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化对邻国语言的影响

时间:2017-02-10 21:41:03 来源:论文投稿

至今可看到日语发音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吴音,这是我国传入日本最早的汉语发音,主要在春秋战国时期,但随着日语体系的不断发展,吴音经过筛选,现保留于日语语音中的比例逐渐减少。二是汉音,它在隋唐时期流入日本,当前随着日本同隋唐的友好往来日益增多,日本引入了大量绚烂多彩的隋唐文化,这也使得汉音在日语中占有最大的比重,并且以我国北方一带的发音为主。三是唐音,指的是宋代以后盛行的汉语发音,传播至日本后,成为日语发音的主要组成部分,模仿我国南方地区以及长江一带汉语的发音形式。[2]韩语中也存在许多引自汉语的字词,对比韩语与汉语相同字的发音,可以看到二者存在许多相似、相近之处。比如汉语中的“加”字,在韩语中发“ka”音;汉字“浓”在韩语中念“”。现如今韩语中存在的一字多音情况,基本上都是借入了古汉语的一字多音并完整地保留下来,另外也有引入古汉语中的通假字而形成一字多音。可见,韩语语音的形成和发展也深受汉语的影响。

一、汉语言文化对邻国语言文字的影响

汉语是日语体系形成的重要基础,在文字书写方面,汉语也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史料记载和有关民间传说,秦汉时期大批国人东渡日本,带去了丰富的典籍资料,并在日后与日本居民的交流、交往中,将我国文化,包括汉语言文字传播给了当地人。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汉字传到日本的实物证据是“汉委奴国王”金印,金印的出现说明,在公元57年以前,日本已经有人认识汉字,懂得汉语。在日本语言文字出现以前,汉语文字是日本传达政令、进行外教活动的主要文字工具,包括国家活动或政策、法律条文的制定等,也都是使用汉字。但日本人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感到诸多不便,逐渐发明新的日本语言文字,即平假名和片假名。日本的平假名是借鉴和演化我国草书而来。纵观日本文明史,其不少书籍史料、文学作品都是用汉字或汉字与假名共同记载而成的,历来日本的年号也都是用汉字来表示的,如“明治、大正、昭和、平成”等。[3]后来日本汉字中加入了国字,但日本人在自造这些汉字时也都是仿照中国汉字的造字法,所以,日本文字既有引自中国的成分,也有仿照中国汉字自创的字体。公元前三世纪前后,汉字开始传入朝鲜半岛,这也是韩国首次大量吸收外来词的时期,迄今为止,韩语中的汉字词大多保留唐宋时期的中古音韵,书写上基本采取繁体字,数量约占韩语词汇的60%以上。在朝鲜民族的《训民正音》创制以前,汉字几乎是作为唯一的标志工具的,除了保留一部分朝鲜语的基础词汇之外,汉语几乎占据了朝鲜语的全部词汇。

二、汉语言文化对邻国语言表达含义的影响

日语与汉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语言表达含义上也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日语中的许多句子结构和日常用语都渗透这汉语语言的表达思想。如在日语中占有较大比重的习语,很多都是汉语习语的变体,或者直接引用的汉语,像“百闻不如一见”、“吃一堑长一智”、“马马虎虎”等通俗用语,日语与汉语所表达的意思都是相同的。在韩语中,也保留了许多汉语古义的汉字语素。如“都”字,在汉语里,从古至今有两个语音而且分别承载着不同的含义、功能,念dū音常指“首都”;念dōu音时常作总括义副词使用,在韩语里,虽然只有一个汉字音[to],但除表示“国都、首都”的意思外,还保留有古汉语中的意义,即“总共、一共”义、“某群体之首”义。类似于此韩语中留存古汉语义的字还有诸如“顷”、“阵”、“然”、“汤”等等。[4]

三总结

日、韩语言文化与汉语言文化源远流长,其语言发音、字体、表达含义足可见我国先进的汉语言文化对日韩两国语言文化的深远影响,为邻国语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和基础。可以说,是汉语的发音奠定了日、韩语言文化的基础;是汉语的文字促进了日、韩语言文化的体系的形成;是汉语中汉字的含义表达使得日、韩语言文化更加生动具体。日、韩两国语言文化又明显的多元化特点,都特别重视对外来文化的汲取和借鉴,而汉语是日韩语言的重要借鉴对象,加强我国汉语言文化对邻国语言文化的对比、分析和研究,不仅对于学习邻国语言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有助于以语言文化为纽带,加强我国同邻国的文化交流。

作者:马煜辰 单位: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更多行业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汉语言文化对邻国语言的影响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42207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中国医药网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山西统计》 《土工基础》 《合肥学院学报》 《抗感染药学》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水运管理》 《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 《语言科学》 《电信建设》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