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时间:2017-06-26 09:57:10 来源:论文投稿

400期刊网(www.400qikan.com)为您提供最优质快速的论文发表服务,学术杂志投稿、职称论文发表,400期刊网(www.400qikan.com)期待与您合作!

西方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学学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西方社会学理论,熟悉社会学的源起和演进脉络、主要理论范式,包括当代前沿的理论进展。它是夯实学生社会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砖石,是提高分析社会问题的敏锐度及培养专业理论视角和思维的前提。

因此,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的开展和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课程的教学J暾学生的整体专业素养。现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从这门课程的特点人手,针对教学目标,试探索出—些针 踝程教学方法,以供各位同行和学者们交流分享。

一、西方社会学理论的课程特点

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1、逻辑陛的理论知识较多,较为抽象难懂这门课程主要是介绍西方的社会学流派、代表人物及其理 台观点,虽然各学校所使用的教材可能有所差别,但是对于西 吐IA学的理论,则离不开各流派的社会学家及其理论的系统脉络介绍。因此,其逻辑性的知识较多,理论 揪程要强。在一次对学生的了解调查中,71名学生中,认为该课程的逻辑性较强,感觉很难懂,较为抽象的超过八成。

2、西方背景和社会学理论是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社会学起源于西方,其发展和应用也始于西方社会,熟悉西方社会学的源起和演进脉络及其主要理论知识是这门学科的重点教学内容。因此,无论是对西方问题还是我国社会问题的分析,都离不开深入学习西方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的西方背景,包括学科的理论知识产生、专业术语的表达和使用、经典社会学流派和案例等,都使这门课程中的西方背景和社会学理论知识成为教授的主体内容。

3、理论素养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是课程的重要目标该课程希望学生能有机会接受经典社会学理论的熏陶,通过培养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增强学生与社会学家进荇哩{戗括的能力,从而清楚西方社会学家对当今世界的分析、解构和建构,更有对比性地理解、分析和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诠释中国的社会变迁,同时也反思西方社会学理论对于中国或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局限性和适应性,更好更全面地结合中国国情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学本土理论。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理论专业素养,批判思维能力和理论建构能力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困惑和解决对策

(一)西方社会学理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困惑

1、如何兼得西方各流派社会学理论主体知识的介绍与学生兴趣的提高西方背景和社会学理论知识是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这是该课程的特点之一,是教学内容不仅不能回避而且还要花时间介绍的大部分。但是,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普遍反映,难以把握既保证课程理论知识的介绍篇幅,又能使学生对这些环节充满兴趣。

无论这门课程的哪一类教材,理论的篇幅几乎占满了书目,各流派社会学大师及其理论的介绍一章接着一章,实践环节很少被列出,尤其对于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介绍和社会问题的分析,使学生感到与中国的实际相差较远,应用性不强。如果老师单单就教材讲教材,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则更会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没有现实的应用价值。具体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课程的兴趣难以发掘,接受程度也不高。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他们认为理论的都是枯燥的,无趣的,即便在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上也只是空头大论、浮夸论道。因此,学生首先在心理上对其有着排斥和反感,能逃课的逃课,不能逃课的上课睡觉、听音乐或是做其他课程的作业。其次,虽然西方社会学理论是各有其学派和分野,但是各流派间有着紧密的相关性和承接性。因此,一旦一个理论知识点不清楚就导致很多理论在衔接上出现断裂,在实践问题的分析和应用上,自然就会有力不从心或是不能灵活运用的感觉。

2、如何更好地将西方社会学的理论知识用于解决中国国情和社会实际问题在与学生的沟通中了解到,学生认为大多西方的社会学理论在中国不适用,对社会问题的分析,他们也常常不知如何从这些社会学理论的角度切入。这些源起西方背景和文化制度的社会学各流派理论的建构,离不开西方土壤,甚至其适用也是针对西方社会实际,因此,在使用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偏差或是脱离。然而,学习西方社会学理论这门课程的目的,是要我们通过对西方社会文化的理解来阐释各个阶段的理论内涵,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提供给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做参考,弥补我们的不足,建构我们本土的社会学理论和文化自觉。

3、如何在课程的知识介绍与学生学习之间形成良好互动很多教师抱怨现在有些学生基础太差,上课一问三不知,课堂氛围沉闷,学术素养和规范更是谈不上,对于这个问题,我个^认为作为引导者和指导者的教师角色有着重要的责任。在教学中发现,老师和学生无论是课堂还是课下,交流互动的机会都比较少。这门课程对于社会学专业或是社会工作专业来说,都是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知识量较多,学生也从60人到9O人不等。因此,课堂上很多教师一味的、不停地介绍课程内容,下课后很快离开。中国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生普遍缺乏主动提出疑问的意识及行为,导致了学生消极学习和接受知识,与老师的距离越来越远,教学成效和学习效果很 E提升。

(二)教学策略和改革

1、教学方式多样化可以在保证理论传授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面向未来的教育理想,就是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这要求我们的教育机构和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时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兴趣对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

对于社会学学生来说,培养“社会学想象力”是关键。由于西方社会学理论的课堂讲授逻辑性较强,理论知识较多,学生不易接受与理解,因此,在教学方式上,教师除了需要将理论用通俗易懂、有趣的语言和方法表述外,还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比如,多媒体、小组讨论、辩论赛等形式的结合运用,都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兴趣和动力也大大提高。它们不但可以调动课堂氛围,而且充分锻炼和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结协作能力。多媒体中图片、动画、视频的添加使课程有触动,易于理解。尤其在课程开展的初期阶段,让学生喜欢这门课程,调动其积极陛是后期教学开展的关键,否则理论的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无水之源。

