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特色教育在广州市南海中学已开展多年。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南海中学已外聘专业粤剧老师到校指导。到了2006年,南海中学更是掀起了新一轮粤剧特色教育的高潮,通过不断的教育实践探索,努力将粤剧特色融入教育教学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各项学校教育活动中,尝试将粤剧与强身健体的粤韵操,群众性强学生参与面广的合唱,以及校园剧、音乐剧、情景朗诵、鼓乐等艺术实践相结合,创造丰富的粤剧文化传承的平台让师生充分领略粤剧艺术的精彩纷呈和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健康的人文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推动学校文化的内涵发展。
一、将粤剧身段编成粤韵操,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粤韵操是一套粤剧身段操,我们设计这套操的目的是将粤剧基本身段向全校学生推广普及,运用于每天的课间操,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粤韵操通过体育健身的形式,使学生认识加深粤剧语汇、形体动作语汇,增强粤剧知识,了解粤剧南派特色,认识广东音乐旋律美,起到对粤剧的宣传作用。这套由倪惠英老师亲自参与创编的粤韵操在广州粤剧团何宇青老师和广东粤剧院梁钧强导演的多次研讨下已初定稿,并即将在我校全面展开推广,粤韵操由春到校园、织出彩虹、南粤雄风、豆蔻年华和舒展放松五部分组成。经过几位著名粤剧专家们的动作构思,将云手、顺风旗、旋腰、旁腰、南拳、骑马等粤剧身段运用于粤韵操中,并精心选材了《山乡春早》《织出彩虹万里长》《春郊试马》等具有代表性的广东音乐进行配乐,在时间、运动量的安排上达到体育运动的标准,让我们期待这套粤韵操能在南海中学的学生中再次掀起一场粤剧热潮。
二、将粤剧融入合唱艺术,达到推广普及和宣传作用
合唱是广泛的群众艺术表演形式,其特点是推广性强,普及面广,深受在校学生欢迎。一个校级合唱团可以容纳70至80人参与其中,这对粤剧普及有着很好的宣传作用。“南中之星艺术团”在参加市、区组织的合唱比赛中,都尝试将粤剧、粤曲元素加入其中,在学生认识、熟悉粤曲曲牌的同时,也让他们了解粤曲的唱腔,动作等粤剧的基本知识。如我们选取赖广益老师生前将粤曲改编的合唱作品《荔枝颂》进行合唱排练,通过两次大型合唱比赛后,这首作品成为学生们耳熟能详的作品,用该作品参加广州市首届中小学南腔粤调合唱比赛中我们取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在排练过程中,除了有粤剧特长生作为领唱外,我们尽可能将粤曲唱腔融入到合唱中去,在服装、道具、动作等环节上均加入粤剧元素。领唱手持的荔枝篮,小凤仙的服装,发型设计成小丫鬟的羊角辫。在动作设计上也尝试运用粤剧身段的云手、卧鱼、圆台步等做功。这些程式化的表演运用于合唱表演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增添了合唱的戏剧色彩,使合唱表演更加生动,有情节感。
三、将粤剧表演形式融入校园剧,达到推广粤剧综合性的作用
戏曲是戏剧不可分割的部分,粤剧同样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程式性、抒情性的特征。校园剧运用了戏剧的多种表现手段,是融入度极高的表演形式,在作品的编排表演上都有一定的技巧性。学生通过排练表演增加对粤剧的兴趣,虽然与专业表演有一定的区别,却不像专业排练那么枯燥,学生接受程度比较高。由南海中学学生自编自演的校园剧《红豆情谊浓》,描述的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真实故事,几个初一新粤剧特长生来到一个新环境,要学习又要排练,由于他们不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和排练的冲突,让几个孩子之间产生矛盾,在一个比赛中摔倒在舞台上,大家相互责怪,放弃对粤剧学习的念头。这时一个小姑娘来到他们身边,用自己对粤剧的热情打动了他们,在粤剧老前辈红线女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下,这些孩子终于团结起来重新排练,在后面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故事。