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时间:2017-02-12 16:13:57 来源:论文投稿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在“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计划的引领下积极开展了大学生创业教育,但仍存在政府作用不明显、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社会创业文化氛围不浓厚、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有待提升等问题。为此,这就需要协同、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充分调动政府、企业、高校、大学生等参与主体的资源和力量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共同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创业教育;政府;企业;高校;大学生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及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艰巨任务,我国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计划,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在2015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着力促进创业就业,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大学生到新兴产业创业。”[1]在2016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要落实好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2]鼓励大学生大胆创业。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已进入关键时期,需要我们协同、整合政府、企业、高校、大学生等多元主体的资源和力量积极参与创业教育,加强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提升,共同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一)政府支持创业教育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均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支持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鼓励大学生创业实践。其中,中央政府出台了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资金扶持政策、税收减免优惠、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免费创业服务、改革教学制度、完善学籍管理等一系列创业优惠政策;地方政府也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给予资金、场地、资源等扶持,如辽宁省政府设立专项基金,为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资金扶持;省教育厅建立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训基地,为高校毕业生搭建系统平台、提供指导和服务。

(二)学校重视创业教育

目前,许多高校通过增设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邀请当地知名企业家到校开展讲座、邀请成功创业的毕业生回母校做报告、组织在校生到企业参观、参加各级创新创业大赛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激发创业兴趣,培养创业精神,增强创业能力,鼓励创业实践,从而不断提升学校的就业率。

(三)大多数学生认同创业教育

目前,创业已得到很多大学生的认同,自主创业已成为其人生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14年,武汉在校大学生的创业需求与创业现状的问卷调查显示:“近60%的大学生支持在校期间参与创业;10%的人支持别人创业,但自己不会去创业;保持中立的占27%”[3]。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政府作用不明显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战略目标而储备关键人力资源的重要举措。但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还有待发挥。一方面,政府缺乏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宏观科学指导,与高校协同开展创业教育的机制、系统完备的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创业信息沟通不畅,创业教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另一方面,政府虽已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开展创业教育的政策,但大部分都是原则性的宏观政策,有的政策可操作性差;有些支持大学生创业实践的优惠政策虽深得民心,却因限制条件多,执行不到位;还有些政策因宣传力度不够未能很好地加以落实。

(二)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美国建立了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研究生的系统完备的创业教育体系,而我国目前在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虽然教育部于2015年12月印发的《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业教育课程,但目前除了一些重点大学或大城市的部分本科院校外,多数院校未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院校也并未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作为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创业教育课程也只是列入选修课或某一管理类课程的部分内容来安排,其课程内容也多以知识传授为主,较少涉及创业实践,这对大学生的创业帮助非常有限。另外,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大部分来自于学校管理部门或辅导员,他们大多没有创业实践经验,既不熟悉企业运营,也不熟悉企业管理模式,这对大学生的创业指导同样有限。

(三)社会创业文化氛围不浓厚

近年来,虽然政府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也在不断开展,但社会创业文化氛围仍不够浓厚,创业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仍缺乏吸引力,不少大学生持怀疑的态度,重视就业而非创业,毕业时追求的是高薪稳定的工作而非去实现当初的创业愿望。一份关于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创业倾向的调查显示,“11%的大学生表示自己今后不会创业,32%的大学生表示不太可能会创业,49%的大学生表示可能会创业,只有8%的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创业意愿”[4]。另外,政府财政支付不到位,大学生创业者的项目启动资金及创业风险几乎全由创业者及其家庭承担,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部分大学生的创业实践。

