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报表编制研究

时间:2017-02-15 03:10:21 来源:论文投稿

1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状况

1.1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情况

会计电算化就是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会计工作,实现高效化准确化的工作目标。计算机技术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信息化和数字化是会计电算化的重要特征。会计电算化是为了满足更高的经济发展要求,未来会计电算化将不仅限于计算机会计工作,更强调整个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

1.2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产生的一些影响

我国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技术应用也还处于探索阶段,新旧交替出现问题也在所难免。首先,很多企业在应用会计电算化时,对其本质了解甚少,存在一定的偏差,不少的企业将会计电算化简单的认为就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用软件和计算机来代替人工会计工作,可是实际上这还远远不够,缺少会计信息系统,报表编制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这种错误的应用方式忽略了会计电算化的系统化建设要求。其次,会计电算化工作同样需要严格的管理,而目前很多企业在电算化方面缺少严密的管理,使得电算化工作在系统中难以发挥协同作用,出现问题不能进行统一的规划。再次,电算化属于新兴事物,对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很多传统会计工作人员一时间很难适应新的工作模式,理论知识落后,专业技术确实,成为目前电算化发展的一大障碍。同时,也正是因为这种巨大的改变,使得报表编制工作存在众多难点,需要工作人员认真研究,确保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效果。

2目前会计电算化环境下报表编制的难点分析

2.1资产负债报表的编制难点

资产负债报表对于企业的借贷双方来说非常重要,报表的编制可能导致借贷双方在合计数量上产生不一致问题,这也是会计电算化工作中报表编制容易出现的问题。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工作对会计电算化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种不一致的问题也有多方面的原因,为了解决报表编制困难,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第一,报表模板的选取以及函数参数的设置难点。很多财务工作者在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时,十分依赖会计软件提供的软件,在进行报表编制时,缺少进一步的分析和检查。很多会计电算化软件在开发过程中,使用的报表模板和函数都多少存在误差,在应用过程中也不能完全依赖软件系统进行报表的编制工作。如果软件系统的内容缺少及时的更新和矫正,仍然需要跨级人员对报表进行人工的检查和处理。更何况不同企业的会计环境不同,数据更是千差万别,完全依赖于软件进行报表编制,很容易出现问题。第二,科目编码不对等难点。科目编码对于会计电算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标示信息,也是识别会计数据内容的重要参数,如果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上,出现了科目编码的基础设置错误,就会导致前后不一致问题,这也是导致最后合计数目不对等的主要原因。第三,期末损益类科目结转差错重难点。资产负债表在期末需要借贷双方核对统计数目,除了每一笔合计数量要一致,期末损益结转情况同样关键。对于企业的一般业务来说,合计数量的一致是最关键的,其次就是损益结转环节,及时合计数目一致,也会导致期末不对等问题。

2.2利润表编制难点

第一,取数函数存在不确定性。很多企业在实现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缺少对利润报表细致有效的管理,企业对于利润报表的填制没有一个完整的工作规范,使得很多情况下每个会计人员的填制方法各不相同。利润报表中的取数方法不同意,就容易造成报表填制不确定性。比如报表中的“本期金额”,有的会计人员会填本月金额数量,有的则会填年初到本月的金额数量。第二,红字处理和蓝字处理的误用。红字处理主要针对报表中有关损益科目等相关的特殊业务,而在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和信息系统时,常会出现蓝字处理的误用。这种错误对于数字化报表来说,会导致数据的不可识别,蓝字处理的误用让报表失去完整性,数据丢失以及报表的缺失,使得最终期末利润报表的填制也很难保证其完整性,这会对企业的经营造成巨大的影响。

3结束语

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促进会计工作的发展和革新,会计电算化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实施会计电算化着实改变了传统会计工作的面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会计工作的准确度和效率,这种改变能够很好的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但与此同时伴随的问题,也需要得到完善的解决。报表编制的不一致问题以及数据缺失问题,是会计电算化环境下报表编制需要注意的工作重难点。从会计电算化工作原理出发乡镇经济期刊,仔细分析可能产生问题的环节,结合基础工作理论尝试解决,为会计电算化更好的发挥作用。

作者:余宏 单位:江西日报社


更多电信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会计电算化报表编制研究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59723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法学杂志 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中国编辑》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中国名城》 《基层农技推广》 《航天返回与遥感》 《社会保障研究》 《乐器》 《北京园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北京木材工业》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