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韩春晖;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理论与改革》2014年01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在社会转型时期,公法建设迫切需要法治形象的良性导向作用。我国对法治形象的塑造经历了"非法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中国"的演进,并且在多种语境中展现出多样化的"面孔"。我国各种行政法理论也曾描绘出一定的国家法治形象,但与法治实践中所倡导的法治形象并不完全一致。未来行政法的理论创新应当回应建设"法治中国"的需要,加强"善治政府"的制度供给。
【论文正文预览】:国家是由国内的法律秩序创造的共同体。国家作为法人是这一共同体或构成这一共同体的国内法律秩序的人格化。——凯尔森①国家是人类精神的形形色色的化身,是历经历史的磨难和失败后在各自领土上形成的集团。——鲍桑葵②一、引言正如英国学者鲍桑葵所言:“国家是人类精神的形
【文章分类号】:D920.0
【稿件关键词】:社会转型法治中国法治形象行政法治
【参考文献】:
- 杨海坤;;论我国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J];北京社会科学;1989年01期
- 武步云;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公共权力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 王仲莘;论邓小平的中国形象观[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4年06期
- 陆剑锋;;法学理论工作者的时代担当[J];法治研究;2009年12期
- 袁曙宏;韩春晖;;社会转型时期的法治发展规律研究[J];法学研究;2006年04期
- 罗豪才;社会转型中的我国行政法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韩春晖;;从内外紧张不合作到内外合作相和谐——我国公权力关系模式的变迁[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 沈岿;;行政法理论基础回眸——一个整体观的变迁[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 宋功德;;行政裁量控制的模式选择——硬法控制模式的失灵催生混合法控制模式[J];清华法学;2009年03期
- 魏礼群;;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J];求是;2006年21期
- 史际春;孙虹;;论“大民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 孙晓光;;从家庭本位到个人本位——古代法与近代私法主体之比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 何志鹏;;非社会契约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 胡健;;《企业破产法》:完善市场经济立法的坐标[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 颜良伟;陈慰星;;侵权责任成立要件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 曹险峰;;罗马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 孙日华;谢慧;;法律客观性的出路——中西对比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 王凤涛;;迈向回应社会的法——精神慰藉困境与“常回家看看”入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 尹德贵;;“描述社会学”的方法论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 张朝霞;王志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中论检察机关的刑事政策改进[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 张红梅;;社会转型期检察机关的功能——兼论中国检察机关检察权的配置[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 张黎明;杨国章;;从法秩序利益看检察权的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 朱富强;;两类立法原则之评述:法理的基础[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 刘茂林;;村民自治权之规范求证及解题[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 朱军;;国家繁荣的标志:多元化下的价值统一——转型时期政府塑造社会认同感的职能研究[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 夏勇;;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从“改革宪法”到“宪政宪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 于善旭;;法治奥运助推世界体育的和谐发展[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 张弘;;你就该为我服务,因为我们有约在先——以WTO行政服务契约性为研究视角[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曾涛;;经济学视角下的环境行政执法透析——以西安市为例[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 张磊;外交保护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 林国荣;马克思《历史学笔记》在19世纪中晚期欧洲史学传统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定位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 安光;论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 冷岩松;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 耿如昕;反思与重构:我国行政诉讼被告认定规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 俞烨;功能主义视角下行政裁量基准的效力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 冯婧雅;风险社会视角下的中国法律治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 卢昉青;反垄断法宽恕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 孙笑侠;论法律对行政的综合化控制——从传统法治理论到当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J];比较法研究;1999年Z1期
- 董炯;权利至上、制度设计及其运作——行政权与公民权平衡中的行政法[J];比较法研究;1998年03期
- 杨海坤;;论我国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J];北京社会科学;1989年01期
- 郭殊;;论行政法治主义与行政法的理论基础[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 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4年S2期
- 于立深;;中国行政法学30年的理论发展[J];当代法学;2009年01期
-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节选)[J];党的建设;2006年07期
- 翟小波;;“软法”及其概念之证成——以公共治理为背景[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 张千帆;;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律控制——以美国行政法为视角[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 武步云;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公共权力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 罗豪才;[N];法制日报;2005年
- 袁曙宏;韩春晖;;社会转型时期的法治发展规律研究[J];中国检察官;2006年08期
