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培养模式探索

时间:2017-01-21 23:21:27 来源:论文投稿

1.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全面培养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使培养对象和培养层次更加明确,是毕业生就业去向更加清晰,另外也规定了学生在毕业时所应掌握的是知识和能力。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必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技技能过硬,又有人文底蕴的人才,在这里重点强调,当前社会人才必须具有开放的全球化视野,良好的自学与总结能力。总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人次培养模式要求大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广阔的人文知识和较高的人文素养。

2.构建高素质的“双融通”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养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质量。双融通的教师队伍有别于高职院校教师目前强调的“双师”队伍。这里所讲的双融通的师资队伍应该将自身专业知识与本人的人文修养融为一体,除了“授业”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传道”和“解惑”。只有将人文价值融入到专业教学中,教师才能使自身的感悟、认知和理解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才能不止于知识层面,真正到达“觉悟”的境界。

3.完善的教学内容,构建科学课程体系

必须优化人文素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适度加大人文类课程的课时数,重点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三者教学课时达到平衡,形成公共必修、公共选修、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的科学安排,力争使人文类课程占毕业总学分的30%-50%。努力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丰富化,课程体系科学化。

4.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

目前高职院校在人文教育的方法上仍然是“灌输”、“说教”和“训练”等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本就抽象、空洞、无力的人文知识素养显得更为乏味。学生不应该被动的“听、记、被”,而应该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培养人文素养,在对高尚的人文理想和人文精神理解基础上,发自内心的批判和抵抗如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虚无主义等堕落的人文意识。教师应该采用人文方法,通过直觉、体验和内省三种形式来实现。以发自内心“原始”的潜意识进行由穿透力的洞察来感知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同学们通过自身亲身经历,运用观察、感受、实践、探究达到对对认知、情感、行为和认识的深度体察、感悟。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认识、自我矫正、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实现内省,在学习专业知识同时,提升自身素养。

5.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

我国高职院校大多在世纪初国家进行教育改革时,由中专院校合并而成。至今不过十几年历史,由于高职院校成立历史短,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人文环境。加之“重技术、轻精神”的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导致高职院校人文氛围略显单薄。校园文化在学生陶冶情操、磨练意志、砥砺德行以及塑造自我形象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人文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校园环境的美化。在校园环境建设过程中,既要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建设美丽的校园环境。更要注意软件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注重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坚决清除学校的一些不文明行为。

作者:田德刚 周蒨


更多管理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高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培养模式探索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03001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中国航天科工招聘 证券投资风险控制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四川林勘设计》 《当代商报》 《化学传感器》 《湖北农业科学》 《农业部北京农垦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中医教育》 《小溪流》 《石化技术》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延边党校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