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艺术对现代设计发展趋势的影响

时间:2017-01-18 10:26:01 来源:论文投稿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当前艺术越来越呈现出人文化和哲学化的趋势,观念艺术已经成为当代现代设计重要的艺术表达方式,几乎在所有领域都要求有观念存在,其重要性为人所共识。本文阐述了观念艺术和现代设计的概念,探讨观念艺术的诞生与发展,通过现代设计的形态、信息传递的方式、观念艺术与现代设计的交叉性来探究现代设计观念化的发展影响,从而形成设计领域多元化形态的设计体系。

【关键词】观念艺术;现代设计;交叉性;现代设计形态

1、关于观念艺术

观念艺术是西方强调以思想、观念或概念为唯一艺术创作宗旨的艺术流派。是艺术家观念的产物,承载并反映着人们的价值观、艺术观。因此,观念艺术也是概念艺术,初始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一个艺术流派,其艺术宗旨以思想、观念或概念为唯一艺术创作宗旨,并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抒发创作者的审美观,开拓了形式上的更多可能性。它是在先驱者们已造好的空间里成长的,特别是它被广泛应用于批判现代主义美术所建立的各种假设——即排他性的美学观点和艺术的自律性理念,达到表现自律性视觉效果的艺术。1995年瑞典公共艺术大师克拉斯·欧登伯格在其回忆录中提出了如下新的议题。“所谓概念美术就是‘重新考虑艺术的对象’,这里‘对象’包括两种意思:一是,艺术活动的产物;二是,有关艺术目的的事物。”

1)克拉斯·欧登伯格认为不仅“物体”本身可以做为艺术作品,“行为”和“想法”也可以成为艺术作品。1950年代初期美国的波普艺术的兴起是对抽象表现主义暧昧的、虚幻的形态和主观性的美学的反叛。美术界的流向就是在一个事物中渗透进另一个事物,同时表现新与旧、圣与俗等事物的两面性和相似性。简约主义大师莱维曾谈到:在“概念美术”中灵感和概念是重要的要素。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概念化形式,意味着所有的企划和决定已经形成,实行只不过是形式上的事。他主张“想法是制造艺术的机器”。

2)这一主张能充分说明概念在概念美术中地位。黑格尔主张艺术是从物质转移到精神上的。这一主张表明概念艺术是以概念为材料的艺术,为了阐明概念就要由语言做中间媒介,可以说概念艺术是以语言为基础的艺术形式。另外,自从作品上开始出现语言,以语言的游戏性为题材的作品有JosephKosuth的《概念艺术》、马格利特的《梦境的碎片》和《这不是烟斗》,Jean-LeonGerome的<OPtiCien>,MarchelDuchamp的<LHOOQ>等。美术批评家JosephKosuth寄给《艺术论坛》的稿件“关于概念艺术的Paragraphs”中指出:想法或者概念是作品最重要的方面。艺术家的目的是为了让作品使观众在精神上感到有趣。所以作者希望作品在情绪上是干燥的。单纯为了吸引目光的艺术,与其说是概念,不如说是知觉性的东西。即使不被视觉化,紧靠想法本身就可与完成的作品媲美。有些人把新材料混淆为新的观念,它的危险之处在于过于强调材料的物质性,并把它作为作品的构想。这说明任何材料都可以加以利用,但是其形式不重要,即主张借助形式表现概念或观点形成作品。本人认为这一主张既是观念美术的意义所在,也是在未来设计中要研究的地方。认为新材料的变化就是新的设计,这是一种错觉,它只不过是一个形式,是没有意义的。在这里须指出的是,应考虑到现代设计所应具有的概念是什么,它不仅仅只是考虑材料这种形式性的东西,更使人们能够在精神上感到共鸣。不仅在艺术领域里,概念一词已经超越艺术的范畴,成为适用于所有领域的日常用语。

2、概念美术的诞生与发展

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极端的反理性主义运动——达达主义的兴起,开始主张自由的必要性。达达主义主张艺术的自由权力和创造性作业,因而拒绝过去的艺术,通过非合理的、无计划的艺术活动,开始拒绝新的材料和表现研究以及传统的艺术手法。随着历史的变化,这种艺术上的变化逐渐发展成反传统的运动,之后的波普艺术、artepovera,以及现代的安装艺术,它们延续着客体使用上的肯定性思潮。继简约艺术之后出现的作为现代美术的一个分支出现的概念美术,是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出现的一场美术对象非物质化的反形式主义运动,强调了美术观念或作业行为的过程。它从过去对艺术的固有观念中脱离出来,把想法和过程看成艺术的本质而不是完成作品本身,持有这种反美术的制作态度。观念美术的先驱者杜尚定义了美的考察在于选择。杜尚以后的作品都开始抛弃形式和技巧以及绘画的浪漫性,开始向平凡的对象和思想上倾斜。他正面挑战艺术的传统观念,强调了作品不须经过创造的过程,只通过单纯的选择和偶然的契机也能诞生。并且在收容作品的过程中,即使是普通的东西,随着新的视觉也可转变成艺术品。这对把艺术和生活截然分开的路线,是沉重的一击。概念美术作家JosephKosuth,在其作品“艺术和观念一样观念”中指出,艺术再也不是造物活动,而是陈述活动。

