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课程慕课教学初探

时间:2017-01-18 09:10:12 来源:论文投稿

一、慕课教学的产生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发展过程经历了从传统的以课堂面授为中心的教学,到信息技术支持教学环节(课件演示等),再到网络辅助教学(课堂与在线相结合),以及深度融合的慕课教学。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应用,电脑、智能手机等硬件的普及,庞大资源库的出现,各种互动式、智能化学习社区和服务的出现,使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在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学习新环境中越来越普遍、深入地发展起来。慕课教学迅速传播,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全新的学习手段、学习环境和学习模式,在大众化设计教育的环境中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二、产品设计课程慕课教学的意义

产品设计课程是产品设计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的功能与结构设计、产品形态设计、产品系统设计和项目实训等内容。以往的教学以课堂面授为中心,只辅助使用课件教学模式,课前预习无人指导,课堂上教师讲新知识,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听课和做练习,课后做设计方案,有问题得不到及时反馈,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慕课教学能够做到课前自学有保障,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完成,然后提出问题,教师与学生共同深入讨论、答疑。慕课教学具有针对性,学生课堂做设计方案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反馈,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学生学习效率提高,进而对所学课程产生兴趣,能够进行深入思考和自主学习。通过对产品设计课程视频公开课的学习,教师可以观摩不同的教学思路、模式和方法,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探索更加合理、适用的教学方法,选取专业领域创新的知识内容,改进教学的不足之处,逐步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可以很方便地从网络上获得大量优秀的学习资源,获得优质的教育内容,接触更多的学术观点和思维方式,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与思考,应用能力、知识和技能都得以提升。

三、产品设计课程的慕课教学创新

1.教学流程与组织方式的创新

教师提前录制合适的视频内容,课前将视频发给学生,学生先进行视频学习,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带到课堂,在课堂上深入地分享、探讨和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加快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新模式的转变。视频时长5至15分钟不等,可反复观看和及时反馈。如,在手绘效果图示范演练产品形态表现部分,采取只录制手绘过程和步骤的视频内容,教师解说重点和难点等。教学内容考虑到学生具有不同的知识水平,分基础部分和提高部分,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布置不同的作业。充分利用网络记录学生观看视频的情况,且在视频中设置具有互动性(对产品形态的理解,自己的使用心得等)与开放性的测试题(根据自己的学号,选择不同的试题进行解答等),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必须进行相应的反馈和做测试题,以保证课堂讨论更有针对性。

2.建立课程网上论坛,实现答疑互助

论坛主要讨论与课程及设计竞赛信息等相关内容,具体可分为关于课程所讲内容的问题,关于作业的问题,关于课程的体验、学习经历、感想、意见和建议,设计竞赛及作品分析等。学生之间相互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和相互解答。如,针对“绿色设计理念”进行生活日用品的设计,学生各自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将设计图稿发至论坛进行交流,其他同学提出修改意见,然后进行完善和调整。这样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设计创新与应用能力的提升,并且可以几名学生一起做一个产品设计项目,加强其团队合作意识。另外,通过推荐相关的优秀视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延伸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在网络上搜索相关视频,自己甄选和学习。除了引导学生观摩与学习网络视频,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上传自己制作的课程相关视频,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意识,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学习。

3.学生作业互评

学生作业互评包括临摹题、设计分析题、设计方案题等。教师提出作业的评价标准和评阅规则,由所有参加课程学习的在线班级学生、在线非班级学生共同考核和评价。每位学生须批改五份他人的作业,每份作业会由五位不同学生批改,出现相似方案,本次作业不予记分。每位学生会随机分配到五份他人作业,须按照评价标准给予分数。学生可以借此观察别人如何进行产品设计构思与表现。同学是重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作业互评,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作业评价的标准和作品的优劣,也促进了学生间的相互学习与竞争。

作者:丁利敬 周小菲


更多管理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产品设计课程慕课教学初探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85158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测验

相关论文

柴油机编辑部

论文百科2017-03-21 12:07:48
相关学术期刊
《中国实用医药》 《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中外食品加工技术》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电业》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中国农村观察》 《犯罪学论丛》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