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大学生创业教育

(一)政府积极作为,鼓励支持创业教育

1.顶层设计,给予科学高效的政策扶持政府通过对创业政策的顶层设计,聚焦国家发展目标,科学高效配置各种有效资源,不仅制定出台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如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贷款担保、税费减免、财政支持、创业培训等,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建立弹性学制、允许休学创业等面向全体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支持政策,而且将扶持政策写进各地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规定中,加大创业政策在助推大学生积极投身创业实践中的扶持力度,深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效果。2.发挥优势,提供系统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各级地方政府的工商、税务、人事、团委等部门应加强战略协同,积极进行全面合作,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联合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青年创业基地”“青年创业见习基地”“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创新工场”“创业园”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培训、专家指导、项目推介、政策扶持、创业实训、创业融资、创业孵化、开业指导、后续服务、法律援助等一系列创业指导、培训和服务。同时,各级地方政府还应鼓励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筹措扶持资金;整合教育系统相关资源,成立高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开展创业教育的研究、咨询和指导。3.加大力度,进行全方位的社会舆论宣传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发挥舆论作用,既要采用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对社会舆论进行严格控制、正确引导,又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等覆盖面大、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大力宣传创业优惠政策、大学生创业典型事迹,用成功的创业案例激励学生,坚定大学生的创业信心,增进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创业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调动其扶持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4.了解需求,建立有针对性的分类支持体系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不只是创业大学生个人的行为,它更需要获得政府、社会组织、高校等各方面的支持。作为创业活动主导者,政府需要在充分了解大学生创业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适合大学生特点的分类支持体系,提供有针对性的鼓励、支持措施。一是落实优惠政策。针对小型微利的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应积极落实降低创业门槛、减免相关税费等政策,以降低其创业成本。二是增加资金投入。各级地方政府应设立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的专项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设立高校创新创业基金,重点培育高校师生的创新型创业。三是构建孵化体系。建设省、市、区(县)、社区、高校等多级创业孵化体系,为有创业项目的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指导服务,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二)企业支持,协同推进创业教育

1.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融企业需求与创业教育为一体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和政府号召,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如与高校合作,把企业需要完成的项目融入到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中,委派优秀人才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担任兼职创业教师,举办创业讲座,建立模拟演练基地、创业实习基地,完成相关工作。这种模式既能实现大学生的创业指导,又能完成企业的项目需求。2.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加大创业支持力度企业可直接利用其自身的资源优势,与学校建立互利共赢、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对于正在创业的在校大学生而言,企业可做他们的创业导师,为其提供必要的资金、场地、技术、经验等方面的支持,助其创业实践早日成功;对于有志于毕业后再创业的大学生而言,企业可提供实习岗位和场所,为学生们提供真正接触企业的机会和实践锻炼的平台,使他们在实践中了解企业的管理与运营,为今后的创业奠定基础,助其创业梦想早日实现。

