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诚信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时间:2017-02-16 20:12:38 来源:论文投稿

0引言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教导弟子,人必须“言而有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1]。“信”是人人都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孔子认为,“信”对于君主尤为重要,君主为政有三:“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而这三者中最重要的是“信”。因为“民无信不立”,“信”是治理国家的重要原则。“诚”,宋代理学家朱熹解释“为真实无妄之为谓”。“诚”要求人们修德做事,必须做到真实可信,反对欺诈和虚伪。“信”字,由“人”和“言”组成“人言为信”。信要求说话诚实可靠,不说大话、假话和空话,要求言必行,行必果[2]。莎士比亚说:“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然而,当前中国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失信现象,导致了民众对社会诚信现状极大失望:三聚氰胺毒奶粉、苏丹红鸡蛋、地沟油、超量使用催熟剂或保鲜剂的各类水果蔬菜等食品安全事件大量涌现;中小学不合理而又昂贵的课外补习费、蔚成风气的各类作弊现象以及高校教授剽窃他人论文、学术造假等问题,使得为国育才的教育界也不再是诚信为本的净土;在“数字出政绩”的考核制度下,一些地区和部门官员片面强调经济增长速度,甚至人为编造数字,弄虚作假、欺上瞒下,部分政府部门和领导的失信行为使政府形象在民众心中大打折扣,民众对政府的支持和信任一落千丈。同时,也使政府的部分决策在执行中遭遇抵制。而在社会生活方面,失信也发展到“人人自危”的程度,路人遇到困难、摔倒,民众只是围观,不敢帮忙;出门在外,只能独自行走,不愿与陌生人说话。无信则人危,无法则国乱。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个国家的立邦之基。立身处世,当以诚实可信为本,真诚相待。管理国家,就要言行一致,真正为民。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诚信已经不仅仅是中国传统道德和政治伦理的范畴,而且深深植入了西方社会诚信观念与法律法规联系的法律规范制度。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既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发展的需要。

1构建社会诚信的重要意义

1)社会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特征。社会诚信既是中国传统道德观的主要内容,也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发展和进步的必由之路。在当代,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离不开我国的传统思想道德观,尤其是传统的诚信观。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应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2]。而社会诚信作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社会传承,以及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因此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和基本特征是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诚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同时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2)社会诚信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助推器。良好的社会诚信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依靠法治的健全和诚信机制的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可以降低市场运行的交易成本。完善的法律体系和高度的社会诚信水准可以大大降低市场运行的交易成本,提高市场运作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与法律制度相比,诚信机制是一种更低成本的、维持交易秩序的机制。诚信既是道德资源,又是经济资源。良好的诚信机制有助于增强企业内部竞争力和凝聚力。一个诚信缺失、尔虞我诈的社会,必定是一个人人自危、相互伤害的畸形社会,社会诚信的缺失必然会破坏市场经济规则,影响经济活动,造成经营效率低下甚至企业破产。因此,经济社会要想健康发展,良好的社会诚信是重要的基石。

2构建诚信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的策略分析

2.1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公正的政府依法行政是社会诚信体系建立的保证

1)人无信不立,国无法不安。首先,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为构建社会诚信体系铺平道路。目前我国虽已拥有门类齐全、数量可观的法律制度。但随着社会新事物的出现,相关法规出台滞后,或者旧法不能应对新出现的问题,导致一些人为获取高额利润而采取各种不诚信行为,而相关部门在进行管理处分时却发现“于法无据”。有鉴于此,各级立法者要不断完善新领域立法,也应以适应社会发展为基础修订旧法,以杜绝投机者钻法律空子,明火执仗地实施各种不诚信行为。另外,我国保障信用机制的相关立法也较为薄弱。失信现象如此普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体对其失信行为所要承担的代价太小,即失信成本过低,失信行为有利可图,市场行为主体逐利心理主动选择失信行为,从而导致失信现象大量发生。因此,加强诚信建设其中重要一环就是要大大提高市场行为主体的失信成本,使市场行为主体不仅不能在其失信行为中获利,反而会对其带来巨额损失和法律制裁。这样市场行为主体就会根据趋利避害的原则,尽量避免失信行为,从而促进信用环境得到改善。提高失信成本的主要措施是建立完善的信用机制,包括信用征信机制、信用评估、信用交易及信用管理机制。这就需要立法者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建立起相对完备信用制度。2)各级政府部门要以身作则遵守法律制度,规范自身的行为。建立法治政府,真正做到依法行政。行必诚,言必信;法必依,治必严。现代社会的信任模式已由传统的人格信任转变为现在的制度信任,我国政府也应该用法律制度对政府的行政行为进行规范,使政府的管理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应减少随意的政策改变,做到科学决策,增加各项决策的透明度,政府行为要言必信、行必果。同时,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建立阳光政府。孙立平曾指出:“对于社会生活危害最大的,则是掌握着公共资源和公共权力部门的信用危机[3]。”要提高政府诚信,要件之一就是公共信息信誉与维护公民知情权的统一,政府要想取信于民,就必须开放政府信息,提高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积极性。荀子认为,政令取信于民则国家强大,政令失信于民则国家衰弱。在现代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要求我们要按照诚信的原则来规范政府行为,增加政府行为的透明度,避免行政垄断和行政工作的暗箱操作,做到政务公开,建立诚信政府。

