一)微公益的概念

公益,在字面上分析其主要的意思就是公共的利益,一般情况下指的就是公共场所的卫生、社会人员的救治以及群众的福利等事业。到现在为止,我国对于“公益”一词并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解释,一般还需要看在哪一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理解。“微”字,一般情况下都是微小、细微等词语的表现。所以微公益在字面上理解就是比较小型的公益事业。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中很多时候都需要人们开展微公益事业,这种公益活动的开展是不分阶层、不分人群和职业、教育背景,而且与年龄都无关的,甚至不论贡献的力量大小,只要个人愿意参与到其中都能够成为微公益事业的发展者和推动者。这也是现阶段社会中对于微公益事业所提出的概念。

(二)微公益的特点

微公益所具有的特点相对较多,首先是其具有的开放性。开放性主要是指微公益事业的开展是不需要具有特别限制的,甚至不会要求参与的人群,所以微公益事业在进行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开放性[1]。集成性是微公益的另一特点,这一点主要就是因为微公益事业并不是几个人组成的一个团体所进行的公益事业,而是在网络之中多个人甚至不限数量的人群共同发起的一个公益事业,在这一过程中并不会限制人员所贡献的力量,只是需要大家结合在一起,以此获得最大的力量。最后就是微公益事业的网络性,实际上这也是微公益一个比较特殊的要求,在这其中的网络并不是泛指的互联网,而是传媒,只要能够传播信息的内容都可以成为微公益的载体。

(三)微公益发展的基础

在现阶段的社会中,传统的公益事业发展速度在逐渐降低,主要就是由于近年来社会中大范围、多次数地发生公益事业造假的现象,这也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群都不再相信公益事业的呼吁,甚至被骗之后在网络和生活中开始散播公益事业的负面传言,这种舆论的力量会导致人们出现类似连锁反应的情况,不再相信传统的公益事业。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微公益事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而微公益事业发展的主要基础首先就是网络,只有拥有网络或者是传播媒介,微公益事业才能够发展并且被人们所传播。其次就是人们的信任程度,由于微公益事业并不会限制人们所做出贡献的大小,同时也不会限制参与微公益事业的人群背景,所以很多人愿意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参与其中。最后则是微公益事业发展的传播基础,这也是最为重要的基础支撑,人们在参与微公益事业之后,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得到了心灵上的满足,自然会传播给其他人群,这也是促进微公益发展的重要基础力量。

二、微公益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一)微公益与大学生的关系

1.大学生的特点现阶段大学生的主要特点就是年龄都处在20岁左右,这一阶段的年轻人比较喜欢网络,同时也热爱上网,所以据调查显示,100位大学生中,开通微信的学生达到了99位,开通微博的大学生达到了91位,经常逛贴吧的人达到了87位,由此可见网络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学生们通过网络相互沟通、通过网络交朋友、通过网络购物,这些都是网络带给大学生的便捷。同时,大学生处于人生的萌芽阶段,所以对于很多事物都处于比较好奇的阶段,很多网络新闻和网络公益事业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同时大学生这一阶段,思想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热情,很乐意为需要帮助的人们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现阶段大学生的主要特点。2.大学生和微公益之间的契合点大学生在实际上和微公益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契合点的,主要就是由于大学生属于网络中的主要群体,而微公益事业的开展也主要依赖于网络,所以大学生能够成为以微公益作为基础的群众力量,微公益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奉献精神。而大学生本身还没有加入社会,所以衣食住行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父母,很难有闲置的金钱参与到其他的活动之中[2]。而微公益事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并不需要人们做出过多的贡献,仅仅是以集资的方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这也是大学生和微公益之间所具有的契合点。3.大学生参与微公益的形式微公益事业一般就是在网络中开展的以集资为主要方式的公益活动,而大学生群体在校园中接触外界,与外面的社会进行沟通主要也是依赖于网络社会,所以大学生参与到微公益事业主要的形式就是网络。而很多微公益事业的发起者也是通过网络中的微博、微信、贴吧等内容进行公益事业的宣传,在这样的宣传过程中,网络发展的主体,也就是大学生群体自然就成为最先关注微公益的群体,所以大学生参与这一事业的主要形式也是以网络为主,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物品、钱财、知识的奉献。最终再以宣传的方式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工作之中。

(二)微公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

1.推动大学生公益精神养成微公益活动能够引导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公益事业和公益活动之中,通过微公益事业的开展和实施的过程,能够对他人的公益行为起到感化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对自身行为产生的成果使社会的现实得到良好的满足和认知。微公益实际上的本质就是把公益事业作为常态化展开,这也是公益精神开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微公益事业和活动的开展,正在以价值手段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引导,同时保证大学生能够在舆论和道德的角度使精神被升华。2.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实践大学生在校园期间,长久都是被灌输思想道德的教育内容,但是实际上大学生本人对于社会和自身都有着不同的理性的追求,同时也具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感知以及社会的参与意识,所以大多数的大学生所追求的都是个性的独立和解放。甚至希望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展现自我,对于国家和社会做出良好的贡献。所以微公益就成为现阶段大学生和社会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相连接的主要载体,这一事业的开展能够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开展,同时也能够保证大学生把课堂的知识应用到公益事业之中,使大学生得到满足感,同时也是实现大学生社会价值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能够在实际的角度和实际的工作中对大学生展开教育,也能够在根本上发挥大学生对于社会工益事业的参与程度[3]。3.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微公益事业实际上就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公益行为,这也是公益事业快速的变革。其能够在根本上实现大学生群体在参与公益事业中的选择性,并且也能够参与到实际的工作之中。这一点对于大学生内在积淀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微公益事业所注重的并不是其中的付出程度,还需要用真情实感去做这项工作。同时也能够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利用社会观念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以此实现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并且逐渐改善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最终提高自我的文化修养。