(三)高校优化创新,积极开展创业教育

1.领导重视,营造全员参与的创业氛围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摆在学校发展的突出位置、纳入学校改革的议事日程。一是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对创业教育进行系统研究、科学规划、有效管理,整合学校办学资源,推进创业教育的开展。目前,凡是领导重视的学校其创业教育均走在前列。二是呼吁全校教职员工积极鼓励、支持、指导大学生参与创业教育,学校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就业指导处、科研处、二级学院(系部)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调动整合校内资源,加大创业教育的力度,巩固创业教育的成果,形成“人人关心创业教育、人人参与创业教育”的创业氛围。三是整合校内外一切能利用的资源促进创业教育的开展。除了校内能利用的资源外,还应充分调动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与创业中介机构、研究机构、基金会、梦工厂等社会组织的合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培训指导服务;充分发挥校友资源,利用校友榜样的示范力量、社会声誉的影响力及其所能提供的实质性帮助与支持,为母校的人才培养献言献策[1]。2.转变理念,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当下社会,高校应根据社会需要,明确自身定位,转变教育理念,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学科优势,加快大学生科技园、创业园、创业基地的对接合作,通过校企联动,开展特色创业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此,从新生入学之初就需开展创业教育,不仅要做好宏观指导、教学科研工作,而且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将学术研究与创业教育紧密联系、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专业实践教学与创业实践活动有效衔接,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支持学生的创业实践,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3.整合力量,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高等教育需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学科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设从专科、本科、硕士乃至博士各学历层次的创业教育专业或相关课程,将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中,使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更具多层性和立体化。因此,为了让大学生有系统、完整的创业知识结构,高校除了开设专业课程外,还应开设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创业类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及工商、税务、财会、经济管理、市场营销、法律等方面的全校通识课程,为大学生的未来创业奠定基础。4.加强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支专业素质高、教育手段新、实践能力强、开拓进取、注重实效的师资队伍是创业教育得以成功实施的关键。为此,需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加以培养:一是引入案例教学,引导创业教育任课教师将创业教育理论与成功案例有机结合,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二是大力培养双师型创业教师,鼓励任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行业的创业实践,并将这些实践带入课堂;三是积极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尤其需要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优秀校友等作为兼职教师深入课堂,传授创业经验,创业教育不能纸上谈兵;四是定期召开研讨会,组织教师培训交流,提高教师教学研究的能力和指导学生创业实践的水平。5.搭建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实践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大学生科技园创业园的建立、创业基地的建设、“产学研”教学模式的推行、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积极构建“大学生创业工作室+学院(系部)创业中心+学校创业园”三级联动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推进创业教育成果的有效转化,从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人才效益。如举办创业报告会,邀请知名企业家、行业领域内的创业成功者,甚至一些创业失败者,请他们到学校讲授创业历程,分享创业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既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业热情,又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手的创业经验,帮助学生们规避和预判创业路上潜在的“暗礁”,使其跟上市场和时代步伐;鼓励、支持学生成立创业类社团,并以社团为依托,联合学校团委,举行创业论坛、创业模拟训练、创业素质拓展等活动,丰富大学生的创业知识和创业体验,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组织、带领学生参加各类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及创新创业大赛等,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为真正的创业活动做热身准备。

(四)大学生全力配合,积极参与创业教育

1.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创业意识毋容置疑,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但是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角已经吹响,一系列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机会。而创业动机是大学生创业行动产生的内在动力。因此,大学生应全面熟悉当前社会的就业与创业背景,转变就业观念,明确创业动机,强化创业意识,坚定创业信念,充分利用当前良好的创业环境,积极投身于创业实践活动中。2.接受多方面教育,培养创业品质良好的创业精神和创业品质是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关键,而这正是目前许多大学生缺乏的。为此,大学生应认真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将专业教育、德育教育和创业教育所学内容紧密结合,在创业培训和实践中培养良好的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自己想创业、敢创业、善创业,为未来的创业实践奠定基础,使自己在未来的创业历程中能沉着应对各类挑战。3.参加实践活动,提高创业能力缺乏创业规划、融资、管理等能力大学生就不能创业。为此,大学生需要积极参加学校第二课堂活动以及学校、区(县)、市、省乃至国家组织的创业大赛等实践活动,并结合自身所学专业及身边的各种资源,寻找合适的创业项目开展创业实践,不断增强自身的创业能力。同时,大学生还应充分应用校友资源,与有创业经历的往届毕业生建立联系,不管其创业成功抑或失败,均可利用他们创业中的经验教训及反馈的有效信息为自身的创业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依靠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推进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并结出累累硕果,从而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及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胡忠英.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机制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6(1):48-50

[2]人民网.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sn.people.com.cn/n2/2016/0305/c375280-27871397-5.html

[3]陶礼军.服务型政府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扶持路径研究[J].企业经济,2015(5):97-100.

[4]曹阳.论地方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中的智能定位——以江苏省为例[J].企业家天地,2012(10):14-15.

作者:胡忠英 单位:辽宁理工职业学院思政教研部


更多电子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大学生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49728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焦作大学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国际呼吸杂志》 《战略决策研究》 《篮球》 《杭氧科技》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飞行力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中国供销商情.村官》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