2、西方社会学理论与中国国情和实践运用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即陶行知倡导的知行合一原则,是教师履行教学实践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首要原则,也是解决教学中是理论还是实践更重要这一问题的切人点。

这门课程并不仅仅是对重要的、前沿的西方社会学理论知识的介绍,更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将西方理论与中国实践结合是必须的,也是教好和学好这门课程的重要一环,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努力。

一方面,教师必须把握西方社会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教学安排。这对于专业教师有两方面最基本的要求:

— 是要求我们必须熟悉掌握西方社会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分析各种社会事实;二是要求教师具备思考、分析和创新的能力,拥有较为丰富的社会体验,关心新闻时事,并能运用西方 会学理论分析身边发生的事件,引导学生分析的路径。在课堂教学安排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选择适当的教材,难度适中,随时加人最近的新闻事件和学术研究前沿问题,针对教学培养目标进行课程的开展和教学设计。对课外作业的安排,也需要教师灵活处理。比如,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身边正在发生的、熟悉的或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事情或新闻,运用社会学的某一理论进行分析,不强求过于规范的形式表述,重要的是培养f电{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理论的能力。学生普遍认为,在对于抽象逻辑陛的专业知识的讲解中,应该提炼得更精炼。他们希望能用比较简单的方式来解说,或者用日常比较熟悉的例子来分析。比如,在进行集合行为理论的讲解时,可以让学生收集和整理新闻事件中关于青少年犯罪和越轨行为的一些案例,结合这些案例。老师进行理论的介绍和分析,就会使理论的理解和实践的运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另—方面,学生判断能力和自主陛的培养。学生判断能力和自主陆的培养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至关重要,没有正确的判断能力和自主性,学生很难在专业的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取得成效。学校领导、班主任、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在强调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认识到,正确的判断能力对再深造和进入社会的重要作用。高校的学习不同于职院或技校,不是只需训练具备某种技能,到社会上有口饭吃,而是要求通过四年的学习成为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人,更好更陕地去服务社会。在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同样需要我们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实践,逐渐使学生体会到,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如果没有理论层面的深度思考,则永远无法有更高层次的提升;而西方理论的学习如果无法用于中国现实问题的解决,则是空中楼阁,无用之物。这样的引导和培养必然会激发学习的自主眭,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会得到大幅嚏的提升。

3、增加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减少学科理论学习的枯燥和古板教学经验证明,增加师生间良性互动的方法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革。一是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根据西方社会学理论的课程特点,在教学设计上,将理论知识和我们的生活现实紧密联系,使理论与实践之间呈现出固有的互动特征。通过将每天接触的新闻时事与课堂内容结合,在这种贯穿于课程始终的互动中,使师生为彼此的问题和思考提供不同视角和观 。举例来说,在对社会冲突论进行讲解和最后的小结中,老师和学生互动,列举社会上发生的相关联事件,如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流动人口及其留守子女等等现象,用社会冲突理论来解释和分析。这种教学内容上的互动,可以使学生更快地吸收、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产生实际应用的效果。二是在教学环节方面。第一,预习对于西方社会学理论这门课程尤为重要,通过在溧前对理论内容的阅读,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现问题,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有了思考的过程和初步的解释。即便不能理解相对枯燥的一些理论,但是再次上课时,由于带着自己的困惑,课堂的讲解便成为了对这些理论的进一步强化记忆。第二,在课堂上,教师先要了解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记下问题,在理论讲述过程中,重点突出地给予清晰解答。并在每节 陕结束时,留出_定的时间回答学生的问题,与学生一起探究答案,解开困惑。在这样的师生互动中,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思考、复习巩固知识和灵活掌握运用理论的能力,也使师生双力共同保持着列谚湖 陧涉及问题的敏锐度和热情度。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在教学互动过程中,任课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的学术态度和分析思考的能力。通过学习和训练社会调查报告、读书笔记和论文的写作规范,增强学生的学术规范意识,为专业基础和毕业论文打下扎实的基础,这也是师生和谐互动、良陛关系发展和延续的前提。否则很容易出现老师与学生在学术要求和专业素养上的巨大差距,导致老师的失望、无奈与学生的厌恶、排斥心理。

4、考核方式的改革西方社会学理论是专业基础课程,期末的试卷形式考试是很多 陵采取的教学评价方式。但是根据这门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实践,学期的考试、考核方式也有必要进行适当程度的改革。如果是试卷的设计,必须要求科学化,从内容到形式都要能反映出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考试结果也需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枥 。在政策允许和教师能力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大胆进行教学和考试考核的改革。比如,可以结合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特点,给学生布置实地调查任务或是社会问题分析的论文等,制订严格的学术论文和成绩评定的标准。从学术专业的角度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和考核,而非形式化、模式化的试卷评估方式,将对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理论解构和建构能力的教学目标的完成起着很大程度的推动作用。

结语以上发现的教学问题困惑和探索陛提出的对策都是对教学经验的总结,这些发现和反思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教学改革理念提升至关重要,使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益匪浅。虽然教学因人而异,有着不同的方式和模式,但是,有良好业务素质、端正工作态度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样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和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发挥。教学实践不断地证明,好的老师和好的学生都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主体,他们相辅相成,好学生需要好老师的引导、发掘和培养,好老师也离不开学生的鼓励、帮助和配合。

本文是由400期刊网(www.400qikan.com)整理发布的教育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更多论文转让论文详细信息: 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295920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少年电世界 停刊 气象科学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冶金财会》 《科技与企业》 《化肥设计》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山西林业科技》 《食品与机械》 《档案学研究》 《建筑创作》 《世界海运》 《煤炭科技》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