3、现代设计的概念

从19世纪开始,基于机械化大量生产和功能主义哲学的新概念的设计,逐渐被人们所理解。设计向来是通过人类的有意识的努力而达到具体化。19世纪到20世纪初这一段设计史是理念的时代,设计的主要议题是美和功能,至今这仍然是设计的价值规范。现代设计因将工业技术和艺术合而为一,所以现代设计本身就是工业设计。进入1960年代,设计界也开始展开反设计运动和后现代主义运动,后现代主义复兴了现代主义所排斥的传统和文化以及道德要素,有意识的将艺术与环境、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现实联系起来,以此作为其重要的战略之一。通过这种脱离现代主义的活动,想要揭示艺术的新的可能性。为了试图与大众对话,他们使用了隐喻、引用、装饰、多种色彩、习惯等方法。后现代主义设计师们把形象表现为明白的直喻、拟人的隐喻或形而上学似的面貌。他们的这种果断的实验,在设计领域也同样有重要的、激进意义。形态特征虽然是感性的,但他们不是批判性的,反而是积极的、有建设性的。这是他们的特征,他们所追求的是前所未有的设计。另外,设计通过社会内容,即习惯和制度、流行和进步的立场和态度实现。如今的趋势是,设计的概念不仅体现在物理功能上,而且在时代大潮中被赋予了文化内涵,从功能主义向概念主义的转变。如今媒体的出现、网络的普及和数码革命等都是技术发展的结果,但这也可以说是表现日常生活的观念美术的产物。

4、观念艺术对现代设计发展趋势的影响

现代设计形态是物质的,是信息的载体,信息的产生、表达、传递、存贮等等均离不开物质,设计形态所载的功效性以及形态的审美性质也是以信息传递的方式让他人接受。设计形态中还包括一种主题的或装饰性的形式,其目的在于刺激人的知觉经验,尤其是通过视觉性质的本质和排列来达到这一目的。罗门认为:功利性的形式的强有力的专门化发展,导致了应用科学技术的产生,而解释性形式的发展则导致了纯科学和哲学的产生。经过一个阶段的按照某种方式的专门发展之后,一般会出现朝向多元化发展的倾向。4)观念艺术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图像与文字的结合,演变成新观念艺术,传统的观念艺术又得以进步和发展,当形式不再仅仅受限于文字和图像时,观念被继续突破,与现代设计有了“交叉性”,是一种视觉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创新或变革,是依托于一种泛人文的公共理想。当现代设计被艺术观念化后,有了心理学对艺术的介入,人们在认识观念艺术的同时还能通过更感性的思维去思考相对显示的客观事物,通过审判者的文化、经历、性格和环境的相同性和差异性去对现代设计产生不同的审视角度,对其评价不自觉的开始多样化。而心理学对现代设计的介入会使得更加人文化和科学化,哲学论断使其更具有说服力。观念艺术中艺术不在是造物活动,而是陈述活动在这里得到释然。设计是社会的活动,不是孤立的个体活动,如果说设计活动是创造人类生活方式的活动,那么设计必须把预想、设想,通过设计形态载赋的信息传递给人类社会,达到改造人类生活方式的效用目的。从设计学的角度看待信息,要求设计形态载赋的信息一定是正确的、有用的信息。设计思想通过物化形态来表达的设计形态语言,又做为信息表现的符号来传达设计思想,所以说设计思想的传递是靠物化形态所载赋的信息有用性决定的。观念艺术对现代设计发展的影响是诱发观众思想上的思考兴趣,是吸引观众的思想而不是他们的眼睛和情感,只有不通过精湛的技艺表现才能在创作中产生创新的突破,因此,观念艺术的根基与主流艺术有异曲同工的元素,通过其自身的独特性会给现代设计发展带来新鲜的元素与活力。

5、结论

当今现实是,文化的变化使得我们再也不能把设计局限在一个范围内去思考。功能中心的现代设计的概念被扩张了其范围。艺术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讲,被认为是只重视功能的物质形态的媒体。设计的目的和意义,不管是从社会还是文化角度都比与精神交流更有效率的设计。设计是生活或环境的一部分或使其本身的表现,故可以说人类生活本身就是设计的领域。设计作为探求何种功能的创造艺术,被应用为社会生存所需的交流手段。通过本文研究,我们以在观念美术中提到的问题为基础,认识到在当今设计界里也应反映的概念的重要性,了解其新的发展方向。现在我们应该承认设计不应只强调其功能面,而应从多种形态中形成观念决定形态的设计体系。

【参考文献】

[1]BakSsinui:《概念美术》2003pp.28-29

[2]SolLewitt,<ParagraphsonConceptualArt>p.176

[3]BakSsinui:《概念美术》2003pp.43

[4]托马斯·罗门《走向科学的美学》,第260页

作者:聂虹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更多计算机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观念艺术对现代设计发展趋势的影响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85433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微生物学通报 肉类研究投稿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农业与技术》 《江苏煤炭》 《数学学报》 《广播电视信息》 《清华法治论衡》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血栓与止血学》 《城市发展研究》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