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探索

时间:2017-01-19 22:35:34 来源:论文投稿

一、人文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本是相对天文而言“阴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至,人文也”。在英语里,“人文”(“人文主义”)一词humanism泛指一个人体现出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主要包括人的信念、理想、人格和道德等。1998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人文素养是大学生基本素质之一,并对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提出具体规定。人文素养是以人文精神为内核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及伦理等领域内较丰富的人文知识、在优秀文化熏陶下形成的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社会责任感等人文精神、以及修养外显的人文行为三个方面。具体来讲,人文素养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心理素质、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个性品质。

二、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内容结构

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内容上主要有英语文学、英语文化、中国文化、职业素养和女性素养等五个方面,既与教育部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整体要求一致,也反映出英语专业自身的特点。

(一)英语文学

英语文学作品大都反映着英美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传递着作家浓厚的人文主义情怀,因此英语文学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英语文学这样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学生可以积累英美文学相关的社会人文知识,并透过作品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感悟善恶,养成尊重他人、宽容待人、积极进取、坚忍不拔等人文主义精神。这对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英语文化

英语首先是用来交际的。良好的语音语调、词汇和语法知识不等于好的英语能力。缺乏社会、历史、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文化知识可能引起交际失误。鲁迅先生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说的是用批判继承的眼光看待外来文化。外语教学应该成为学生了解外国文化传统,借鉴、吸收外国优秀文化精华的途径。英语文化是英语专业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国文化

丁往道教授说过,“中国人都应关心中国文化,主修英语或别的外语的朋友们更要注意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钻研,因为在外语上用很多时间,可能会忽略中国文化的学习,结果是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情况和文化特点知道的多,而对中国的文化特点知道得反而少。”许国璋教授认为“,学习外语,从事语言学研究的人不要把自己圈在只读洋文的狭小天地里,一定要具备良好的国学基础。”积累中国社会文化知识既是学习好英语的前提,也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良好的中国文化基础对提高综合人文素养、扩大全球视野有着重要的作用,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四)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职业内在的要求,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一般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学生可以通过各类考试证明英语专业知识、资质、行为和技能等职业技能,但更多的如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却会真正影响未来的职业发展。所以英语专业职业素养教育不仅要着眼于职业技能,更应着眼于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意志力、团结协作能力、进取心、理解和认同、吃苦耐劳等品质,明确职业素养教育内容的重点,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学生以后提高就业竞争力打下基础。

(五)女性素养

女性素养决定下一代甚至一个民族的素养。外语学科男女学生比例悬殊,在以女生居大多数的学习和生活氛围里,做好女性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英语专业的女性教育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女生要形成自我的正确认识,培养她们的自信心和坚强的意志。自信、独立、积极和坚强等良好的心态和心理素质能使女性学生在男女比例失调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也会有助于学生在就业时正确面对潜在的性别歧视等诸多问题。第二,女性学生要具有多方面社会文化的兴趣,提升高雅的意境,增强理性思考人生的意义、关心人的存在以及人的精神的能力,提高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操作能力和自控能力、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感性、温柔、浪漫的女生所占比例多,利用好这一点也有助于增强人文主义氛围,提升全体学生的人文主义素养。

三、英语专业人文素养培养的途径

说起英语,常常被提起的都是其交际功能、实用性与工具性。但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英语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根本宗旨。针对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内容结构,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要注意以下五点:

(一)增加人文知识的渗透

在教学中,教师要适量增加国内外历史、地理等文化材料的阅读、经典短篇小说或散文的分析和探讨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在学习国内外历史文化、哲学思想、教育理念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汉语水平、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社会人文知识、扎实民族文学功底。人文精神的提升不能一蹴即至,它只能在学习和领悟人文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渐进发展。在训练语言技能的同时增加相关的语言背景文化知识,使文化教育知识和语言知识交叉融合,从而使学生对人文领域的知识形成渐入式的了解,“中西并举、贯穿融会、为我所用”,由内而外地接受文化的熏陶。作为学生,应该摒弃功利主义的取向,在重视英语技能提高的同时着眼于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专业课程的学习。

(二)内化人文精神

要使人文教育真正起到提高人的素质的作用,人文知识必须转化为内在的人文精神,并外表成为行为习惯,才能构成相对稳定的品质结构。有些人虽然“懂”得善,但外在表现却是恶,归根结底是他们没能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在于让每一个人都理解“人”的使命及归宿,明白人生价值与意义,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对处在社会转型期精神空虚和生活盲目的大学生至关重要。

(三)倡导阅读阅读是最好的老师

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是加深学生人文思想深度最简单可行却也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优秀的英文原著、英文报刊、英文杂志、英文教育网站等不仅仅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和对生活敏感认知的能力,积累国外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常识,塑造人格和升华灵魂,使人文素质在与作家和作品的熏陶感染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提升。当然,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思想境界也将会得到质的飞跃。

(四)营造校园人文氛围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可经常举办人文主题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的英语课外活动,在突出专业文化的同时加强人文因素的传递。新闻展板、广播节目宣传、节日表演等应该弘扬正确的价值取向,比如就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并引发青年对积极向上、锐意进取、脚踏实地等优秀品质的理性思考。

(五)转变评价机制

高校英语专业的评价机制普遍严重忽略英语的人文性特点,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考查。教学过程容易忽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导致考试和测验从题型到内容都以书本的“死”知识为主。同时,大学教育普遍成为了争夺各类证书的战场。学生疲于应付,人文思想更难以企及。测试尚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英语语言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更不要说品德和美学等能力的发展。因此,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十分重要。这有助于消除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矛盾,激发学生提高自我整体素质,找回缺失的人文素养。结语英语专业应成为增强大学人文氛围的重要阵地。但值得注意的是,英语专业学生也应在提高人文素养的同时兼修科学素养。只有将人文和科学二者都重视起来,才能使得大学教育在人文性和功用性上找到相对的平衡,最终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王欢


更多行政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探索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93028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网络新闻的特点 电大西方经济学试题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高中生》 《河南水产》 《日本研究》 《人类学学报》 《安阳工学院学报》 《气象科技》 《湖北电力》 《护理研究》 《中国医疗保险》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