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下山》是陈凯歌在意淫吗

时间:2017-01-06 20:09:47 来源:论文投稿

来源:天涯
  陈凯歌编剧导演的电影《道士下山》上映之后,口碑极差,俨然有了一边倒的意思。陈凯歌本人很受委屈,认为影迷看不懂他电影里边的真正精华部分。陈有这种认识,也有一定道理。很多电影观众确实缺少相应的中国哲学教育,对里边的某些东西,知之甚少。但是,陈凯歌该部电影之所以招致差评,实在是看得懂国学精华的影迷,认为他十足地糟蹋了老祖宗留下的文化所致。
  而该部电影的原著小说作者徐皓峰,也实在是主打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路写家。关于他的评论,笔者曾有《妓女和武术构成了徐皓峰的小说元素》一文。在那文中,我亦提到,徐皓峰善于将民国的武术人士与女色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故事套路。在他的套路里边,有意杂糅的东西痕迹都非常明显,他一直在刻意追求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但最终却狠狠地失败在刻意上。徐皓峰已经上映的电影《倭寇的踪迹》,最大败笔就在刻意的概念大于了流畅的故事。
  陈凯歌是一个极聪明的玩票儿者。他看中徐皓峰的小说《道士下山》,正是试图以这部电影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国学热的忠字舞心态。他要实现的目的,就是用电影的方式,彰显他认为正确的国学。找寻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民族发展,并无坏处,但陈等的问题是,拿着最糟粕的东西当了精华,还试图塞给影迷,并冠以伟大的国学精华的称号。
  《道士下山》的立意,是将一个纯净的小道士置于现实的光怪陆离当中,看到善恶与人性挣扎。这个手法,本身便是西方创意写作的老路数,并非中国传统小说的章法。西方创意写作便讲求立意先行,然后根据立意,拼凑各种故事桥段,从而实现彰显立意的目的。创意写作,本身便是工业写作时代的被迫产物,是机械化的创作。拿这种写作方式来试图展现中国传统文化,跟大厨做个汉堡包试图搞出北京烤鸭味道一样,不现实。
  当然,创意写作,也可以展现出一定量的中国传统文化,而且有非常值得举出来的例子,那便是《功夫熊猫》系列。这部西洋动画电影,在国内掀起巨大波澜,很多影迷均认为,好莱坞竟然把中国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一系列,是动画片系列,动画片本身便被打上“假”的标签,假假为真,与负负为正,很是一样的道理。创意写作的假,碰撞动画片的假,容易造成真的审美错觉。
  美国人按着创意写作的方式拍的中国文化的非动画片,便假到离谱了。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基努·里维斯导演的《太极侠》(2013年上映)。真人电影,容易被影迷较真。这部《太极侠》试图主打中国的太极文化符号,却被影迷发现,哪里哪里都不像,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情。那么,问题就真的来了,如何才能真切地以电影故事的方式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呢?
  必须要坚持现实主义的基调,而非创意写作的笔法。展现文化,来不得半点虚假。陈凯歌(业内认为是其父亲)导演的《霸王别姬》之所以被认可,是因为现实主义基调下,有浪漫主义的艺术提升。这个基调很重要,从民国到现代,哪里哪里都是真的,唯独戏如人生,是艺术升华的。反观《道士下山》,从小说和剧本的创作之初,就秉承着创意写作的假,技法大于内容,缺少现实主义的基石。
  《道士下山》缺少强有力的时代背景,这是把故事拉回现实最需要的东西。没有时代,就没有现实根基。该部电影,没有一处着墨于时代的桥段。症结问题也正在此处。文化,一定是处在时代之中,而非凭空捏造几个段落,便文化的栩栩如生起来。缺少这个至关重要的东西,电影已经滑到胡编乱造的边缘上。
