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频道包装设计论文

时间:2017-02-19 21:12:15 来源:论文投稿

在频道专业化背景下,电视界的竞争已由原来的台与台之间演变成频道与频道之间的竞争。竞争的手段、方式很多,但各频道几乎不约而同地把焦点集中在频道包装上。随着电视频道的不断增加,频道包装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是竞争导致了这种变化。各个电视频道纷纷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自我包装,因此,策划包装便成为电视频道自我发展中的一个侧重点。

一、形象化包装

1.设计出形象化的CIS,即企业识别系统。CIS应更加注重频道的理念化经营思路,以更加鲜明的画面及配音突出形象特色。电视频道的CIS应是一个完整的形式,而且是系统化的模式,从频道的标板形象(呼号式、承诺式、表白式、视觉突破式)、主持人形象乃至各个栏目具体化的包装上,都应以体现频道的自我形象为根本出发点。例如,凤凰卫视中文台的CIS(企业识别系统),从台标、台风到栏目的包装,都能感受到港式的风格。包装的质量,可谓高标准、高水平,他们巧妙的将频道的包装与节目相融,而且近似于无饰痕。而我们一些地方的电视频道,在包装上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CIS的运作上总是显得呆板,不灵活。
电视频道具有双重的特性。第一。它是经营性的产品,具有商业化的经营思想。第二,它是传播媒介,具有广告人的专业化性能。因此,电视频道的CIS应是由经营者拿出经营的思想“精髓”,结合广告专业的表达模式,将其合二为一,只有这样的CIS才能完美的体现形象化的包装。

2.策划出与栏目相匹配的形象化组合。就电视频道而言,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在CIS(企业识别系统)的整体包装下,其外在的形象化应该有鲜明的特色。作为频道的栏目,应以统一的包装为前提,突出更加具体的形象化栏目。在这一点上凤凰卫视表现得尤为突出,其栏目虽然各有不同的层面,但就整体匹配而言,表现的相当完美,将生活时尚、生活品味一一道出,既有活泼亮丽的栏目,又有深沉凝重的叙述。个体栏目各有风采,在整体的频道包装上更是严格把握统一的经营理念。

二、风格化包装

电视频道的风格化包装的表现方式,是指电视频道包装只有形成风格化,才能使该电视频道以更新的形式,让观众去感知和认识。风格化包装是电视频道在CIS以外的另一种形象识别。主要表现一下两个方面:

1.频道包装整体风格化。频道包装整体风格化将会使频道自身的经营理念全方位的释放出来,使观众在接受频道节目的时候受到一种风格化的享受,就像我们饮食中的菜系形成是依风格而定一样,因此深受人们喜爱。再如一些娱乐频道的宣传,画面极具冲击力,配音动感十足,这种整体包装一旦形成自己的风格,一样会被认同。Chanel[V]整体的现代化风格的包装,就受到了潮流音乐一族的推崇。

2.频道包装中栏目风格的个性化。在对整体的电视频道包装被认知后,其栏目的风格的个性化也是观众的关注点,如主持人外形包装、语言包装、主持风格的包装等。所以,每个栏目都应强调其栏目的个性化,因为只有个性化,才会有风格化。因此,在对频道整体包装的基础上,栏目细致的风格化包装就如对产品的某个部分进行精心设计一样。目前,栏目风格化的表现十分普及,如湖南电视台的《快乐大本营》以其栏目的特有的风格化成为观众热爱的名牌栏目。由此可见,频道包装中,栏目风格的个性化表现应该作为形象化包装的重点。

三、人性化包装

产品的消费心理趋势是以人为中心的导向,电视频道作为产品也是体现“人性化”的一种产物。将人性化的理念引入到频道包装上,正成为各种频道包装的精微之处。人性化包装充分体现频道作为一种传媒,其服务中: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如在栏目的衔接中加拨公益广告。应该说,公益广告是频道人性化服务的一种表现,如在《天气预报》栏目前播送提醒注意身体健康的语言;在夜间播放:“时间已较晚,请别忘了明天的学习与工作;”“保重身体,保护视力等”公益类的广告会使频道更贴近每一位观众的心理,使观众在心里上不知不觉地更加贴近频道。
社会公益性广告也是体现人性化服务的一种包装,如有关环境保护的公益广告、春季防火的公益广告等等。这种广告对电视频道整体形象是大有裨益的,因为它在社会中树立了频道的公益形象。现在许多电视台设立的公益意见台、热线电话、义务服务站等也是人性化的一种表现。

另外,增加警示性的公益广告也可以在让观众获益的同时,使电视频道的公众形象更加鲜明,使频道形象的风格化更加突出。如“保护环境”、“吸烟有害”、“切莫违法乱纪”等警语。


更多社科学术论文详细信息: 电视频道包装设计论文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74295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榆林学院学报编辑部 移动通信论文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东方丛刊》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中华家教》 《铜加工》 《计算机科学前沿》 《柳州师专学报》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