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莞惠经济及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深莞惠文化产业结构现状
截至2012年,深圳的教育与文化体育娱乐业法人单位为4793个,较前一年增加法人单位数为558个,各类公共图书馆641座,公共图书馆总藏量2695.72万册,比上年增长8.2%。全市拥有博物馆、纪念馆28座,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2座,广播电视中心3座,有线广播电视站20座,广播电视收入达59.39亿元,同比增长14%;电影票房达7.46亿元,同比增长27.3%。全年报纸出版印数76170万份、杂志2562万册、图书1150万册。[2]2012年末,东莞的教育与文化体育娱乐业法人单位为2208个,比2011年增加法人单位数155个。拥有1个群众艺术馆、33个省级“特级文化站”、649个公共图书馆,31个博物馆;现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艺术表演场所12个,电影放映单位59个,网吧1042间。[3]全年共发行报纸8912.96万份、杂志138.54万册,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69.96亿元。[3]至2012年,惠州的教育与文化体育娱乐业法人单位为1744个,较前一年增加法人单位数为106个。全市有博物馆6个,群众文化事业馆(站)79个,体育馆22个,体育娱乐场所73个[4],公共图书馆5个,广播电台频道6套,电视频道6套。全市有线电视用户74.21万户,数字电视用户数48.04万户,娱乐歌舞厅226家,网吧584家。全年邮政电信业务收入62.4亿元。
(二)深莞惠文化产业投资状况
统计至2012年底,深圳全年完成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额23.07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1150亿元,同比增长25%,占GDP9%。据统计,目前全市文化企业约4万多家,从业人员约90万人,年度产品和服务出口额约30亿美元。[5]深圳市政府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了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更好地满足了市民精神文化的需求。从2008-2013年间,先后对新闻服务业、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广电服务业、文化艺术服务业、娱乐业、会展业、广告业、旅游业、电子信息业等文化产业制定了46个管理办法和实施意见及规定来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012年,东莞投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经费为6.68亿元,同比增长1.8%。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人均4346元,较上年度增长11.9%。东莞市政府在“十二五”期间,每年投入10亿元专项资金建设“文化东莞工程”,统筹安排16亿元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获得市级及市级以上认定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重点文化企业,分等次进行补助。[6]为着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东莞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切实打造全国现代文化产业名城,东莞市政府从财政、税收、投融资、工商管理、土地和人才等几个方面给予文化产业的扶持,并结合东莞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文化产业实施意见,如:《东莞市建设文化名城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东莞市建设全国现代文化产业名城实施意见(2011-2020年)》等等。截至2012年,惠州已经形成了以文化制造业为主体、文化服务业为新兴增长点、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体系。2012年以新闻、出版、广电和文化艺术为主体的“核心层”实现增加值34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4%;以网络、娱乐、旅游、广告及会展等新兴文化为主的“外围层”实现增加值21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15%;以从事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销售的“相关层”实现增加值83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60%。十二五期间先后投资近200个亿用于重点发展新闻媒体业、出版复制业、文化产品制造业、文化旅游业、文化创意业、文化会展业等6大重点产业[7],并出台了《惠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等建设性意见。
二、深莞惠三地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
深莞惠同处珠江东岸,属于东江流域文化板块,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性。改革三十年来,三市在经济一体化进展中凸显出历史的同域性和文化的一致性。深莞惠一体化打造了珠三角开放度最高、辐射力最强的经济合作区域,深莞惠不同的文化特色构成了各自城市的丰富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魅力。
(一)深圳:政府重视、市场活跃、科技创新
深圳市是新兴的移民城市,善于“兼采众长”,在文化产业发展上,政府大胆吸收国内其它省市区的成功经验,为深圳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第一,政府政策导向出重拳,强化投资促发展。改革开发政策和快速发展的经济优势为深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及政府政策优势使深圳高规格、高质量、高投入规划和发展其文化产业。从改革之初的推动文化产业,到新世纪之初着重发展文化产业,以及近年来重点培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一度使深圳市在培育和强化优势文化产业中独占鳌头。深圳市现有的文化设施中由政府投资兴建的超过100个,占全市文化设施的50%左右。文化设施上的巨资投入为深圳文化产业的发展搭好了优良的硬件资源平台。20世纪80年代深圳只投入7亿兴建代表性的文化设施,而近年来投入了近30亿元修建了深圳音乐厅、中心图书馆、电视中心等中心区大型文化标志设施。2011-2015年间,每年投入5亿元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此外还向优秀新兴文化创意企业颁布创新奖励基金50万;自2012年起政府投资215.69亿元修建深圳市齐心文具科技园、深圳市中亚电子博览中心和深圳市福田科技广场等文化精品项目。这些文化项目的兴建彰显深圳政府对“设计之都”的高度重视和底气。第二,文化市场活力四射,文化产业百花齐放。