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理念已经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基于学生特点和爱好来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并加以综合运用和灵活运用。爱因斯坦曾经提到过:“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应将所教的知识或者内容当成一种礼物赠予学生,而非当成一种任务或者负担逼迫学生去承受。”体育教师应对这句话有所感悟,并将之转换为一种教学方式或手段,如对学生爱玩爱闹的天性进行合理的引导,将其注意力和精力转移到体育锻炼方面,让学生自觉地爱上体育课,如此一来,才能提高体育课堂效率,为创造性体育锻炼奠定基础[3]。
2运用游戏教学法
小学体育教学应突破课堂的局限,延伸到课外一系列健康的游戏活动中去,所以,作为体育教师应重视某些课外体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如利用课间十分钟组织适当的游戏活动(如踢毽子等),一改仅做课间操的传统模式,让小学生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锻炼机会,这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发育将会起到一个十分积极的作用。体育教师应重视并做好校外体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如充分利用节假日期间将会举行的某些活动(清明节的踏青郊游、放风筝等[4]),在节假日前期,将学生组织起来,告知学生将要参加的活动,然后利用体育课堂及课余时间进行相关演练,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演练中去,为他们提供说出自己想法的机会,展示自我的舞台,从而最大程度发掘他们的创造潜力。
3运用分层教学法
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到过:“育人如同种花植树一般,应先了解花木的具体特点,然后结合各自实际情况予以施肥和浇水,也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由于年龄偏小,小学生在自制力方面、理解力方面普遍存在不足,具有情绪变化快的特点,在性格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再加上目前的小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若仍旧采用“大锅饭”[5]的方式,便会显得不合时宜了。不管学生身心特点,均布置千篇一律的学习任务,便会造成一种十分尴尬的局面,一部分学生反映“吃不饱”,另一部分学生反映“吃不下”。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应结合不同学生的各自特点,包括体质的不同、爱好的不同、擅长领域的不同,对他们进行小组划分,然后根据小组特点布置相应的教学任务,即分层教学法。通过分层教学法的有效运用,能够最大程度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热情,为体育成绩的提高以及身心发育提供有利的条件。
4引入竞争机制
借助比赛这种形式,能够很好地发掘学生的潜能,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意志品质,与此同时,还能够明显强化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以及合作理念。以50m折返跑的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并应用竞争机制,能够发掘学生快速跑动的潜力,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摆正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内在关系,这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而言具有十分积极的推动意义。
5重视并做好评价工作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做好评价工作成了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做好评价工作能够对学生产生非常明显的激励作用,促进他们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应重视并做好该项工作。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二者有机结合的方式进行,基于新课标的精神和学生的真实情况,予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既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不会对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打击,从而引导他们不断进步。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经常会遇到所谓的“极点”[6],也就是“身心俱疲”的时候,然而,该阶段恰恰是体育运动取得锻炼效果的时候,体育教师应对学生采取积极鼓励的措施,在学生身体允许的条件下,引导他们尝试着坚持下去,如此一来,不仅有助于体魄的锻炼,同时还有助于精神品质的培养。除此之外,当一节体育课或者某次体育锻炼结束之后,体育教师应趁热打铁做好总结、评价工作,指出学生的闪光点以及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更加喜爱体育课,同时委婉指出他们的不足,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加以改进[7]。通过良好评价工作的开展,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更加出色。
6结语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致力于创新性教学的探索和思考,这是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是现阶段体育教育改革的要求,还是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达成小学体育创新性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如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运用游戏教学法,运用分层教学法,引入竞争机制,重视并做好评价工作等。
作者:钱晓蓉 单位: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第十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