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教学研发模式研究

时间:2017-01-21 00:02:48 来源:论文投稿

1研究背景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2013年8月,李克强总理在兰州大学调研时提出:“大学生既要创新也要敢于创业”,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2014年,在夏季达沃斯开幕式上总理再次强调:“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IDC公司(国际数据公司)亚太地区半年软件跟踪报告(2012年下半年)显示,2012年中国的软件市场规模已达76.4亿美元。IDC预计,中国的软件市场到2017年总规模将达到131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预计为11.3%。随着电子商务的长足发展及移动应用业务的兴起,我国软件市场潜力无比巨大。但是与国际软件产业尤其是欧美软件产业相比,我国的软件产业规模仍显弱小,根本原因在于人才缺乏。软件产业作为知识和智力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核心就是人才,软件产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软件产业的发展取决于软件人才的技术水平及素质,尤其是创新和创业能力。目前,在国内外软件市场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软件企业的核心研发人才缺口巨大,然而高校培养的大部分软件毕业生却因没有软件项目开发经验,无法满足企业对于实际开发经验的要求而被拒之门外,遭遇尴尬境地。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在于软件人才的培养过程及培养方法。我国多数高校在计算机软件人才的教育中目前仍奉行理论为主,实验项目为辅的教育理念,认为软件项目的开发经验应该毕业后在软件企业中积累完成。企业的需求却恰恰相反,市场竞争激烈、获取项目不易、交付时间迫在眉睫,企业需要的是有实际项目开发经验的人才,一旦聘用需要即刻进入角色。另外,中小规模的企业无力花时间、金钱、精力去培养自己的程序员,这种现状导致空有理论而无开发经验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们在职场上的折戟沉沙。共享软件一般指“先试用,后付费”的软件产品。这类软件产品一般只为用户解决一个问题(例如收发邮件),规模较小,开发工作量小,实用性却非常强。适合作为高校软件课程的实践项目。本文研究将共享软件的研发过程融入高校计算机类学科的相关课程中,为学生积累软件开发全过程的经验,从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并在软件选题、实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软件产品推向市场的过程中,逐步渐近式地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

2共享软件作为实践项目的可行性

2.1共享软件的规模适合作为实践项目、创意契合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宗旨

与一般软件不同,共享软件项目一般规模较小,集中完成一个功能,解决一个实际需求。开发技术难度低,开发周期短,适合作为《软件工程》、《软件项目实践》等相关课程的实践项目。共享软件选题时需要学生们观察并分析社会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潜在需求。产品不求功能完备,只需要在某个方面具有实用性就可能获得认可,从而开拓一个市场。如WinRAR,只完成文件的压缩和解压缩;ACDSee只完成图片的快速浏览;Foxmail仅完成邮件的收发;其它诸如某某考试的练习系统、药膳集锦、每日健身小常识、单词一日一记、公司年终抽奖、竞赛现场抢答等。这类软件开发过程并不需要高深的技术,也不苛求软件作品的时间与空间性能,开发的工作量小,而实用性却不容低估,市场潜力巨大。2.2共享软件的研发过程可为学生积累项目经验、能有效调动其学习主动性一个共享软件产品的研发,包括了选题、可行性分析、市场分析、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发布、推广、营销、后期维护等阶段,学生在完成了一款软件的开发过程之后,就积累了软件项目实施全过程经验,其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必然会有质的飞跃。因其实用性,开发共享软件的过程能够改变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现状,激发学生学习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需要提出作品创意、进行市场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项目设计、编码实现、测试实践、后期维护的软件项目开发全部流程。源于对研发作品的责任及自信,学生们必然会全身心地投入精力。项目完成后首先收获的是对软件产品研发过程的深入了解和体会,其次即使软件产品发布后无人问津,遭遇冷场,也值得分析探讨失败的原因,从而可能获得比成功更深刻的体验。