近年来,深圳市大力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建设文化强市,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文化产业空前繁荣,已成为城市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第四大支柱产业”。目前,深圳已经形成了新闻出版业、广告业、文化产品制造业、文化娱乐业、体育业、文化旅游业、广播影视业等一批骨干特色文化产业,其中印刷、媒体、文化旅游等产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深圳文化产业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机制市场化的文化投融资体制,呈现出国家、集体、股份制、深港合资、外商独资、个体及中外合作等多种所有制形成并存的发展格局。深圳文化市场中的娱乐市场、艺术培训市场、网吧市场、营业性演出市场、美术品市场、音像市场出版物发行等市场都是市场化运作和发展的产物,文化产业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欣欣向荣盛况。第三,科技创新统领新市场,着力培育抢占制高点。深圳市积极推进文化与新科技的有效融合,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培育新兴文化事业,推出诸多兼备高科技与文化品味的新兴文化产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了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统领了新文化产业市场,并抢占了国内和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深圳具有雄厚的漫画、二三维动画和游戏软件的加工能力,其高新科技已成为深圳文化产业的一个亮点。2012年,深圳市PCT国际专利申请量8024件,占全国的40.3%,连续九年居全国首位。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29万亿元,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达61%。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8]30多年来,深圳形成了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为第一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其文化产业实力已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二)东莞:集聚发展品牌文化、创意引领城乡联动
东莞位于珠三角的中心位置,是“广东四小虎”之一,素有“世界工厂”之誉,其工业化的经济优势已成为东莞文化发展产业的重要引擎。首先,企业集约品牌战略促进东莞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东莞文化产业的重要特点就是在雄厚工业经济的推动下组建了有竞争力的群众文化产业,实现与地方文化企业的有效组合。东莞经济以外向型为主,主要投资者包括美国的杜邦、瑞士的雀巢、荷兰的飞利浦、德国的赫司特、法国的汤姆逊、韩国的三星、日本的日立、新日铁、索尼、住友金属、英国的太古集团、芬兰的诺基亚以及我国香港的伟易达等20多个国家的外商投资企业,其中1家全球100强企业,4家500强企业,8家境外上市公司。多年来,东莞的知名企业、驰名品牌的发展及镇域产业特色为其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为文化品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集约企业品牌的不断扩大、外向型、开放型及多元化的文化产业得到飞速发展。其次,创意引领城乡联动丰富了东莞文化产业的内涵。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城乡一体化的进展让东莞的文化艺术开展得如火如荼。东莞绘画,东莞粤曲、粤剧,百子论文,东莞木鱼歌、东莞木偶戏,东莞龙舟竞渡、莞邑醒狮艺术、樟木头客家麒麟艺术、荔枝节、中秋灯会、卖身节、重阳登高、花市、花街等活动堪为东莞独具特点的文化精品艺术。随着东莞物质生活的提高,一代又一代的东莞人对传统文化有着一种自发性的酷爱,使东莞的民间文化艺术得到继承,并且发扬光大,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游泳之乡”、“龙舟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举重之乡”、“龙狮之乡”、“麒麟艺术之乡”及“全国篮球城市”的美誉为东莞制定文化强市战略,全力打造文化名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三,政府的主导统筹协调为东莞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多年来,东莞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得益于政府的规划主导和统筹协调。实践证明,市场经济发达的区域具有很强的文化产业发展能力,其成果能够快速转化为消费的需要和动力。2011年3月,东莞市政府又下发了《东莞市建设全国现代文化产业名城实施意见(2011—2020)》,指导东莞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丰富、电子信息产业发达、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实力较强的优势,推动文化产业成为东莞经济加速发展的新引擎、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和城市升级发展的助推器,把东莞打造成为全国现代文化产业名城。东莞市下辖28个镇和4个街道;各镇(街道)共下辖383个村和214个社区,城市科学发展综合评价、城市创新能力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也是国内第一家动漫图书馆、全国首个图书馆ATM启用和全国唯一实现农(居)民医保全覆盖的地级市。2007年,东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28209元、24376元、15747元和10111元,2012年分别增至为42944元、31369元、24944元和16189元[1],年均增长分别为10%、5%、11%和12%。东莞集约镇管理模式、企业集约化品牌战略、创意引领城乡联动模块以及协调发展格局无疑成为东莞企业文化发展的正能量,为进一步丰富人民文化内涵,促进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升级提供了动力之源。
(三)惠州:从惠民之州到幸福惠州
