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雅马哈生产管理因素

时间:2017-01-18 19:17:49 来源:论文投稿

林海雅马哈摩托有限公司生产管理系统PC-PYMAC于2012年底正式立项,整个系统引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生产计划和号机管理,第二阶段是MRP和库存管理,分别于2013年7月和2014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启用后出现了零部件库存金额较大的问题,公司针对这一问题多次商讨对策并采取措施,3个月后,零部件库存资金显著下降,下面就如何降低零部件库存资金进行介绍。

1、MRP模块及影响库存的相关因素

1.1MRP模块

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RequirementPlanning,MRP)是指根据产品结构各层次物品的从属和数量关系,以每个物品为计划对象,以完工时期为时间基准倒排计划,按提前期长短区别各个部件下达计划时间的先后顺序,它是一种物料计划管理模式[1-2]。MRP根据独立所要量和销售信息制定产品的主生产计划,然后基于产品生成进度计划,组成产品的物料清单、库存状况、前置时间和订货方针,通过计算机计算所需物料的总需求量和需求时间,从而确定零部件的生产进度和订货日程,如图1所示。

1.2影响库存的相关因素

从图1可以看出,采购订单除了受纯所要量影响外,还受前置时间和订购方针的影响。订购方针主要有以下3种。①同一批量法(L):将有效库存发生负值时点作为交付日,将1天的纯所要量直接作为订单数量。完成日=交付日-先行LT,开始日=完成日-制造LT,其为基准的批量编成公式。如果按照定义的最小订货数,则与固定数量法相同。最小订货数等于汇总数时,其为倍数数量法。②固定期间法(P):将有效库存发生负值时点作为交付日,汇总关联日数部分的纯所要量作为订单数量。此外,之后从有所要量的日期开始,到汇总日数部分的所要量作为订单数量。③订购期间法(R):将有效库存发生负值时点作为交付日,每个订货期间(Bucket)的纯所要量作为订单数量。另外,还有订单补正系数。一是汇总数量,为防止尾数订单,用定义的数量对订单数量进行汇总。适用倍数数量法时,汇总数量等于最小订货数量。二是最小订购数量,即购买契约中定义的最低限度的数量,为确保生产效率而设定的最低限度数等。

2、基础数据的改善计划及实施

2.1确定所有部品基础数据状态

首先,对所有MRP零部件参数进行整理。订购方针为同一批量法、固定期间法、订购期间法;汇总数量;汇总期间;最小订购数;安全库存;先行期。根据分析,先行期是根据检验时间设置的,分别为3天或5天;安全库存是根据2013年1~11月的生产报废量设定的,经过比较,安全库存和先行期比较合理。最后,只对所有零部件的订购方针、汇总数量、汇总期间和最小订购数量进行对策改善。

2.2按大物、中物、小物具体分析及确定改善方向

根据零部件属性将所有零部件分成大物、中物、小物。①大物:指使用台车的部品,对订货方针而言,目标是尽量采用同一批量法,去除订购期间法;对汇总期间,目标是对期间较长部品进行确认,降低汇总期间;对汇总数量,目标是按最小包装数设置汇总数量;对最小订购数,对数量较大的部品进行确认以降低最小订购数。②中物:指使用周转箱的部品,对订货方针,目标是尽量去除订购期间法;另外,汇总数量、汇总期间和最小订货数量均参照大物进行。③小物:指标准件、贴花等小件,对订货方针,目标是尽量少采用订购期间法;另外,汇总数量、汇总期间和最小订货数量均参照大物进行改善。

2.3改善实施

根据改善的方向,由林海雅马哈的采购、生产管理、制造技术和部品负责人一起根据生产管理部门制定的改善计划日程推进,按大、中、小物对每个零部件的订购方针、汇总数量、汇总期间和最小订购数量进行逐一确认并按计划进行了修改。

3、改善前后的零部件金额对比

图2所示为按电动车、摩托车、发动机进行分类的零部件库存金额,由图2可以看出,3~5月库存资金约2500万元/月,6月后基本控制在1500万元/月左右,库存下降明显,该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4、小结

本文对林海雅马哈PC-PYMAC生产管理系统中导致零部件库存增大的主要影响参数及针对这些参数所做的改善调整及取得的实际效果做了分析和说明。由于生产是动态的,所以系统影响参数变化也是动态的。如以上提到的安全库存就是一个例子,它伴随着零部件品质的变化、客户的需求而变化,并非一成不变。因此,管理者应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灵活运用PC-PYMAC生产管理系统。

作者:袁海彦 单位:江苏林海动力机械集团


更多财政金融论文详细信息: 林海雅马哈生产管理因素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87323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提醒幸福 毕淑敏 植物保护专业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内蒙古煤炭经济》 《中国劳动经济学》 《法制博览》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癌症康复》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中国科技论坛》 《新法规月刊》 《数控机床市场》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