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资源型城市投资环境

时间:2017-01-19 17:35:33 来源:论文投稿

1煤炭资源型城市投资环境评价分析

1.1转型期煤炭资源型城市投资环境评价中的基础性因子分析

首先,对于我国而言,现阶段隶属于煤炭资源型城市已探明的煤炭产量已突破13亿t,相对于全国范围内已探明煤炭总产量比值而言基本达到67%左右。与此同时,隶属于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已探明煤炭资源可供开采储量基本突破84亿t,相对于全国范围内已探明煤炭总产量比值而言基本达到73%。然而不得不忽视的一个问题在于针对煤炭资源型城市投资环境评价的过程中,投资环境评价分析所关注的包括气候、区位以及地貌因素同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之间的差异性仍然比较显著,需要在煤炭资源型城市投资环境评价过程中加以重点关注与研究;其次,从煤炭资源型城市投资环境整体所配备基础设施的研究角度上来说,通过对我国相关实证研究资料的分析发现:我国现阶段各类型煤炭资源型城市在基础设施角度上的基本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煤炭资源型城市货运装置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各类型城市货运装置平均水平。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受到煤炭资源型城市运力性能的限制性因素影响,外运前提下的货运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进而也就无法确保这部分优势能够充分转换成为对投资吸引优势。从长远发展角度上来说,这种基础设施形式对于煤炭资源型城市投资吸引的力度反而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与缺失;②煤炭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呈现出内部结构下的递减性趋势。简单来说,处于成长状态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同中年期及衰退期状态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相比,其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明显较低;③我国中部区域下煤炭资源型城市相对应的基础设施水平同中部煤炭资源型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相比明显要高,而我国西部区域下煤炭资源型城市相对应的基础设施水平同西部煤炭资源型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相比明显更低。

1.2转型期煤炭资源型城市投资环境评价中的激励性因子分析

首先,对于我国而言,现代国民经济发展对于煤炭能源的需求极为密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机构现阶段针对煤炭能源价格、产量、运输以及销售等问题仍然保存比较系统与严格的控制方式。这种控制方式最显著问题在于直接导致了煤炭资源型城市所处煤炭资源市场的整体发育水平较城市所处区域环境下的整体市场发育水平更低,无法确保环境投资行为执行过程中对煤炭资源市场获取的有效性以及对产品所处市场的协调性。更为关键的一方面问题在于:在我国正处于转型阶段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市场因素在引导煤炭资源配置中所发挥的基础性作用仍然存在较为显著的区域性差异问题,发展水平仍然有待加强。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有关市场发育在投资环境评价中的重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其次,从煤炭资源型城市投资环境所面临的政策性因素角度上来说,我国在逐步推行渐进式对外开发策略的前提下实现了自南向北发展以及自东向西发展的总体格局。东部地区,特别是东南部沿海地区基于所占有的大量政策性优化,使得广泛分布于我国中部及西部地区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在政府政策性层面中的竞争无法获取竞争优势;最后,从煤炭资源型城市投资环境所面临的行政管理因素角度上来说,包括政府规模、政府行政效率以及政府执法水平在内的多方因素均从行政管理的角度上导致煤炭资源型城市受分布区域的差异性影响而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发展特点。

1.3转型期煤炭资源型城市投资环境评价中的创新性因子分析

(1)从煤炭资源型城市投资环境所面临的人力资本因素角度上来说,现阶段煤炭资源型城市人均财政教育投入仅表现为东部发达地区人均财政教育投入比例的40%左右,科技性投入所占比例仅为30%左右,人力资本竞争下的劣势最终演变成为煤炭资源型城市综合竞争中的整体性劣势。(2)从煤炭资源型城市投资环境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因素角度上来说,在社会大众物质文化水平与精神文化水平持续提升的背景下,高品位以及高质量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稳定提升已成为社会大众尤为关注的问题。现阶段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恶劣形式尤为严重,这种生态环境方面的缺失问题最终使得煤炭资源型城市投资环境备受考验。

2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中首先对区域投资环境相对于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增长影响以及经济发展影响进行分析,重点从基础性因子、激励因子以及创新性因子这3个方面入手,系统研究转型期煤炭资源型城市投资环境评价作业开展方式,希望能够为煤炭资源型城市在转型期阶段谋求稳定与高效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作者:张梅芬 单位:曲靖师范学院 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更多软件开发论文详细信息: 试析资源型城市投资环境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91979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 皖南医学院成教院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天津医药》 《恐龙》 《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 《地下工程与隧道》 《爆破》 《制冷》 《山西焦煤科技》 《出版发行研究》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