  然后,是现实主义要求,要有活在地面上的人物。反观《道士下山》,所有人物,都没有活在地面上,都是虚空发飘的。范伟饰演的崔大夫,如果我们比之于范伟在《耳朵大有福》、《跟踪孔令学》等作品中的表现的话,便会发现,是陈凯歌自己的烂剧本,埋没了一个很有现实基色的一位演员。陈凯歌为演员安排表演的桥段,没有一件是有现实底色的,这样,无论演员如何卖命表演,出来的,都是虚空。
  中国很多编剧都不会写现实主义的桥段了,这是群体性通病。拿《道士下山》中的范伟、林志玲和王宝强吃饭一段来说。真实的小道士能吃的桥段,断然不会是如电影里边那样的。《道士下山》这段一口吃俩馒头的剧情设定,实在是用飘起来的方式告诉影迷,这都是假的。既然每一处的剧情都是假的,又何谈让影迷觉得假的电影里边,可以带出真的中国文化的内涵来呢?
  陈凯歌也深知了这种假的可怕性。依照这种假的路线,他满可以作出一部非常有趣好看但不讲文化艺术气质的商业片来。他又放不下架子,不愿做点正常事儿。这才造成,在各种虚假无现实底色的桥段中,陈凯歌努力地通过剧本对白的方式,阐释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但他的这种理解,被影迷诟病为,心灵鸡汤。《道士下山》被充斥着如此之多的心灵鸡汤,正是陈凯歌对虚假桥段的心虚感造成的。
  比如,郭富城指导王宝强扫落叶一段。郭富城以一段搞怪的舞步忽闪起满地落叶之后,本身便已经假的可怕,真有内涵的老僧,一定想问候陈凯歌的亲戚了,继而,陈凯歌就以对白的方式,努力告诉影迷,落叶是扫不尽的,只有在清扫中,才能实现内心安宁。这种虚空与形而上,让陈凯歌乐此不疲。而这种虚空,对于电影桥段而言,是顶可怕的,因为它并不构成说理的有效论据,直面起来,都显牵强。
  在比如,郭富城死,王学圻来开导。往地上扔瓢,转动,从而说人生如瓢。这已经俨然是对佛学文化的侮辱。佛入中国,与士大夫思想结合后,形成禅学释家。真正的禅学继承者,往往是士大夫阶层。这个阶层的特点是,做事情上务实,而精神享受上务虚。后来的假禅宗,就学了错误的东西。做事情上务虚,精神和肉体享受上务实。讲人生如瓢,便是学了禅宗的假东西,各处务虚。这种务虚,北宋后,有大疯长,在文化形态上,又非常可怕。
  很多国学骗子,都是拿着务虚当精华。他们被正常人不信任,也是满口的务虚造成的。群众云,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便是这个道理。正统国学中的务虚,是个人精神享受层面上的务虚,而非行为处事上的务虚,后者一定是要务实的。国学精华中的务实气质,有观点认为,南宋逼死崖山之后,正式消亡,此之后,再提中国文化,均做起务虚状态来,因为这样安全稳妥,又装出一B的文化来。
  自西学入华以来,中国人方觉出自己务虚的可耻来,所以才有新文化等运动。西学好处,则是在精神上也做务实状态,乃至于死亡,也告诉你个具体的耶稣救你来。其实方面的务实,更不必说。新文化运动百年来,中国人越发厌烦自身文化因子的务虚言谈,尤其是那些动辄便云文化的鸡汤对白。
  《道士下山》被人诟病,时代背景,正在此处。个人精神享受的务虚,和群体行为处事的务实,是国学的精华点。但后人学来的,都是口头上的哲学玄妙,从来不做正经事情。越发这样,国学倡导者,越带着一脸的骗子容貌。反观《道士下山》,不做现实主义桥段的务实,却搞对白上的心灵鸡汤式的务虚,实在是再恰当不过的好例子了。整个《道士下山》的嘴脸,就是当下国学骗子的嘴脸。
  国学作品,越发务虚,国民则越发不信。如此下去,恶性循环,真正的精神享受上务虚行为处事上务实的国人文化,自然也被淹没,劣币驱赶良币。何法可解?唯务实二字。对应到艺术作品上,则是巨大的现实主义。《道士下山》这种打着国学旗号的假大空电影,越少越好,没有,才是正常。


更多原创资讯论文详细信息: 《道士下山》是陈凯歌在意淫吗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60562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英语论文发表刊物 中文自修投稿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投资与营销》 《中州煤炭》 《动物分类学报》 《中华放射学杂志》 《健康博览》 《中国供销商情.村官》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数字通信》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