惠州,是广东省率先成为全国文明城市的地级市,其幸福指数排珠三角第一。几年来,惠州大力实施文化产业战略,提出“文化惠民”新概念,紧紧围绕“惠民”主题,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在文化惠民领域亮点频现,成效明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惠州经验”。1.弘扬惠民文化的“基本民生、底线民生、热点民生”精神惠州着力基本民生,首先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平衡,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教育联动发展计划,率先实现城乡教师待遇“两持平”,全面实现城乡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其次在全省率先实现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农村合作医疗“三网和一”,从制度上打破医疗保险城乡二元化管理模式,形成以住院、门诊特定病种项目、普通门诊及医保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医疗保险“无缝保障”模式。惠州倡导底线民生,以实现“先脱贫后致富,先输血后造血,先培训后就业”为途径,有效推动“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到2011年底,全市已落实帮扶资金9500多万元,帮扶村级扶贫项目274个,帮扶贫困户脱贫项目5000多个。惠州聚焦热点民生,针对本市流动人口相对密集的实际情况,率先设立服务人口的专门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全面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的服务管理,确保流动人口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确保社会治安秩序和政治大局稳定。2.凸显惠民文化产业特色,构建绿色发展体系惠州在确保基本民生的基础上,构建现代惠州文化产业体系,加大文化资源整合,增强文化产业综合实力,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惠州文化惠民,精彩纷呈:惠城区重点打造会展媒体广告、数字文化产业带;惠阳区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娱乐休闲文化产业带;惠东县加大创建世界级女鞋制造产业园和印刷包装基地;博罗建设宗教、中草药、养生文化产业基地及印刷创意文化产业带;龙门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带;大亚湾区努力打造工业旅游基地和海洋旅游产业带;仲恺高新区打造成数字文化及工业创意设计产业带。[7]3.围绕民生办文化,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惠州市政府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致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惠州市文化产业投资力度加大,相继新建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纪念园、文化活动中心等一批文化设施;先后建成了奥林匹克中心、市体育中心、奥林匹克体育场、金山湖体育馆、金山湖游泳跳水馆等体育场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下埔滨江公园、东江沙公园、东江公园、江北市民乐园等相继建成。另外在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扶持下,“十二五”期间国内外文化公司纷纷来惠投资,在影视城、动漫园、度假区、画家村、产业园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上投资近180个亿。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开拓性作用。
三、深莞惠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
深莞惠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可以归结为三点:一是靠政府支持、以科技为导向、市场参与的文化模式;二是以创意为主、产业集约的品牌战略;三是为民生所想、宜居宜业、海纳百川的都市精神。无疑,这三者已成为广东珠三角独特文化发展的主流。
(一)政府推动和市场支持的衔接
政府在深莞惠文化产业发展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近年来,三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地政府在政策层面上的有力支持和文化基础设施上的巨资投入,为文化产业的市场化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另外一个积极的因素就是市场的反应能力。三市的大部分文化产业门类是在没有任何产业基础,几乎没有国家及地方政府资金投入和政府扶持的条件下,在自由竞争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具有鲜明的市场原发性[9],较少受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约束,市场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可见政府和市场的有力衔接是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必要因素。
(二)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的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文化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有机结合推进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高新技术改造了传统文化产业,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推出兼备科技与文化含量的新兴文化产品,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东莞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民营科技企业,自助及ATM图书馆相继投入等创新技术的大量应用,形成了东莞文化产业的现代特色。惠州的文化产业发展与高科技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码技术和激光照排技术在各行业的运用,极大的发展了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文化产品。可见,文化产业发展要突破就要紧密与科技相结合,文化产业唯有大胆创意组合,实现产品创新,才能增强竞争的综合力。[10]
(三)产业集约与品牌战略的推广
产业集约与品牌战略是深莞惠三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共性。深圳文化的娱乐市场、艺术培训市场、网吧市场、音像市场、美术品市场、营业性演出市场、出版市场等产业发展万紫千红,培育了世界之窗、欢乐谷、民俗文化村、文博会、深圳报业集团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产业品牌;东莞的虎门、大朗、寮步、石碣、清溪、虎门、长安、黄江、塘厦等镇特色文化产业品牌有声有色;惠州的惠阳文化旅游、惠东女鞋创意、博罗宗教文化、龙门农村文化等产业发展姹紫嫣红。深圳的市民文化大讲堂、深圳读书月、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外来青工文体节、深圳大剧院艺术节、文博会艺术节、中外艺术精品演出季、创意十二月、社科普及周、深圳罗湖粤剧节、万场电影惠百姓等文化品牌一直丰富着市民的生活。东莞文化品牌中的文化莞城、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玉兰大剧院艺术节、东莞艺展、曼平有约、我爱英雄等让人民群众津津乐道。惠州的东坡文化论坛、西湖大讲坛、惠东渔歌节、菜心文化节等文化大餐一直是幸福惠州的文化招牌。文化产业的集约及文化品牌的供给,提升了深莞惠的城市品位,提高了居民的文化消费素质和需求,推动着国内、国际资本前来寻找产品市场和文化投资。
