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17-02-10 13:46:48 来源:论文投稿

一、突出能力本位,创新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积极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专业要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和生产性实训有机结合,先由教师描述工作任务,阐述相关理论知识,然后学生动手操作完成任务,最后由教师点评,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的教学模式改革[3]。传统的教学模式极容易扼杀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生为本”,就是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推进学生角色意识的转变和学习方式方法的改革,实现“以教为本”到“以学为本”的转变,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本位下的教学方式应是以行动为导向的,在教学层面上有人称之为“工作本位学习”。它要求学校加强模拟场景建设,加强真实环境下实训、实验基地建设,加强四轮驱动(即政府、学校、行业和企业四方联动机制)的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准工作环境”乃至“现场工作环境”,实现学生角色由“学习者”向“工作者”转变,让学生以工作者的心态主动去学习、实践,从而在学习、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学校教学中重视概念、事实和程序性知识等显性知识的教学,把教学重心转移到对学生应用策略知识的培养上,把教学行为从课堂教学转为在工作环境中车间进行,融学习与工作为一体,克服了学习与工作分离的痼疾,实现“应学什么”到“会做什么”的转变,知道学生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建构理论知识,由“知其然”达到“知其所以然”。当然教师的作用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咨询者、指导者和主持人。高职教育要广泛推广多媒体教学,开发网络教学资源,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大力倡导“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通过企业培训师和技术专家的积极参与,并引进企业员工培训的方法,让学生边学边做,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把课程搬到企业现场,推行“课堂+现场”的教学模式;利用企业生产现场,开展“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4]。

二、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办学模式

推进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这是高职教育必须认真思考和重点解决的问题。首先,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工作岗位在基层第一线;其次,高职教育要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再次,高职教育所培养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都有具体行业、专业或工种的职业方向要求[5]。这就确定了高职学生毕业后应从事的具体职业。因此,专业建设应遵循前瞻性、技术性、示范性的原则,不断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推进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的办学模式。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维度,也是锻炼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为此,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要积极推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工学结合,既满足了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又有利于学校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锻炼了学生,提高了学生的基本技能素质。加强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就要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规定。做好工学结合,强化校企合作是关键。为此,政府要伸“有形之手”助校企对接。政府要在校企办学对接中发挥主导作用,出台相关政策推进校企合作办学。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形式,形成政府推进、行业参与、企业和院校密切合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机制,实现企业人才需求和院校人才培养的对话与对接,促进企业与高职院校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有效解决企业人才供需矛盾和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企业能充分利用院校较强的师资力量做好企业员工技能的素质的提升,从而减轻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压力。企业又可借助院校的丰富教学资源,共同申报科研课题,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技术革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反过来,院校要利用企业的独特条件和资源,可把企业文化、价值理念、职业准则、岗位要求一并融入院校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但可大大降低院系的教学成本,而且凸显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院校要借企业之水行教育之舟。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可以通过引进企业资金,补教育经费的短缺,增强办校实力,同时,也增强了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和适应性,实现“进口旺,出口畅”的目标。与企业联手,校企双元培养,这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有效途径。职教兴,企业兴;企业兴,职教兴。一流的企业要有一流的职业教育来支撑,一流的职业教育才能支撑一流的企业,这应该成为政府、学校、企业的共识。通过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改革,确立以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紧密与企业工作内容联系,做到了教、学、做一体化。专业建设要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把企业生产现场的任务为载体,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氛围中体验真实的企业文化,最终形成就业所必须的岗位职业能力[6]。

三、强化综合素质的培养,创新学生考核模式

高职院校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主动适应相关技术行业发展需要,以社会评价、用人单位满意度和就业率作为衡量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质量的标准。培养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胜任岗位需求,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及创新能力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传统的考核方法对学生的考核过于简单,观念较为落后,很难与高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相适应。因此,要创新学生考核方法,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树立科学全面的考试观,切实解决好“考什么”,“如何考”,“如何评”的问题。科学全面的考试观要求结合高职教育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实际,在考核内容尺度方面、考核方法方式方面及评价主体选择方面要灵活多样。即:考核内容要“双重化”,既要考察课程目标中要求掌握的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又要考察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与素质。考核方式方法要多样化,如课证融合,就是把该课程与职业技能证书考核相融合,以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成绩作为该课程的成绩;如开卷、闭卷、笔试、口试、操作、论文、报告、与答辩等。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既要有校内老师,也要有校外专家;既有学生自评,也有学生间互评。最终构成“以学生为本”的考核与评价新模式,即: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一课堂考核与第二课堂考核相结合,校内老师评价与企业、社会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真正体现“以生为本”,多角度多层面科学评价学生。

四、推进管理体系改革,创新教育管理模式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还保留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权利过于集中在校本级机构,可当前在校企合作大背景下,下级院系很难自主灵活地开展对外协作;有些高职院校仍采用研究型的本科管理模式,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重知识研究及学科建设而轻实践技能及管理教育的倾向;有些高职院校则盲目地扩大办学规模,导致管理水平跟不上而出现了管理松懈等不良现象,从而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因此,创新管理模式势在必行。首先,要充分发挥院系二级管理作用。院校要下放权力,采用二级乃至三级的管理体系,激活院系的活力,创新管理模式。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自律组织的作用。督促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学习生活作风,养成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习惯。尤其是院系二级管理的团委会和学生会发挥主导作用。再次,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社会名人学者、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学院的教育教学管理。同时,实行职业教育资格标准的国家介入与行业监督并行,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在学籍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上,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等灵活的学籍管理、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分层次教学、分专业方向教学和分阶段教学的灵活机制。在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上,要根据职业类学校学生的行为特点,采取柔性与刚性相结合的手段,做到刚柔并举。特别是,要根据职业类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将来的职业特点,侧重抓好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团队精神、创新精神、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和安全意识等思想教育,克服重传授知识技能,轻思想教育的不良倾向,培养既有专业技术,又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端技术技能型的综合素质人才。

五、结语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岗位为生产经营一线技术员。这种特殊的位置,决定了其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还必须具有分析和解决工作现场技术问题的能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研究型和工程型教育;同时以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及较高的技术技能和操作水平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立足市场,依托行业,丰富内涵,提升品质,凸显特色”的思想为指导,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先导。“以生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思想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体现与深化,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途径与举措。

作者:郑庆彬 单位: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行业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40809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文体用品与科技 货币的乘数效应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江苏煤炭》 《城市发展研究》 《数学学报》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清华法治论衡》 《血栓与止血学》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广播电视信息》 《农业与技术》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