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

时间:2013-07-21 17:51:04 来源:论文投稿


  乡镇企业实力不强,对农业农村的带动力弱。农户养殖规模小,农产品品质、品牌竞争力弱,龙头企业缺乏,农民增收渠道有限。这使政府在加快土地流转、引进项目、资金,利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及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集约化生产水平方面有一定难度。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与建议
  (一)广泛宣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需要民众的参与。要通过深入宣传、发动,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和动员广大民众自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同时还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二)科学规划
  政府部门要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搞好村镇规划,严格规划管理,严格执行新村镇“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管理一个法”的制度,确保村镇规划的落实。建立科学、高效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系。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条件编制不同的规划建设标准,因地制宜。
  (三)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就是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因此,培养一大批新型农民,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是新时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要使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可以从更新农民的思想观念、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加强民主法治观念和诚信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实施多样化培训方式、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开展社区社会化教育等方面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以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4]
  (四)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建立长笑道管理机制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需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政府要积极引导,强化农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机制。尽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机制,社会各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等,特别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把阶段性集中整治与日常性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道养护、公厕管理、环境卫生维护等制度,逐步建立起与新农村日常管理相适应的投入机制。[5]不断创新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机制,切实保障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面提高农村民主自治水平。
  (五)进一步加强领导,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和班子建设
  要把新农村建设摆上当地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规划办事。同时还应积极主动沟通,相互配合,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协作、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真正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当前重要工程来抓。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桥梁和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实施者。要把开展共产党员创先争优活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班子建设做为农村各项工作的龙头,强化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更多社科学术论文详细信息: 浅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3561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论文发表网 公民与法杂志社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猪业观察》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上海人大月刊》 《塑料》 《风景园林》 《昆明市人民政府公报》 《粮油食品科技》 《生态毒理学报》 《大众电影》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