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体系的基础性建设
(一)根据学生个性心理特点开展就业指导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大学生对自我能力的认知不足,经常出现盲目跟从现象,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从哪个方面去努力,“等、靠、看”的思想严重,从而错过了很多就业机会。如何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个性就业指导的前提。可以通过分类测评的方法,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找到自身择业方面的优势和劣势,进而发挥优势,在张扬每个学生人格魅力的同时,又完成自己的职业规划。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
作为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素养和政治素养,能够准确掌握就业政策与劳动法规,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并能综合运用,还应该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与交流能力,这样就需要建立一个多样化的、多层次的就业指导教师团队,打破原有的就业指导体系。因此,高职学校在着力培养就业指导专职教师的同时,还可以从学生工作者或者一线教师中发掘热爱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将他们充实到就业指导工作中,这样不仅可以给就业指导工作带来新鲜的思路,还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使就业指导工作更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
(三)突出高职院校技能优势,加深校企合作,实行个性化就业指导
高职学校可以与企业或用人单位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把学校变成企业人才的“仓库”或“加工厂”。学校的学生可以到企业一线进行实习实训,企业的员工也可以到学校进行再学习,通过这样双赢的合作方式,有利于提高高职在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加就业机率。首先,校企合作模式可以使高职学生获得更多书本中学习不到的实际工作经验,使他们能够更了解用人单位的运行机制、具体工作状况和工作程序,为其走向工作岗位做好思想准备,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其次,校企合作能够有效提高在校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他们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提高抗挫折能力,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快速地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再次,加深校企合作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企业实际就业要求,及时和企业用人单位沟通,有目的地去参与实习、实训,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反过来,就业指导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实习、实训及就业指导过程获得宝贵经验。
二、完善高职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教学及评价体系
(一)打造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教师队伍
就业指导不是一锤子买卖,一定要有一个高水平的、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能够坚持长期的、全方位的就业指导与就业反馈工作。一个全面的就业指导团队应该包含学校内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各分院或系部的学生工作者、学校已毕业的优秀毕业生、相关企业中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等。只有通过这样的联合,才能在充分掌握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用人的条件,实现完美就业。
(二)改善个性化就业指导与实践的内涵
在对某个学生进行具体的就业指导实践之前,先要明确就业指导的具体内容,同时抓好反馈工作,丰富就业指导资源。全程就业指导是个性化就业指导的体现。在新生入学时,应主要介绍本专业与行业发展趋势、职业工人的基本素养,重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二年级时应该以理论知识、专业能力培养为主,让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实习实训,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毕业年级主要进行就业与创业指导,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的求职就业取向,在此期间务必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项岗实习。经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在每个阶段都有接触企业实际用工的机会,给自我充分发展个性的空间。毕业生跟踪反馈是就业指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让毕业生回到学校“现身说法”,结合自己所见所闻、发展状况,给在校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建议。这样可以将反馈回来的信息反作用到新的就业指导实践中去,从而提高就业指导的有效性、针对性。
(三)建立和完善个性化就业评价体系
建立完善的个性化就业评价系统是完整的就业体系当中重要的一环,借助完整的就业评价系统可以对在校学生就业的综合能力进行有效评价。综合就业能力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理论能力评价。高职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能否发挥自身的特长,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多少是一个重要因素。通过综合性的理论考试可以测试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这是评价学生专业理论水平的主要手段。
2.应用实践能力评价。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应用实践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核心能力。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包含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技能大赛、专业比赛,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能训练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综合组织能力,这是评价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主要方法。综上所述,把学生的每个方面能力评价的成绩取平均值,就是某个学生的就业评价得分。这个分值越高,就业的机率就越大,反之亦然。
三、结语
我国正处于退休人员年龄调整、就业矛盾突出的时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才不可能也不应该只在一个地方停留,刚刚毕业的学生应改变就业思想,树立流动就业的观念。同时,还应转变非大城市不去、非高薪不干的就业思想,应具备先就业,而后择业的观念。还应该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利用国家和当地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在贷款、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给自身一个施展本领的平台。总之,要顺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思路,应对就业形势的新变化,在掌握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把高职学生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全过程。构建完整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体系,保障学生成功就业及创业,为探索高职学生全程就业指导体系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刘旭东 单位: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matlab曲线拟合和预测|基于Bernstein基函数拟合预测的
经济管理论文2017-01-14 07: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