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逻辑性、系统性的学科。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灵魂,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教给学生数学知识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优化学生理性思维的水平,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贯穿始终。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6)08-0181-01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训练和发展学生思维?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鱼”是结果,“渔”是过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我们认为,这里讲发展学生思维,不是给学生一个思维结果,而是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去思考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还发现,思维过程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忽视思维过程,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比较模糊状态,思维品质难有质的飞跃。尽管大多数学生都具备能进行有效数学思维的禀赋,但是现实中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利用这种禀赋,不少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不高通常与他们数学思维习惯不好以及数学思维品质不高有关。因此,通过数学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优化他们的数学思维品质对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化为他们的数学思维品质呢?本文谈谈关于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几点尝试。
1利用教材中正确的思维过程,发挥课本的示范作用
利用学生好胜心理,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挥课本的示范作用。好胜是小学生共同的心理特征,低年级学生总希望自己算得对、做得快,中高年级学生随着思维的发展,更愿意解答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要利用这一特证,抓准时机,激活学生的思维。通常的方法是在出示尝试题之前或之后,激发学生“老师还没讲看谁会做这题?”“看谁能在看书后,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等等,这样,自学课本不再仅仅是教学中的一个可有可无的环节,而是学生学习的强烈愿望,是学生思维的物质载体。小学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由于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的限制,常常出现思维流程不甚通达的现象。比如思维在准确性方面出现左右摇摆,思维变得不太灵敏等等。这是小学生在尝试时经常遇到的现象。在出现这种现象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学习课本,让学生向课本学习解决问题应具备的思维过程。如教学“一位数除以小数”,学生尝试完成除数是小数的习题时,已的知识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虽然努力思考丹无从下手,这时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课本,教材在例题前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已经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想一想,如果除数是小数该怎样计算呢?能不能转化成除数是整数赖计算呢?接着在例题10.44÷0.725解答前又有“想一想,要把除数变成整数,应该怎么办?”这两个想一想,为学生尝试提供思维导向,指导了其思维过程。
2在练习中让学生明确思维过程
数学练习是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必需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的过程。有效的数学练习,不但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而且也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智力、兴趣、意志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必须设计有效的练习,让数学练习真正拥有思维的脊梁。在进行数学练习以前,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只是感性的认识,只有在练习过程中,才上升到理性认识,才完成逐渐内化的飞跃,才以此思维过程作为运用的武器去实践。所以说要发挥练习的环节功能,应努力使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如在教学“一位数除两位数”时,先通过基本训练,让学生复习除后没有余数的十位除法,如26÷2、36÷3等,然后小结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上的数能除尽的,要先除十位上的数。接着教师出示尝试题37÷2,让学生尝试完成。学生在尝试过程中,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十位上不能除尽,它余下的“1”表示什么?怎么办?学生尝试解决这两个问题,就是在明确解答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不能除尽的除法思维过程。尝试练习后,让学生口述一遍算理,他的思维过程就更加明确了。
3引导学生理清思维过程
随着年级的升高,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套逐步提高要求,让学生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比较完整地叙述思维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全面性和深刻性。如:“树上原有6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树上一共有几只小鸟?”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随小鸟的“动”口述题意,然后,教师提问:“要求树上有几只鸟必须知道什么?”使学生在教师的演示启发下说出思路以后,教师将2换成括号,将几换成8,然后问学生:“如果知道现在有8只小鸟,也知道原来有6只小鸟,那么谁知道又飞来了几只?你是怎么想的?”这最后一问非常重要,既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又让学生口述解题思路,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训练,思维也得到发展。
4创造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显示思维过程
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思维正常发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利用教具、学具,以及电化教学手段,把教学内容直观化,特别注重把思维过程显示出来。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动手操作效果尤其好。人的思维与外部动作是紧密联系的,也就是说,人的动作是受思维支配的,反过来,动作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就是其思维的过程。在尝试中,我们有意让学生多动手操作,设计一些诸如“摆一摆,画一画,拼一拼,数一数,分一分”等活动,让学生通过感知表象,逐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总之,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经常性地变换方式,活化知识结构,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课堂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杨秋兰 单位:广西省来宾市象州县石龙镇迷赖小学
相关专题:新闻的特点 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