2.3共享软件存在收益的可能性

共享软件如果选题准确、创意新颖、功能实用,也会带来丰厚的收益。中国共享软件注册中心的一个经理曾经提到,“很多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软件却也能带来不少注册量”。现在国内外共享软件销售平台已经成熟,如无特别需要,软件作者只需在共享软件销售平台上注册个人账号,将作品上传,即可通过销售平台进行销售。用户试用软件后决定购买时,付费给销售平台,销售平台扣除自身提成,剩下的就是开发者的收益。销售和推广等繁琐的事务一般不需要开发人员参与,这种销售模式非常适合个人软件作者或微小开发团队,高校学生也是如此。近几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付款和手机付款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消费习惯,这使得共享软件的销售更为便捷。加之一般共享软件产品的价格都比较低廉,对于最终用户而言,可能购买一款共享软件产品所花的费用跟上街吃一碗面的价格相去无几。用户乐于付费购买软件,必然会直接促进共享软件业的繁荣,这也为高校的毕业生提供了创业的一片沃土。

3项目开展模式

3.1将其引入相关课程教学环节

首先在软件开发工具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共享软件的案例,例如冯林在其主编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以俄罗斯方块游戏为主线,循序渐进地讲解了游戏的设计及实现过程。以项目带动课程,以兴趣为驱动,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其次在《软件工程》、《软件项目开发》等课程的实践项目中,引导学生完成共享软件研发过程。最后在毕业论文(设计)环节鼓励学生进行共享软件的研发。

3.2题目规模要适中,要有社会实际应用价值和积极意义

指导教师需要协助学生控制项目的规模。项目难度控应制在中等,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从头到尾独立或合作完成。选择题目时应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开发符合社会实际需求且对于社会有正面积极影响的作品,同时规避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例如软件LittleBrother,它能够监视、过滤Internet资讯,帮助公司管理员工,防止其上班期间完成私人事务,从而降低公司的网路费用,但是它却存在侵犯员工个人隐私权的风险;隐藏桌面工具wcat,帮助企业的员工上班时间玩游戏,对社会风气起到不良作用;“帮做作业”软件的功能控制不当就可能养成学生只抄答案不动脑筋的习惯。

3.3教师进行创意及研发指导

需求奠定市场,创新驱动发展。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们从日常生活中获取创新灵感,确定软件题目及类型。笔者所在高校有一学生提出,每次上课时都需要将手机调成静音模式,下课后再调回来,经常出错,有时是上机忘记了静音,有时是下课了又忘记调成正常模式。如此反复耽误了很多事情。由此她想到,开发一款手机情境管理的应用软件,用户只要事先在软件中进行设置,它就会根据安排自动进行手机模式的转换。这个应用不但具有实用价值,更具有不低的市场潜力,可将其开发成一款前景良好的软件产品。创意无处不在,需求永不枯竭。在《软件工程》等课程的理论指导中,教师需要全程指导学生的开发过程,包括软件产品的可行性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及发布过程。软件产品发布可依托共享软件平台网站进行,国内的共享软件销售平台有“软行天下”、“斑马网”、“华军软件园”、“买软件网”等,针对国外市场的有DigitalRiverMyCommerce、cnSoftSale.com等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可方便地将软件发布,并与销售平台分享销售收入。由这些销售平台负责软件的营销,这对于在校生面言,节省了大量的推广费用和时间。

3.4对师资结构的新要求

《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5-2征求意见稿》5.2条提出,计算机类教师应具有工程背景,“承担过工程性项目的教师需占有相当比例,有教师具有与企业共同工作经历。”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团队目前仍以理论研究为主。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软件人才,要求师资队伍既具备理论水平又要有软件项目的开发经验,理论研究水平再高也是培养不出合格的软件开发人才的。高校需要调整教师队伍结构,引入技术型人才担任一线教学任务。或者开展校企合作,引入项目开发经验丰富的企业一线开发人才承担高校参与实践类课程的教学任务。

4结语

市场对计算机软件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高校毕业的计算机软件人才理论水平丰富但实践能力较低,尤其是缺乏软件项目整体开发经验。通过将共享软件的开发过程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会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及创新创业能力。

作者:杨晓光 柯永振 赵林莉 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廊坊师范学院


更多综合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计算机软件教学研发模式研究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98271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军事历史小说 分子生物学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广东林业科技》 《人文地理》 《中国水电医学》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杭州农业与科技》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中国勘察设计》 《家教世界》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