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策研究

时间:2017-02-10 10:15:07 来源:论文投稿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国家最重要的宝贵人才,是社会主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接班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化修养、思想水平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网络时代化、文化多元化的复杂社会背景下,社会中的各种文化思潮都时刻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和思想状况。因此,在新形势下,优化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育形式,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前途命运,认识自身的使命和责任,确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

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存现一些问题和矛盾。诸如,社会道德素质下降、腐败现象严重、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等不良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思想状况及价值观的形成都产生消极的影响,导致大学生在人生价值目标的选择上趋于金钱主义、享乐主义,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1]此外,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中大量的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许多与社会主流思想背道而驰的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价值观的形成都产生不良的影响,致使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缺失,思想上存在困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产生了动摇,为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难度。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首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没有足够的重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部分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仅是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一门学科、一门课程、一门理论知识的教学,当成是国家的政治需要,仅是因为“讲课”而讲课,因为“教学”而教学。然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作为共产党人的指导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仅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单纯的政治理论教育,不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然会降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2]其次,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讲。大学生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也只是看成必须完成的课程任务,只在乎是否能够得到课程的学分,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精髓没有投入过多的研究学习。此外,受到社会就业压力,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只是按照所选择的专业、以及以后的职业目标来选择所学习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很少被用人单位作为考核的标准,因此,在大学生看来学习马克思主义对于以后的找工作没有帮助,而且还会占用学习其他热门专业、热门课程的学习时间,因而,马克思理论教育没有受到大学生的足够重视。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方式方法存在不足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仍奉行填鸭式的理论教学方式,把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强行灌输到受教育者身上,把教育目的限定在受教育者所获得的一定知识量上,导致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停留在机械式的讲授层面,缺乏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和消化,同时也脱离了实际,不能有效的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3]此外,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途径单一,当前仍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在网络、报纸、电视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下,课堂教学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学生对多方面信息的要求,而长时期讲课、复习、考试的固定形式,也会使学生产生应付差事的心理,不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指导思想、一种方法论来学习。

二、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对策

(一)创造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环境

首先,创造良好的社会学习环境。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我们的党员干部不能仅仅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政治的宣传口号,而是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实际的生活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消除腐败现象,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心,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次,创造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高校应该加强对学校的校风建设,良好的校风能够有效的约束师生员工的言行活动,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学习氛围。

(二)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标和效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能仅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政治需要为目标,其最终目标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建设。其次,要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主能动性。教育者可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国内外的时事政治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来探讨、解决这些热点问题,减少受教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距离感和疏远感,使大学生主动认可教育目标,接受教育内容和要求,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

(三)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方法

在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要注重教育方式、手段和途径的创新。传统的理论灌输式、你问我答式的教学方式,严重的阻碍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果。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加强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首先,有效的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定特定的教学场景,或者结合社会实事,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分析和探讨,既能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增效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其次,借鉴相关学科理论,拓宽教学视野。再次,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网络中丰富的内容、方法和手段运用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和时代感。

作者:杨贺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更多电子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策研究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40182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江西中医学院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环境导报》 《电气开关》 《国土资源遥感》 《中国医师杂志》 《环境监控与预警》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数学物理学报》 《教学月刊》 《化工新型材料》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