这出校园剧巧妙地将现代校园生活与粤剧表演结合在一起,从开场起,就使用了粤剧折子戏《穆桂英巡营》片段,充分运用了粤剧唱腔、程式、做功、化妆、服饰等一系列的粤剧元素,将刀马旦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于舞台,将起霸、骑马等程式进行表现,也将粤剧的服饰丰富地展示,如刀马旦的大靠、翎子,马鞭等,也展现了戏剧的化妆造型,不同行当的表现,吊眉、贴片子,包大头等戏剧表现手法在校园剧中体现,人物真实的表演外加舞台灯光的配合,令现场观众都投入到小演员的表演中,当穆桂英的表演者演到不小心摔倒在舞台上,灯光霎时黑下来,大家都以为是演员真的摔倒了,巧妙的设计让灯光暗下来那刻演员马上在台上换服装。在这些过程中巧妙地介入了粤剧虚拟性、写意性,编排中的戏中戏,表演的技巧性,表演的无形空间,在推广知识的同时,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到知识,提高粤剧的趣味性。如此的表演形式得到我校学生的肯定和喜爱,后期也相继排演了粤剧历史剧《惊弓之鸟》、儿童剧《巨人花园》都渗透了粤剧元素,在参加各类比赛中均荣获一等奖的好成绩。
四、将粤剧元素融入诗朗诵,体现粤剧舞美的综合性
诗朗诵听起来与粤剧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但诗朗诵有时也可以配乐,在朗诵的同时我们尝试加入了众多的粤剧表演元素,使诗朗诵更加生动、形象,达到更好的表演效果。南海中学学生作品《随你一起品荔湾》是一首赞美西关风情的诗歌作品,学校艺术团的师生将该作品演绎成以粤剧元素为背景的情景诗朗诵。将粤剧的舞台背景、道具、服饰、表演融入诗朗诵情景中,一组组活灵活现的西关场景展现在观众眼前,有身穿小凤仙服饰,手持团扇,梳着发髻的西关小姐走着圆场漫步在珠江岸边;在珠江红棉的背景图下,展现珠江沿江路人们的情景,穿着练功衣的晨练人群,套着公鸡叫卖鸡公榄的大叔,大树下下棋,唱着南音的歌者。在音乐方面采用了广东音乐,南音进行配乐,这一切给观众在倾听孩子们朗诵的同时展开一系列的遐想,西关古老大屋敞开的趟栊门,雕花的满洲窗,都给观众留下无限想象的思考空间,一种既空灵又充实的意境,在华美的同时做到高度简练概括。达到戏曲舞台装饰,虚拟景物,突出人物活的布景,体现在演员身上的功效。
五、将粤剧融入鼓乐,表现粤剧的情节性、阵容、排场
鼓乐作为中华民族之魂,具有磅礴的气势,惊心动魄的场面,能体现中华民族壮阔、豪放、热烈的民族精神,这种有着浓厚文化底蕴,艺术鸣响的鼓声,加上与之融为一体的舞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艺术美学观念。鼓乐以其悠久的历史,雄壮的民族气派和独特的东方神韵著称于世。而我校粤剧社的师生则将抗金英雄梁红玉的形象利用粤剧的戏剧表演形式融入鼓乐之中,以《梁红玉击鼓退金兵》为主题,将英姿飒爽的宋朝女英雄的故事以鼓乐的形式表现出来,作品中充分体现粤剧刀马旦的功架,唱、念、做、打在短短的两分钟内表现得淋漓尽致,刀马旦的服饰、剑花,起霸、念白为后面鼓乐表演起到引领、融合的作用。也为鼓乐丰富了内涵。为民族特色勾勒出绚丽的色彩,给鼓乐加入戏曲和历史故事情节也是我们在鼓乐表演上一次新的尝试。八年时间也许不短也不长,但对于南海中学艺术科的老师们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以及粤剧界专家们的热心关怀和支持指导下,为粤剧的普及和推广努力着。我们想方设法将粤剧元素融入众多的表演中,让学生更多接触粤剧知识,我们还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带学生走进剧场看粤剧,这对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广州粤剧团还冒雨送戏进校园,展现了一场精彩的广府华彩,广州电视台在学校组织粤剧知识大讲堂,章耀明老师幽默的讲解给学生们带来阵阵欢笑声。与此同时,我们也在美术课中让学生了解粤剧服饰,尝试设计粤剧服饰、脸谱。在粤剧校本课中学习粤剧知识,在音乐室环境中设计粤剧长廊,走进音乐室就可以了解粤剧,通过每年以粤剧为题材的校园艺术节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粤剧。粤剧对于学生似乎很遥远,但南海中学让粤剧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百看不如一学,百学不如一练,百练不如一演。南海中学在粤剧推广、普及的道路上让学生参与审美,感受增进情感,通过各类演出检验学习成果。回望南海中学校园,粤剧之花如霓裳羽衣,展不尽璀璨缤纷,熠熠生辉,彩锦荣绣,彩云温馨,古朴辉煌,国色天香。愿南国红豆在南海中学校园永驻,开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作者:张莹 何宇青 单位:南海中学
相关专题:经济增长因素分析论文 仪器分析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