- 喻兴龙;WTO与我国行政法治建设[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 贾绍俊;;全球化和社会转型双重视野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探讨[J];经济师;2008年02期
- 罗豪才;;中国行政法治建设三十年——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上的讲话[J];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04期
- 郭烁;;罗豪才:坚持走中国特色行政法治建设之路[J];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01期
- 陈丽萍;我国社会行政法治建设初探[J];孝感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于歌;;我国行政法治建设30年 专访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袁曙宏[J];中国报道;2008年12期
- 李伟;;加强行政法治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6期
- 阿不都热合曼·吾拉衣木;;社会转型视角下调适新疆民族关系的思考[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 剧宇宏;;社会转型期社会保障立法理念的思考[J];中国市场;2008年39期
- 刘凤翔;;从“依法治国”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理论创新[A];江苏省科社学会2001年年会交流论文[C];2001年
- 伍开昌;;试论全球化背景下学习型政党的构建[A];江苏省政治学会2002年“全球化与政治文明”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 唐纯良;;坚持与时俱进 促进理论创新[A];新境界·新成果——黑龙江省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 艾光明;;坚持与时俱进 推进理论创新[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 安庆天;;解放思想与理论创新[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 姚海荣;郭杰;;坚持理论创新是党的思想建设的灵魂[A];江苏省科社学会2001年年会交流论文[C];2001年
- 陈国昌;雷万青;赵耀宏;;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开辟与党的理论创新[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 李宏林;;巨龙腾飞[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 王学东;;坚持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A];小康社会:创新与发展——2002·学术前沿论坛文集[C];2002年
- 杨辽;;与时俱进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集[C];2003年
- 苏伟;“三个代表”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N];重庆日报;2003年
- 邓岩;继承陈云精神财富 积极推进理论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 程雨童 ;理论创新需要胆识和勇气[N];解放军报;2004年
- 魏伟;2001年理论创新回眸[N];陕西日报;2001年
- 记者 雷蕾;结合丽水实际 推动理论创新[N];丽水日报;2008年
- 鹿邑县公安局 尚纯江;理论创新要符合科学发展观[N];周口日报;2009年
- 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赵润元;充分发挥党校作用努力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服务[N];太原日报;2011年
- 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孙洪敏;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N];辽宁日报;2011年
- 龚育之;怎样看待理论创新[N];北京日报;2003年
- 陈棻德;坚持理论创新 实践“三个代表”[N];贵州政协报;2001年
- 建新;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动力与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 王文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创新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 杨启国;创新发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 何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 安尼瓦尔·阿木提;基于区域理论创新的新疆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 李相合;中国服务经济:结构演进及其理论创新[D];吉林大学;2007年
- 杨亮;当代中国政府危机管理的哲学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 刘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理论接受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 刘友女;意识形态结构视域下中国主导意识形态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 赵士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视阈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 顾云程;论邓小平对资本主义认识的理论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 古维娟;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蕴和理论创新[D];武汉大学;2005年
- 张昭国;1956年: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 刘凯亚;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 胡莺;“入世”后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 兰倩;科学隐喻的理论创新功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 范晓丽;邓小平对实事求是的理论贡献与党的理论创新[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 李旭东;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及其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 殷明明;中国国际战略新理念中的新安全观及其外交实践[D];吉林大学;2005年
- 王晓刚;苏联共产党理论建设的失误及启示探析[D];河北大学;2004年
【稿件标题】:[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论文]我国法治形象的演进与行政法理论创新——以社会转型为分析背景
【作者单位】:国家行政学院;
【发表期刊期数】:《
理论与改革》2014年01期
【期刊简介】:《理论与改革》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理论与改革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51-1036/D,国际刊号:ISSN1006-7426。理论与改革杂志社由中共四川省委党校主办,本刊为双月刊,开本:大16开语种:中......更多
理论与改革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10393/)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韩春晖;
更多
社会类论文详细信息: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论文]我国法治形象的演进与行政法理论创新—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7038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黑龙江中医药杂志投稿 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