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17-01-18 14:19:26 来源:论文投稿

根据教学过程划分,可细分为:引入相关语言材料,语言练习和语言输出。任务前阶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言材料的准备阶段,让学生明确此次任务活动的目的、目标和要达到或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任务中阶段,也就是任务的实施过程,包括语言知识的练习和掌握;任务后阶段,也就是任务完成后,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对任务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以《发展汉语》中级听力I教材第29课《去哪里玩儿》为例,简单叙述任务型教学法在听力课中的应用。任务前阶段:以“旅游”为中心话题的内容广泛,所以首先要确定此次任务的目标——即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听懂围绕“旅游”为话题的对话(例如订票、预定酒店、报团、交通工具等)能够运用旅游相关的汉语词汇流利地进行沟通交流。

在明确任务后,教师要确定训练和培养学生哪些既定的语言形式和语言项目,并为此做准备。同时,教师根据这次任务的目标提前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话题并准备相关材料。在学生准备的这个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跟旅游相关的语言表达形式有很多,例如涉及旅行社的有:报团、自费、项目、自由行、团餐等,涉及交通工具的有:卧铺、硬座、双飞、骑马等,学生可能会提前“预习”到文中所现语言项目,更加主动地习得本课语言重点难点,这也充分体现了任务的灵活性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任务中阶段:任务的实施阶段,属于任务的中心环节,开展任务型语言教学能否收到预期效果,关键在于任务的实施。

首先,以旅游为话题,进行课前准备,让学生谈谈准备的收获,语言知识也好,相关的文化背景也好,总之让学生主动在课前谈一下这次任务准备所学所得。教师根据学生的准备情况,把学生提到的相关重点词汇或语句、语篇书写到黑板上作为部分板书,如有学生提及的与本课语言点相关或重合,教师需要重点讲解。例如讲解“自由行”,先作解释,“自己选择去哪玩儿、住哪儿、吃什么、什么时间去,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对旅行做选择”,解释完后说两到三句话让学生去理解“自由行”的意思和用法,然后找学生造句,最后,教师说出文中出现“自由行”的句子,让学生明白其意思。

任务实施阶段,教师要认真去引导和观察,不要只关注文中出现内容而忽视学生所准备的知识,有时学生准备的要比书中的更贴近生活。在学习完本课的语言点后,学生初步掌握了语言知识后,教师开始进行课文相关的听力训练,因为学生已经对本课语言知识有了初步的理解,所以对课文的可接受能力有了提高,不会完全排斥成篇的听力输入和语篇的理解。针对学生不理解的词、句、篇进行悉心讲解,在对成篇课文的练习完成后,让学生复述课文主要内容,还可“听写”课文,即教师放录音,让学生在不看课本的情况下复读所听到的内容。任务后阶段:完成任务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评价和总结。

例如,针对某个语言形式错误的分析,哪些语言形式表达欠佳,在语段的理解上把重点放在哪里,针对这个话题的听力理解的难点重点在什么地方,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应反馈给学生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虽有不少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任务型教学法在听力课上的实施需要较多的时间,这样一来难以控制教学进度,教学进程通常被延长,进程缓慢;另外,尽管重视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联系,但实施起来不易,很难做到把新旧知识、新旧技能有机结合,难以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作者:赵佳 单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更多社科历史论文详细信息: 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86292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网络写手 rogers

相关论文

【简讯格式】简讯

建筑类2015-02-01 14:59:04
相关学术期刊
《合成橡胶工业》 《城市环境设计》 《当代财经》 《辽宁建材》 《证据科学》 《新疆地质》 《交通职业教育》 《中国印刷》 《青海金融》 《海峡科技与产业》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