(四)平等包容与海纳百川的秉性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广东在构建经济强省的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弥足珍贵的人文环境及“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珠三角经济区中独特的城市文化秉性让一代一代的打工者感受到平等、尊严和自信。[11]尤其是2008年以来,珠三角城市群紧紧围绕“惠民”主题,在文化惠民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广东精神成为了标志性城市文化精神,“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海纳百川、厚德务实”,“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业乐群”。城市有了精神就有了灵气和力量。宽松温和的城市环境使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让文化的传播手段多样化及文化产业经营方式的综合化、为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融合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深圳是辐射全省的文化产业中心,东莞是珠三角地区文化产业的重要城市,惠州是珠江三角洲区域文化产业的后起之秀。三市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相互融合和借鉴,呈现出区域文化产业的新特色,为珠三角文化产业的繁荣昌盛提供了新思路,凸显了广东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地域特色和国际性竞争力。唯此,广东的文化产业才能真正在中国文化产业舞台上站稳脚跟,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真正发展成为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
作者:董辉 单位:惠州学院 人事处
一、融合是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与科技发展关系紧密,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文化的每一次划时代发展都与重大科技创新密切相关,科技的每一次突破都离不开宽松的文化环境和发展土壤。文化与科技只有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才能形成新的潮流。科技创新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有着深刻影响,从文化内容、文化形态、文化的传播与影响等方面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成为文化发展的巨大引擎[2]。科技创新能够丰富文化的内涵,完善人们的知识体系,提高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科技创新能够促进新型文化业态的发展,创造新科技产品和服务以适应人们日新月异的媒体使用环境以及文化载体。科技创新能够增加文化产品的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网络技术、数字影像、媒体跨屏融合等新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产品的制作和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文化产业生产、传播和消费的发展过程来看,文化产业是科技创新与文化相融合的必然产物。
二、科技与文化抵牾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1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力偏差
我国的科技与文化融合意识有待加强,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不足。科技体系的文化意识不强,文化体系与科技创新不对位,科技与文化各行其轨、融合不力。文化产品的品牌力、创意力、亲和力、传达力、影响力等方面比较弱化,需要进一步借助科技手段进行创造和培育,提升整体实力。实践中也不能只强调高新技术的运用,如果没有将文化内涵融入文化产业中,那么科技也只能成为审美理念表达的工具、手段,而不能促进产业升级。美国的迪士尼世界闻名,它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并非依赖于科技与文化因素中的某一单一因素,而是得益于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共进、平衡发展。迪士尼将高新科技手段融入其独特的主题文化,这种以文化为核心、以科技为依托的成功发展模式是迪士尼的成功之道。2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运行机制脱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市场运行机制还未完全、系统建立,要实现文化与科技并轨运行,必须搭建适应时代要求的自主创新市场激励机制和体系。在政策层面,要形成文化与科技融合自主创新发展的催化激励体系,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和完善具体政策措施进行导引和保障。应通过培育动态化、多元化和可行性的政策体系,增强文化和科技融合的自主创新能力。还要不断完善和优化政策供给体系,提高重点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体制方面,需要进行体制改革,避免两个系统长期分隔。在复合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要以智力服务为核心,实施刚柔并济的人才政策,打破区域、单位、服务方式等的限制,冲破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体制性禁锢[3]。
3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策划创意有待创新
目前亟待解决文化与科技融合难的问题,用现代科技传承文化:其一,要发挥技术在其中重要的作用;其二,传承正向与否才是关键。而传承文化的重要因素则是创意,创意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缺少创意的文化产业是没有灵魂的、是迷失方向的,纵观国内外文化产业成功的案例,无不将创意融入科技中,因此,要提高文化的创造力和创新性,“超越客户满意”是文化企业创新的原动力。企业要基于数据分析来把握客户需求的动态变化,从而针对性地创新产品、更新设施设备。著名的迪士尼始终坚持创新的企业文化,如迪士尼乐园一直采取“三三制”原则,即每年都要淘汰1/3的旧项目,新建1/3的新概念项目,每年补充更新娱乐内容和设施,不断给游客新鲜感[4]。
三、科技引领,深度融合,全面提速文化产业发展
1科技和文化融合的平台建设
