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综合后评价方法

时间:2017-01-20 22:35:05 来源:论文投稿

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展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周围的气候、水源以及土壤等,因此应该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对工程对环境的整体影响进行判断。所谓环境影响评价就是对水利水电工程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并据此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控制不良影响。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是在相应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竣工完成而且已经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对观测到的指标进行系统地评价。文章主要探讨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最终实现对工程所在地环境的保护。

一、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众所周知,大型的水利水电工程对周围的气候、水环境、土壤和动植物产生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如果不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很容易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下面分别介绍水利水电工程对上述的主要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但是人类的活动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气候,水利水电工程例如水库、湿地等,会影响地方性的小气候,从而对当地的大气产生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气温、降雨等方面。2.对水资源的影响大型水库的修建使原本流动的水停留在水库中,因此会对水体造成影响。其主要表现在:非汛期的水库截留容易使下游水位产生大幅度低下降,严重时可能会造成断流,这样就会降低下游水的自净能力,使下游的河水逐步恶化;此外,水电站的修建,使得原本的水流量增大,也会影响河道水位的变化,影响航运等水上交通。3.对土壤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型水库、发电站的修建,会引起土壤的沼泽化、盐碱化,致使土壤的肥力下降,影响原本农作物的生长;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导致水位忽高忽低,一旦水位过高,土壤就会过分湿润,会导致农作物的根系呼吸困难,产生衰败。4.对动植物的影响对水环境、土壤等的直接影响也会间接对动植物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水体的恶化会严重影响水中动物和植物的总体种类和具体的分布结构。一般情况来说,大型水库建完的一定时期内,会导致水库覆盖的区域内的植被大面的死亡,严重时可能会导致附近水体的污染。

二、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

之所以进行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就是要对水资源、气候、土壤以及动植物等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据此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起到保护环境的目的。1.影响识别对水利水电工程可能影响的环境因子进行识别,首先要综合了解工程竣工运行的特征,以此为基础做好相应的调查和文字描述;其次,根据调查的结果,结合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概况、特性进行工程分析;第三,用清单法或矩阵法将影响的环境因子列出来进行综合分析;第四,对影响较大的因子或经过分析不明确的因子进行影响监测。2.影响监测影响监测是对影响环境因子的变化进行监测。工程竣工并运行后,实时监测记录运行每一阶段的水温、水文、水位、地下水土壤的酸碱性、土壤含水量、土壤化学性质以及下游河道的淤积变化等指标,最大限度地使每一时期的记录值都是真实、准确的,而后通过具体模型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引起环境变化的具体环境因子;我们在实践工作中一般采用的定量方法主要由以下几种:数学模型计算,特征指标或经验公式,调查和度量,以分析水文、水力情势变化引起的影响等。3.影响评价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工程对每个因子产生的影响和对对环境质量的改变,并对其中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有效的计算得出对应的投资,和产生的效益关系,最终目的是研究环境改变是否有利。主要的影响评价方法有:修建与不修建工程情况下的各环境指标对比法,以确定环境质量的变化,研究各项目因子的影响能否接受。4.综合评价综合评价主要是通过对每个环境因子进行系统化判断其对整体环境影响的总指标,进而来分析工程对环境影响的好坏程度,对整个工程进行最终评价;就目前的综合评价法来说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环境评价系统、多目标分析和投资、效益分析等方法。综合各时期数据,详细论证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有关改善措施。

三、结语

对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的方法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识别、影响监测、影响评价以及综合评价四个方面。水利水电在施工过程中势必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地影响,相关工作者一定要做好环境影响后的综合评价,对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和评价,制定出保护环境的措施,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

作者:刘正东 王洁瑜 单位: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更多世界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综合后评价方法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97970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护理论文写作大全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血栓与止血学》 《农业与技术》 《数学学报》 《城市发展研究》 《江苏煤炭》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广播电视信息》 《清华法治论衡》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