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开放与守望——文学名家看泉州》散文集出版,收录2012年以来发表于各级报刊的名家笔下的泉州佳作53篇,通过名家独特的视角和如椽大笔展示了泉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魅力。
文学名家 结缘古城
“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当前,泉州正认真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的建设,凭借“文都”“海丝”文化重振雄风,备受青睐。近年来,吸引阿来、王巨才、陈应松、叶梅、邱华栋、关仁山、肖克凡、张楚、杨少衡、邵丽等一大批海内外文学名家纷纷走进泉州,以回顾历史和构建未来为主题,聚焦历史名人、历史事件、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海丝”遗存等,展现泉州文化底蕴、人文精神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并用独特的视角,或远景、或全景、或中景、或近景、或特写,捕捉泉州的镜头,呈现泉州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交织的多元文化,留下了诸多内容隽永、意蕴深远的宝贵篇章,并发表于国内权威报刊。
《开放与守望》由泉州市文联和泉州文学院编,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许旭明担任主编,我市知名作家戴冠青、郭培明、张明担任编委,将这些文学名家作品结集出书,以宣传泉州多元文化和人文精神,重新阐释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崭新内涵,从而引导本土与外部的关注、感知泉州的形象个性与优势,提升城市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现代化泉州的建设与发展。
文笔激扬 书写泉州
阿来《海与风的幅面》写道:十来年前,去过一次泉州。唯一的原因,就是从书上看到这座城市曾经的一个名字“刺桐”。字是中国字,词是中国词。但不知为什么,却觉得那是一个异国风味十足的名字……终于到达海边了,去寻访马可·波罗出海处。立在泉州海边,退潮时分,夕阳西下,有长桥通往烟水迷茫处……恍然看见中国风的福船正在扬帆出海,看见阿拉伯风格的船正在靠岸,水手们正在徐徐地落下一面面风帆。
王巨才《开放与守望——闽行散记》感叹:时至今日,我们在泉州各地,仍能感受到世界几乎所有宗教和谐共处的融洽氛围。那些糅合中西文化符号的寺庙、教堂、塔桥、墓园和其他各式风格的建筑,无不记载着这个城市“华洋共处、主客同和”的昔日辉煌,彰显着福建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恢弘气度与化育能力。泉州被称为“世界宗教博物馆”,“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东亚文化之都”,乃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周晓枫《神的香火,人的烟火》中述说:不同于许多旅游目的地,寺庙与教堂是以某种证书的实物展品而存在的;泉州的众神,渗透世间万象。而且,神的居所如此平易,与人们毗邻而居,神就住在电器通讯、包裹汽车座椅、数码冲印、金银回收的店铺旁边,住在小客栈和志愿献血屋旁边,住在五谷杂粮加工点、肉粽汤包店、草药铺、食杂摊、茶叶馆、冷饮窗口旁边。神界的香火,和人世的烟火,一起袅袅,升腾。
潘向黎《泉州,泉州》:回泉州了。回故乡的感觉,首先是听觉的。耳朵灌进了久违的乡音,首先竟是微微的刺痛,像塞进了苍耳一类带有茸毛软刺的小球球,刺痛伴随着微痒,还有酥麻,继而,转为一种由弱而强的抚慰……听到乡音,才深切明白自己平时的身份或者说处境,原来是一个游子,在现在生活的城市,再怎么安居乐业,或者熬成也无风雨也无晴,终究是一个异乡人。是的,我在上海生活了三十多年,始终是一个异乡人。
戴小华(马来西亚)《拥抱多元文化的泉州》难忘泉州之旅:这一趟泉州之行,让我始料未及的是,不仅满足了我的口腹之欲,并且在参观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内所展示的内容后,我的精神和心灵竟然也得到了洗涤。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外形宛如一艘远航归来、停靠港湾的双桅帆船矗立在东湖之畔。(记者 陈智勇)
相关专题:金属功能材料 小木虫 开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