加大力度建设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研发平台势在必行。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应紧紧围绕文化需求,加大对文化产品设计的数字化等核心技术的攻关力度,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和转化周期。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知识产权平台是实现科技和文化有效融合的保证。完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加强文化科技融合的知识产权管理、创新、保护和运用,将极大地推进科技与文化融合进程,激发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要重视文化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有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强文化产品知识产权技术开发力度[5]。只有确立知识产权,切实保护科技与文化创新的智力成果,才能为二者的融合和可持续创新提供法律保障。相关部门应建立并完善政策法规以保护知识产权以及品牌的商标权、专利权,为文化产业品牌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提供法律及政策保障。
2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体系确立
一要建设文化科技资源整合架构。通过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资源网络,促进文化与科技多角度、全方位和立体化的对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化和数字技术化驱动孵化新兴文化产业,并通过新媒体技术进行文化产品传播推广。通过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文化生产、包装、传播和成果转化,催生出全新的文化业态和文化产品。二要建设文化科技融合的承载体系。加强文化科技园与文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建立国家级科技文化融合的研发、生产和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形成有利于科技与文化协同创新的环境[6]。同时,应加大对科技含量高的重大文化科技项目的投入力度,培育特色鲜明、有自主创新能力和生态绿色的科技文化企业,实现文化科技创新成果的规模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探索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商业模式、创新模式。三要建立文化科技融合的支撑体系。政府在体制机制上要加大体制机制创新的动作和力度,建立和完善城市群合作网络,在战略上完善认定标准,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巨大合力,推动我国文化科技融合前行[7]15-23。应在人才培养上建好人才发展平台,引进和培养文化科技领军人才,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3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人才是文化产业竞争中的重要因素,未来人才的培养将走向复合型人才建设。只懂得科技创新或文化创新其一的人才远远适应不了时代的需求。根据《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的要求,统筹规划若干个文化创意、设计制作园区,整合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资源,集聚一批企业和优秀人才,促使其形成集群效应。通过教育部门对高校专业设置和方向调整的契机,将传统的、市场需求弱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和专业调整为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相关专业。对单一创意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增加不同方向的课程,重点培养文化创意、研发设计、营销管理和经纪人才。高校要加强理论研究,通过建立研究院(所)、学会、研究会、科研团队等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探索适合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促成产业链的衍生。要提供具有发展潜力的工作机会,不断用开放的视野引进高端文化创意专门人才,学习国外先进的理念和运行模式,积极吸引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建立适应科技文化产业特点的高精尖人才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及特殊艺术人才保护和资助政策。积极探索设立文化产业方面各种人才的奖励资金或专项基金,通过对在科技与文化融合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人员的重奖,调动其原创动力[8]。
4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政产学研联盟
推进文化产业人才基地建设,鼓励政府主管部门与企业、高校、院所联合,建立一批产学研一体化的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实践和研发基地,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平衡好研发驱动、政府驱动和市场驱动这三大驱动力量,构建一个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机制[9]。通过政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机制,提高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市场竞争力,不断为文化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协同创新机制中政府起到主导作用,即宏观指导和政策引导作用、利益整合作用、服务保障作用、财政支持作用。政府的任务角色主要是为文化产业提供政策指导和法规上的支持,同时在深化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上进行动态改革[10]。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重要的平台能够与文化产业的集聚性形成无缝对接。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功能,高校是文化的发源地、辐射地和文化载体的集聚地,应顺应国家发展战略的时代命题,承担起历史责任,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实现文化产业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可以将高校的这种资源整合打包推入文化产业,以对接和扩大其集聚性。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国家的创新能力最终还是要通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来体现。作为重要研发中心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应与企业紧密结合,尽快实现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要大力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11]。
