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法的实用性

时间:2017-02-10 22:00:47 来源:论文投稿

一、课中问题的创设与激发

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已经逐渐成为教学中的首要问题。教师从传统的说教者身份向引导者进行转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寻找答案的指路人,从而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练习,发现一些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渐掌握一些体育的操作性知识和内容。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创设问题,并且能够鼓励学生,以及合理地引导他们发现并解决问题。

二、课后问题的总结与交流

问题教学法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课后问题的有效总结和交流。这一环节,教师应该将与课程相关的问题进行综述,让学生进行归纳、整理,然后开始反思。反思的结果既可以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学生在总结过程中发现了新的问题也适用于这种解决方法等。这一环节,既能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以解决问题的形式进行完整地回顾,又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发现问题意识以及归纳整理的能力。

三、问题教学在体育教学运用中的相关举措

(1)正确处理体育与德育的关系。高中体育教学的内容不应局限于技术和知识的传授,同时也应该充分重视德育。问题教学法很好地处理了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体育知识和能力,同时能够让学生树立坚强的意志,陶冶美好的情感,进而实现高尚品德培养。可见,体育教学和德育两者能够实现有效结合,德育在高中体育问题中是一个核心要素,它是以体育教学为载体,从而实现德育教学目标。

(2)应用新知识处理问题,反思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反思能力,以及评价能力。因此,问题教学法应该重视问题的连贯性和持续性,让学生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且通过情境策略激活其相关问题的产生,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

(3)重形式更重内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对形式的重要性是需要关注的,但是也不能够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问题教学法的有效使用,让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思想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高中体育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思想,充分认识并且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发现学习、自主学习的终身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高端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等核心能力。教学中,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实现了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平等性,促进教学相长。

作者:刘小莲


更多区域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高中体育教学法的实用性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42265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合同法 中国美术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塑料工业》 《南风窗》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工业锅炉》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湖北电力》 《河北法学》 《新会计》 《新学术》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