2.2诚信观念和文化是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突破口

高尔基说:“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无论是人与人还是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之间,最基本的连接纽带仍然是人本身。孟子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实是天地之大道,天地之根本规律法则。追求诚信,则是做人的根本原则。社会诚信是当代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它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通过社会舆论宣传诚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启迪社会成员的诚信道德觉悟,强化诚信道德意识,建立良好的诚信企业文化与诚信个人文化。社会各行业、各单位和社会成员把诚信建设作为一种道义和责任,企业单位遵守行业规定,建立企业形象和树立信誉;社会成员自觉按照社会诚信所倡导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完善职业道德建设。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诚信为先决条件,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构建社会诚信的重要保证。职业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内在要求。职业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道德规范的核心,使社会从业人员把诚信内化为深层的道德需求,树立社会成员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在具体社会实践中不断强化这种正确的理念,把思想转变成习惯,实现遵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实现内在自省的职业道德素养、外在自律的职业道德行为的常态化,以形成良性的职业道德基础,为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提供坚实的保障。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胜任力。只有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充分发挥职业道德教育的正效应。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还需要有良好的社会舆论导向,英国思想家赫青黎说:“在许多情况下,人们之所以这样做而不那样做,并非出自对法律的畏惧,而是出自对同伴舆论的畏惧”。社会舆论能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正确的社会舆论可以起到很好的道德监督的作用。在全球化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人际关系的紧密程度超过以往的任何一个时期,而职业道德的建设除了依靠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外,必须接受社会舆论的价值评判,因而打造客观、公正的社会舆论环境是职业道德建设的必然选择。信达于诚,方能勤政;法精于治,方能谐民。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各级领导干部在群众面前就体现党和政府的形象,在整个国家建设和前进的过程中起着表率作用。政府部门及其官员决不能仅仅用普通老百姓的标准去要求自己,而是要站在自觉维护政府形象、维护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高度不断提升自己的公信力,坚持真诚做人,诚信做事,率先成为坚守诚信的楷模。组织部门应当把诚信作为考核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推动行政人员的诚信行为。

2.3信用服务组织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工具与加油站

诚信制度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诚信制度化的完善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有力推动信用资源的整合,改善行业、地区间信息资源不畅通的现状,对于构建诚信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有关行业、部门和地方管理部门通过建立信用信息系统,依法依规有效采集、整合和应用个人、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信用信息,形成统一平台,实现对失信行为的协同监管。当前,结合市场主体准入、纳税、合同履行、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和社会保障、科研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各领域的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信用档案,为改善各行业、各部门、各地区的信用环境提供必要支持。建设覆盖全国的征信系统。在实现行业内、地区内信用信息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信用信息在全国范围的互联互通,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对失信行为的监督和约束作用。加强监管,完善信用服务市场体系,让信用服务成为诚信体系建设的加油站。规范发展信用服务机构和评级机构,有序推进信用服务产品创新。制定信用服务机构基本行为准则,严格征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准入标准,依法查处提供虚假信息、侵犯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等行为。

3结语

扬诚信风帆同度文明人生,树法治大旗共展和谐社会。诚信是社会系统运行必不可少的润滑剂,也是社会生存、延续的生命线。它不仅关系到一个社会经济能否繁荣,而且也关系到这一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是否和谐、幸福。让信用成为守信者的“通行证”,让失毕业医学论文信者处处碰壁,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建立良好的社会诚信体系,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建设魅力中国。

作者:冯敏 单位:中共南阳市委党校


更多科技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如何以诚信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63372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四百大妈 地域研究与开发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理论前沿》 《平原大学学报》 《中学生物教学》 《重庆图情研究》 《管理观察》 《新能源》 《商业研究》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宁波大学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