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建设的人力资本投资模式

时间:2017-01-18 01:50:49 来源:论文投稿

摘要:由日本源起的一村一品运动盛行,现阶段我国也已经陆陆续续建设了四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一村一品”建设的关键就是因地制宜,从农民本身出发,重视技术和品牌产业建设。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向来毋庸置疑,尤其是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根据调研的两个示范村——慈溪新缪路村和上海湾张村来看,两村对人力资源的投资的方式相差甚大,本文分析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并找出可以改进的部分,最终总结出一个可供参考的规律和投资模式。

关键词:一村一品;人力资本投资

“一村一品”运动最早起源于日本,是由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先生于1979年倡导发起的。当时的日本面临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人才资本流失压力,而“一村一品”则是希望通过发挥地区优势来打造一个具有全国竞争力,甚至是世界影响力的地区品牌和产品,随后传播到泰国、韩国等各个国家。大分县农村经济的振兴让这样一种模式在世界上广泛传播: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开展了“一州一品”运动;泰国开展了以开发农村的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等为重点的OTOP;马来西亚则重点开发当地的食品、纤维、手工艺品、陶器以及旅游服务等产品。中国近期也在陆续推进“一村一品”示范村,目前已有近百个特色村在持续建设中。赵玮、陈军(2007)对日本大分县的一村一品运动进行了详细地剖析,从生产创新、品牌宣传、资源配置、创新与人才建设等方面介绍了该村的农产品起步和发展过程,并且认为我国需要平衡外部投入和内部需要、政府职能和市场需要等;张永强(2007)还进一步比较了日本大分县、长野县、广岛县,他同样强调了政府投入支持、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性。近期我国一直强调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转型,因此“一村一品”运动也在我国稳步发展;陈永贵等人(2007)对福建彭林蜜柚专业村实地考察后发现科学技术、市场信息、大户带动在专业村建设中仍然是一个问题;郭羽飞(2013)对山西东堡村的产业探索中认为在“一村一品”运动中,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人才培养仍是亟需加强的部分。基本所有有关“一村一品”特色村的历史研究,在人力资本投资问题上都表现出了相同的看法:农民教育、人才培养、科技培训等是特色村建设的关键要素,而且也是我国目前需要加强的部分。对农村人力资本的研究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况和制约因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增收的关系、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以及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刘唐宇(2014)分析当下我国农村的人力资本现况,他认为农村教育水平上升速度缓慢,专业技能较弱,且劳动力健康状况也令人担忧。因而针对研究中涉及到的问题,我们基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加强教育、技能培训、医疗卫生保障事业投资(王迅2008)。针对这些大方向,我们在具体的“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过程中又该如何因地制宜,采取符合地方特点的人力投资方式呢?这正是本文想要探讨的问题。

一、示范村现状调查

(一)村庄基本信息

1.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湾张村黄桃产业上海市奉贤区的青村镇最早以大面积种植黄桃而闻名全国,其中的解放村当属黄桃种植先锋。解放村位于奉贤区青村镇以西,光明社区以东,是一个以种植锦绣黄桃和花卉为特色产业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15年5月,解放村被拆分成三个行政村,我们所选择的湾张村便是其中之一。截至2015年10月,湾张村目前有农户485户,13个村民小组(原有17个村民小组,近期合并缩减为13个),90%的农户都参与黄桃种植。村中的可种植耕地约1500亩,黄桃的种植面积已达到1200亩,并有扩大的趋势。黄桃种植全部人工操作,无机械使用,镇内定期指派专家下村指导农户施肥、撒药、套袋等。另外,专家还会协助监察植株的生长情况,针对一些非常态的情况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2.慈溪市周巷镇新缪路村黄花梨产业新缪路村位于浙江省慈溪市周巷镇中西北部,于2000年6月成立,由原来的西缪路、缪路和东缪路合并而成。在1998年被评为“中国黄花梨之乡”,于2014年被评为我国第四批“一村一品”示范村。截至2015年6月,全村现有农户1226户,村民小组37个,总户籍人口3435个,外来人口1108人,常住人口超过5000人,另外还有100多人户口在居委会。村中可耕种土地约3370亩,其中2000多亩主要种植黄花梨,其余种植葡萄,目前除了黄花梨以外还有82翠冠梨和518翠玉梨这些新型品种。基本上所有农户都已经熟悉掌握种植过程中的所有流程以及应对病虫害的解决措施,由于梨品种与粮食作物不同,不能机耕机种。每户农户都是自己雇佣工人或自己参与生产活动。作为“黄花梨之乡”,该村种植黄花梨具有历史基础,设有培训基地,常请村外技术人员前来进行普及性的培训。除此之外,上级政府也经常选派村内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主要是介绍新型品种、种植技术等。但是技术推广的对象较为狭窄,主要都是大户。