(三)微公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

经过长久的发展,很多人都认为人们的生活是需要群居的,所以不管是在生产资料上,还是在精神资料上,都是需要通过他人得到满足的。其中个人的情感还建立在本质的力量之上。而微公益事业的开展主要就是在每一个参与主体的热情之上,所以大学生在参与微公益事业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微博、微信或者是各种网络结构把不同的社会相连接,同时在这种连接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感受到自己日常生活中难以遇到、难以理解的事情,并且对于这些事情伸出援助之手,所以这也是微公益开展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所产生的最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大学生在参与微公益事业,为社会做贡献的阶段得到的最佳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大学生参与微公益的现状

(一)了解程度和认知程度

据调查显示,现阶段几乎95%左右的大学生都开通了微博,而微公益事业在某种情况上也是基于微博所开展的一种公益行动。所以微博也逐渐成为公益活动开展的前提。据调查显示,在所有开通微博的大学生群体中,有69%左右的学生了解过微公益事业,所以这也表明在开通微博的大学生群体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了解过微公益。但是还有一半的大学生并不是没见过,只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见过微公益的宣传,但是选择置之不理或者是害怕上当选择观望。所以通过调查能够看出,现阶段的大学生中仅有少数是从来都不知道微公益事业的,但是参与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就是大学生对于微公益的认知程度比较低。这也是我国大学生了解微公益事业的现状。

(二)关注程度和参与意愿

在所有开通微博的大学生中,关注这项工作的人仅占总人数的10%左右,实际上大学生并不是不关注这一事业,主要就是在看到的时候很多学生选择视而不见,而在微博内容中把微公益平台放在关注栏的大学生少之又少。所以大学生群体很难在第一时间接收到微公益的信息。而从参与的意愿上观察,很多大学生都有着观望的态度,主要就是由于近年来社会中出现的微公益造假现象太多,不仅仅是大学生,很多明星在参与传统的公益事业的时候都会遇到欺诈的现象,所以大学生更不可能在没有任何保障的情况下把自己的零花钱投入到公益事业之中,所以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参与微公益事业程度比较低的主要原因[3]。

(三)参与频率和活动种类

据调查显示,100位大学生中经常参与微公益事业的仅仅占2%左右,其余的98%并不是不参与,而是看到了而不愿意参与其中,还有少部分大学生是偶尔会参与,这种参与也仅仅是在身边同学的带动下,才会选择参与一次,甚至是抱着被骗也无所谓的心态,实际上这种参与微公益活动的心态就是不正确的,因为微公益是为社会的发展献出一份力量,并不是为了欺骗,所以大学生参与微公益事业之后也是为了激发起潜在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大学生参与微公益活动一般也都是以捐衣服、捐书籍为主,并不会主动捐钱,主要就是学生群体觉得衣服和书籍并不是非常贵重。而对于没有参与到社会工作中的学生来说,钱财相对来说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学生并不愿意选择参与到捐钱的活动之中。

(四)公益心和实践目的

在对大学生的调查过程中,仅有2%的学生认为微公益事业具有非常强烈的可信度,其余的则是有一部分人认为仅有少数的虚假信息,但是总体上是可信的,但是还有少数人认为完全没有可信度。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虽然对公益事业有着一定的信心,但是依然存在着比较大的顾虑,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传统的公益危机的影响,并且微公益事业并没有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完善的体系和监督的机制,所以直接影响大学生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公益信心,这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微公益事业的积极性。

四、完善微公益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的对策

(一)充分利用微公益资源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经济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在自己的生活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开始关注公益事业。但是传统的公益事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也引发了众人的思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发展,以微公益事业为代表的平民公益应运而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公益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现阶段属于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的修养还不是十分成熟,所以很容易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大学生在思想上和个人修养上还需要依靠自主的行为来完成,所以想要保证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还需要在开展微公益事业的基础上,以此给予大学生实际的教育。

(二)加强对大学生微公益的引导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公益事业逐渐成为人们发展进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标志,同时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很多公益事业正在从正式的传统的公益事业逐渐向平民化的公益事业转变,这也就是现阶段社会非常流行的微公益事业。校园中想要利用微公益事业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展开引导,还需要首先对大学生微公益事业的参与进行引导,以此来保证大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公益事业之中,并且在公益事业开展的过程中切实地感受到公益的力量,为思想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有效完善的微公益开展机制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群体成为网络的主体,因此微公益事业的开展,主要的受作用人群也是大学生。大学生能够通过微博、微信、贴吧关注到各种微公益事业,同时也能够在使用网络软件的过程中为微公益事业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在高校开展微公益事业的过程中,还需要建立起相对比较完善的机制,在这一机制的控制和引导之下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结束语

根据以上探讨和分析得出的结果能够看出,大学生在身边同学的带动和鼓励之下会逐渐意识到参与公益事业的好处和优势,并且逐渐养成一种习惯,久而久之在大学生的脑海中自然就形成了有关微公益事业的概念,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另一途径,能够保证大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微公益手段得到思想上的升华,因此经过本文的研究可知,微公益事业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有着直接的联系,并且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董丽娜,成荷萍.“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构建与实践———以湖南女子学院主题班课为例[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6(5):86—89.

[2]高立军,张晓蕾,张蓓.微课视角下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以公民个人的价值准则为例[J].亚太教育,2016(28):126.

[3]杨天华.新媒体背景下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8):14—18.

作者:何平月 单位: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更多历史学论文详细信息: 大学生微公益思想教育研究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292814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大学生怎样发表论文 中国古代典籍文化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数学物理学报》 《环境导报》 《国土资源遥感》 《环境监控与预警》 《化工新型材料》 《教学月刊》 《中国医师杂志》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电气开关》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