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时间:2017-02-11 23:31:43 来源:论文投稿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化学实验教学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并不是不无作为的,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化学实验课开展前,教师应该做到充分的知识预备和灵活变化课题的方案设计,课后指导学生进行准确的记录和化学实验结论,鼓励学生创新思想,大胆提出化学实验的想法,真正达到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敦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实验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和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知识预备;课题方案设计;记录与结论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6)08-0124-01

中学新课程改革提出,以科学探究为主的自主合作式学习方式,强调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指导形式展开丰富了每个课题的内按,有利于学生在完成实验课题的过程中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实验技能、实验方法,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1充分的知识预备

化学课“知识的预备”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教学设计的知识与内容,另外一个是学生知识的预备。教师知识的预备应该包括,在实施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梳理教材知识,对相关知识进行整合,根据实际情况对实验进行综合处理、把握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等。学生的知识预备应该包括对该课堂实验内容的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化学实验对象的化学成分、化学元素、化学变化的多方面可能性等进行详细的了解,并对跟进教师实验做准备,也为自主创新的实验模式打基础,尽量做到化学实验预期的效果或创新效果。

2灵活的课题方案设计

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注重实验的示范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实验设计,班级里人人做一样的实验,千篇一律,虽然大家都掌握了一定的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但是很大程度上限制的学生自主发挥实验能力。“探究性实验”“课堂小组讨论实验”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开展的方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动脑脑的作用,并且可以在探索试验中发现实验的错误,及时纠正。例如:利用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制备氢氧化铁的实验,常规的实验原理及方法制备氢氧化亚铁为:将氢氧化钠逐滴滴入到硫酸亚铁中,同学们观察不到预期的白色沉淀,由此展开讨论:为什么得不到白色氢氧化亚铁呢?通过小组讨论,得出,氢氧化亚铁容易被空气中的洋气氧化,要得到白色沉淀,必须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此时学生就会意识到实验操作的可能性,如果教师在试验一开始就让同学们在隔绝的空气下作实验,那他们就非常顺利的完成实验,对于实验产生的可能性不足以意识到实验产生的不理想的效果。那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呢,教师可以据一些隔绝空气的例子引导学生逐一的展开进一步的实验,这样学生的实验思维得到锻炼,实验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加深对化学原理的印象,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创设多种实验的可能性,让学生自主去完成,例如:关于“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设置使用U形管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这样的实验设计肯定能达到实验目的,而且试剂也可以多次使用。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1)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2)铜附着在碳棒的底部,不便于观察;(3)氯气污染较难处理;(4)由于电解电解质本身,容易导致学生在分析其他电解过程忽视水的电解等。在能达到相同实验目的的基础上,为了使现象更明显,使学生对电解原理的认识更完整,教师可以把试剂改为饱和Na2SO4溶液,并加入紫色石蕊试剂。这样在电解过程中不嫁你克服上诉不足,而且看到电解液中丰富的颜色变化,教学效果更好。”①

3准确的记录与结论

“实验报告”是实验教学中的记录与结论的学习表现方式,是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知识运用过程。“实验报告”写作的步骤中应该包含完整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实验后果”、“实验反思”、“问题与结论”等方面。是化学实验过程的全面梳理,和化学实践体验过程的知识整合。化学实验用语应该准确直观,例如,“化学元素符号”、“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实验装置图”、“化学物质的转化关系图”、“化学实验数据表格和图像”等,这些都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牢固的掌握,并在实验中准确的应用。化学描述性语言应该包括:化学仪器的“规格”、“性能”、“用途”、“操作方法”、“酸碱式”,还有合理的现象描述,“物质的状态”、“反应的条件”等,切勿夸大其词或忽略小的化学反应等。“实验反思”是学生自主实验和创新精神的主要表达出发点,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做实验反思,“实验反思”应该包含正常化学反应的反思、错误化学反应的反思、以及化学实验可能性的展开、以及新的化学实验方法的设计等等。做化学实验的记录与结论,教师应该要指导学生,要观察什么,观察的过程分什么步骤进行记录、观察的过程还要做到细致入微。再做出相应的结论,如果还是存在疑虑,可重复做实验,在做出规律性实验表现的记录和结论,达到客观、科学。

4结语

新课程指导下的新化学实验要求,对于学生而言,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对于教师而言,则要求教师掌握更加科学的教学指导方法、多元开发的化学实验方法,在确保安全实验的前提下,规范示范指导学生探索性展开化学实验。教师与学生充分的知识预备、灵活的课题研究与设计方式、准确的记录与结论,摒弃了传统教学中在试验前就为学生储备好“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的学生实验包干模式,让学生在设计中自主摸索,在教学环节中起到较好的效果,在学生参与学习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效率,真正达到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有机化学基础》,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6.

[2]《化学反应原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6.

[3]《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探讨》,沈琳,《教学仪器与实验》[J].2011年第11期第27卷.

[4]《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探讨》,史怡鸿,《科技信息》[J].2010年第35期.

[5]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7

作者:梁金璇 单位:广西靖西市靖西中学


更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新课程下的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46802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关于科学论文的发表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东南亚南亚研究》 《美术观察》 《农业科技与装备》 《中国酿造》 《心脑血管病防治》 《医学检验与临床》 《重庆行政》 《药学学报》 《稀土》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