(二)对比分析与原因

两个村子目前都是国家评定的“一村一品”示范村,实地调查也证明,黄花梨和黄桃在全国享有盛誉,品种优势和品牌效应使得农产品销售畅通无阻。但我们发现,农户对黄花梨和黄桃的种植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上有极大差异。1.现象一在技术推广问题上,慈溪新缪路村采取的方式十分多样:专家宣讲会、科普讲座、技术人员培训。大型的宣讲会村民都可以参加,高级培训之类的只有大户有机会。这种组合方式得到了普遍推广,大户本身抗压抗风险能力较强,他们的经营成果也表明他们在种植上具有优势,因此新兴技术培训让少部分人参与是正确的;而成本较低的宣讲会让全村参与也是属于撒网捞鱼,有利无害。但同时采用如此多样的人力投资方式,对村级的财政支出要求就相对较高,为何新缪路村要同时采取这么多技术教育方式,散户与大户之间为何没有矛盾与冲突?原因分析:表1中显示,新缪路村内的农户类型多样:大户与散户,其中大户又分为纯务农大户、工农结合大户、合作社大户;散户又分为零售散户、批发散户。纯务农大户类似于家庭农场,但是存在雇工行为;工农结合大户是指农户主在种植黄花梨的同时也经营个人企业,如宾馆、食品工厂等;合作社大户是指该户人家作为合作社注册点,在销售个人产品的同时也协助入社社员销售产品。慈溪新缪路村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种植黄花梨,且当地的“一村一品”运动主要由大户带动。虽然获得评选的时间晚于上海湾张村,但是相对的种植历史较久,农户平均种植40年左右,这样的历史积累条件使得农户对种植充满兴趣,因此组织大型宣讲会得到座率较高,也是一种低成本的教育方式,主要是散户从中获益。由于当地产业由大户带动,散户们自然地把新品种的试验责任交给大户承担,因此外出培训等花费较高的教育投资项目就自然针对大户展开,当品种试验成熟,村内就会把新技术和新品种以专家指导的方式教授给散户,这也就解决了教育分配上带来的矛盾。有关于村级的财政支出问题,对村干部的培训、请专家下乡、组织宣讲会等都需要大量的政府资金和民用资金。这跟之前所提到的大户类型紧密相关,工农结合大户和合作社大户本就是技术素养较高的农户,他们一方面与商业联系,一方面又与散户合作,中间的桥梁一般就是村委,村集体下的资产中往往也有大户的股份,因此他们算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外部资金可以通过工农结合大户流入来解决资金问题。2.现象二上海湾张村的人力资源投资就相对简单得多。该村的村主任是较为年轻的女性,并且不是本村人,是下乡的高等人才。前去咨询的时候她表示对村子的许多情况也不是很了解。这就凸显了高等人才引入的一个劣势:熟悉这个村子需要时间。除了引入人才,湾张村只有专家在植物生长的特定时期下乡查看,如果存在问题则进行指导,没有问题就视察离开。这种方式其实对农民的种植经验没有特别明显的帮助,哪怕出现问题也要等到专家视察以后才能改正,农户不具有自己判断未来风险的能力。因此这种做法对农户的技术能力作用不大,但为何当地却持续采取这样一种模式呢?原因分析:之所以该村选择专家定期下乡这一种措施来保证黄桃的种植,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上海青村镇湾张村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的,湾张村位于上海奉贤区解放村,距离上海虹桥车站也不过一个多小时车程,在巨大的消费信息中心周围使得该村无需担心交通、技术更新、销售宣传的问题,周围高校和科研机构广布,使得村落与他们的合作也趋于便利,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专家下乡是最为便捷和高效的方式。另一方面,上海湾张村的农户类型只有散户,且在品种选择上趋于一致,因此种植的土壤环境、除虫施肥措施等不存在太多差异性,无需担心品种差异或者成熟季差带来的销售的影响,专家的定期视察和统一指导完全可行。虽然两村在土地规模、种植品种、村委运营模式、农户收入水平、发展历史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但许多规律是相通的,接下来这个部分将借两村现况来进行总结。

二、人力资本的组合模式

“一村一品”特色村讲求的是因地制宜,而我们往往忽略了在人力资源投资问题上也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地方经济、教育、交通发展水平来制定不同的投资策略(表3)。式组合规律,若村落周围有大学城,那么与高校合作,建立下乡实习补助等项目,或者培养村干部会相对容易实施;若周围交通网密布,可以考虑从外地引入人才,但是成本较大,外乡融入需要时间积累,成功率较小,农户所要面临的风险也较大;若特色产品不易储藏,那么在交通便利的情况下,应首要对信息网进行建设,培养网络沟通型人才,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应首要加强冷藏能力,培养硬件技术型人才。通常我们也可以通过区分“一村一品”示范村产业化、品牌化、农业现代化的阶段来选择人力投资的模式:在发展前期,品牌尚未形成,农户主要根据经验种植,且操作不统一规范,此时应该采用成本较低的宣讲会、讲座、集体课堂等方式广而告知,有时候选择个别大户进行着重培养,试点过后也许更具影响力;在发展中期,农户基本统一种植方式,在品种选择上也开始趋同,选择优秀的农户或者大户进行新品种的试点培训,定期请专家下乡视察,控制大风险,同时可开始打造地区品牌;在发展后期,通常品牌已经形成,也有产品的忠实客户,接下来应该暂缓对农户的人力投资,着重对管理和营销人员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赵玮.关于日本一村一品运动的考察与启示[J].湖北农业科学,2007,46(5):668-671.

[2]张永强.日本一村一品运动及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5(6):10-14.

[3]陈永贵.发展一村一品与现代农业建设——福建彭林蜜柚专业村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7,(14):230-233.

[4]刘唐宇.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效应现状及路径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1):70-74.

[5]王迅.从人力资本理论视角看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J].农业经济问题,2008,(4):35-39.

[6]李文政.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4):122-124.

[7]郑会军.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业增长动态关系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1):64-67.

[8]吴健辉.农村人力资本问题研究的综述[J].农业经济,2010,(9):76-77.

作者:杨之颖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更多宗教论文详细信息: 一村一品建设的人力资本投资模式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83539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财务管理问题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血栓与止血学》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城市发展研究》 《数学学报》 《江苏煤炭》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清华法治论衡》 《农业与技术》 《广播电视信息》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