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17-02-15 07:42:57 来源:论文投稿

摘要:“5+3”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新的医学教育模式。后续3年教育包含临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同时承担研究生教育和临床技能培训的双重任务。研究生导师应该深刻理解其内涵,制定并实施科学的培养计划,努力完成培养目标。

关键词:临床医学;培养模式

DOI:10.13555/j.cnki.c.m.e.2016.02.044

2014年11月27日,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明确从2015年招生开始,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将全面调整为“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临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该意见提出的医学教育模式是一种切合实际的、符合医学人才培养规律、满足社会需求的新的教育模式,该模式立足基本国情,借鉴国际经验,遵循医学教育规律,目的在于全面提高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更好的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5+3”模式中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承担本科水平理论知识学习,而在后续3年临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的培养中,我们应该同时承担临床技能培训和研究生教育的双重任务,二者缺一不可,同等重要。后续3年的培养是临床基地和临床导师所承担的任务,如何高质量完成这部分工作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1对“5+3”培养模式的认识

“5+3”模式通过将医学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相结合,将临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5+3”的“5”是指5年医学本科教育,其教育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管理,国家教育部均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并实施严格监管。“5+3”的“3”则包含两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第一个方面,是临床工作能力和技能的培养,这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该培训使得5年制医学教育的医学生向合格医生转变,在没有开展规范化培养之前,5年制大学学习完成后医学生进入各级医疗机构承担医疗任务,他们临床技能的提升与工作的医疗机构的水平、相关科室的专业技术水平、带教教师能力密切相关,同水平医学生因为不同工作单位医疗教育水平的差异使得毕业后医疗工作能力差异化日渐明显,因此毕业后早期规范化教育及培训就特别重要。5+3模式的“3”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培训在国家严格评审合格的规范化培训基地(均是国家三等甲级医院,绝大多数是医科大学附属教学医院)进行,让学生能够获得同等的良好早期毕业后教育和临床技能培训。培训使得医学生具有宽厚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熟练的临床工作实践能力、良好的职业责任和使命感,同时培训能够让他们掌握临床医学的学习方法,为后续自我学习和完善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个方面,是科研能力的培养,除完成临床技能规范化培训以外,“5+3”模式的“3”还包含着临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即原来的硕士教育任务,通过研究生教育,可以培养医学生初步科研工作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他们后续学习和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因此在3年的培养中,培训基地和导师应该同时承担临床技能培训和研究生教育的双重任务,二者同等重要。通过培训,应该让他们具备宽厚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临床工作能力和初步的科研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成为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水平的较熟练的临床医师。

2“5+3”模式的“3”需要完成的任务

“5+3”一体化临床教育模式所界定的“3”的任务包含3年临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和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二者在同一个3年中同时进行,它必然包含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这两个方面的培养任务。

2.1临床能力的培养

临床能力培养的目标,是通过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后成为一名合格住院医师。它强调以下一些能力和技能的形成:①强化基础理论知识的再学习,训练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和能力。在这个阶段医学生刚参与实际临床工作,需要不断将原来教科书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疾病相结合,利用所有相关基础知识,全面认识解释临床现象并根据相关原则选择治疗措施和方法,通过医学实践不断验证基础知识并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这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培养和积累的能力,是一名医学生转变为一名医生的重要能力;②学习临床基本技能。在最初的医疗工作阶段,三基培训(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医生能力培养的核心,也是其今后成为一名优秀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前面讨论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学习外,基础技能的培训是完成医疗工作的必备能力,医学生在国家严格考核的规范化培训基地参加培训有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能够面对更全面的疾病病种,能够接触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经过培养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技能;③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交流沟通技能。面对繁重的医疗任务和较高的社会要求,做一名合格的医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交流沟通技能,这方面的教育基地和导师应该特别重视,有意识的全面的人文培训和基地优秀教师的良好表率均会对学生产生长远的影响;④有意识地强化一定方向的专科知识。在培养的末期应该根据个人兴趣和工作需求,有意识地强化某一个或一些方向的专科能力,比如大内科或大外科方向,为今后专科工作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以便于今后更好的工作。

2.2科研能力的培养

科研能力培养的目标:通过3年临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做一名合格的硕士研究生。它强调以下一些能力的完成:①学习科研方法。在此阶段除了承担繁重的临床工作以外,应同时完成研究生教育工作,应该系统地学习科研方法,比如:完成重点科研课程学习、掌握统计理论和基本方法、学习资料查阅及文献检索、学习必要的实验室技术和方法,所有这些是完成科学研究的基础;②培养良好的科研思维。在临床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寻求科学的解决方法,让学生早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通过更多的参与和学习不断提高科研思维能力;③科研标书写作和科研论文写作能力。从发现问题,到寻找方法,到开展研究,到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在每一个环节中均应该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处理,最终需要将这些研究和研究成果以科学的方法呈现出来,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标书写作和科研论文写作能力,这个能力的培养也是研究生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3如何在培养中实现上述目标

3.1临床能力培养

临床能力的培养,最为重要的是严格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要求实施培养计划,不因为研究生教育和规范化培训重叠而降低标准,做到严格要求、严谨态度、严肃作风,为每一个阶段培训做好计划,认真督查,严格考核。同时注重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交流沟通技能,培训基地应积极开展相关人文课程和讲座,培训基地教师应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3.2科研能力培养

“5+3”临床一体化培养模式相比于早期研究生教育,学生更多的时间承担临床实际工作任务,科研时间会更少,因此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导师更多的引导和合理安排。首先,学生自己应该积极主动学习,加强相关研究生课程学习,掌握好科研方法;其次,培训基地和导师应该改良传统教育模式,鼓励学生更早进入科学实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力度,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意识。在不同阶段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标书的撰写,参与临床科研论文书写,深入参与临床/基础科研课题的设计和实践工作,实施阶段化目标化的管理模式,促进科研能力的提高。总之“5+3”临床一体化培养模式通过将医学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相结合,创造了良好的临床医学培养模式,其中“3”年后续培训承担了重要的教育任务,此阶段将临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合理地解决了临床技能培训和研究生教育的双重任务,缩短了培训时间。通过医学生、研究生导师和培训基地的积极主动参与,共同努力,能够培养出具备宽厚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临床工作能力和良好科研工作能力的优秀临床医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

[2]亓来华,王成,杨光耀,等.“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下五年制教学改革的思路医学[J].医学与社会,2014,26(12):91-93.

[3]闫慧锋,郑建中,覃凯,等.七年制临床实践教学经验对“5+3”一体化医学人才培养的启示[J].卫生软科学,2015(6):375-377.

[4]柳英兰.怎样培养医学硕士研究生建立良好的科研思维[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1):49-50.

[5]高兴亚,唐文,喻荣彬,等.“5+3”本硕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3,33(3):332-334.

[6]医学论文致谢李玉华,唐小玲,陈立章.对七年制医学教育调整为“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15):108-110.

作者:王刚 李洪波 何大维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附属儿童医院儿外科


更多自然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临床医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60485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合作 教学论文发表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科技与企业》 《食品与机械》 《煤炭科技》 《化肥设计》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世界海运》 《建筑创作》 《山西林业科技》 《冶金财会》 《档案学研究》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