5科技与文化融合的融资渠道挖掘
科技与文化融合需要足够的资金匹配和支持,必须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提高文化产业整体实力,构建完整的资金链是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基础。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大胆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产运作的理论依据和融资路径,在政策上导向、激励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企事业单位的重组、改革和对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进一步鼓励多元化投资,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允许民间和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放宽和取消一些对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投资文化产业项目的规制,允许并鼓励那些物质生产和其他领域的企业投资文化事业,开发文化产品,兴办文化企业,形成多元化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对文化产业跨越性发展中的巨大资本缺口进行有益补充。对科技创新企业给予支持,吸引社会资本的全面加入,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政府要全面放开投融资政策,通过重大项目投资等推动文化产品创新,积极刺激文化产品的市场需求,在融资、税收、进出口等方面适当提供优惠和支持,吸引国外投资者的热情。建设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功能平台,通过专项论坛、多方洽谈、产品和项目推介、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积极拓展市场营销渠道,着力推动社会资本流向文化产业[12]。
6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全方位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中型跨国企业集团,带动整个行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国际化水平提升。特别是创造出具有一定规模的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传媒集团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品牌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打破行业性、地域性、部门归属和所有制的界限,由企业自主整合文化资源,规划调整文化产业结构。鼓励通过整体收购、类别重组、强强联合、能力互补等方式,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凸显民族文化元素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能力的、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集团[12]。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进程中,占据文化制高点;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促进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引领文化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作者:王韶春 林晟篧 单位:沈阳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一、文化产业产品的消费者意识形态塑造
这个期间是流行音乐的萌芽期,正是在“启蒙”和“救亡”的主题下结合西方技巧形成了我国早期的通俗歌曲,如《中国男儿》、《汉族历史歌》等。全国解放后,这一时期的群众歌曲进入繁荣时期并且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如《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井岗山的道路》、《党的阳光照耀祖国》、《红星歌》和《北京颂歌》等。[1]再如,上个世纪80年代广东人喜爱的摇滚乐队beyond的《光辉岁月》,它的主题是向南非种族政治的著名黑人政治家纳尔逊·曼德拉致敬,即它实际上有高度的政治意蕴。我们也可以看出,文化产品所蕴含的价值判断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阶段意识形态的变化。对文化产品消费将内含着对消费者价值观的塑造或转变。在消费领域中,文化产业成为一个重要因素,愈来愈多的文化产品已经作为商品进入消费市场,使得消费文化产品成为当代社会普通人成为生活中的日常部分。而且从某种意义上看来,意识形态效果就是在人们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行为中产生的。法兰克福学派曾认为,在资本主义的文化产品的消费后,人们有意或无意识中接受或认同了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丧失了以独立而批判的眼光看待资本主义的能力。以广告引发的文化产品消费为例。通过“免费”的文化产品广告教育,文化产品消费者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以及如何满足这种需要。人们对文化的消费偏好与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是相关联的,这时发生的文化消费行为不但具有经济意义,而且或多或少反映了人们对文化的消费偏好与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所以,人们在接受文化产业广告中的信息的时候也就接受了它所宣传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文化全球化时代,全球化的文化商品为消费者提供了最大的空间。当人们从来自全球的文化商品进行选择,国界或是国籍或任何其它的地方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他来说就失去了意义。上面我们提到无论从文化商品的价格还是文化商品的样式来说,消费者在选购它们时也确认了其生活方式。在这种购买力允许的情形下,消费者是根据自身的“需要”、兴趣和格调来消费的。因而,在这种意义上来说,文化商品的消费应该是无国界的。但我们还应该看到另一方面,文化产品的消费同时隐含着特殊的成分。如果全球的消费者消费的文化产品来自某些国家及其跨国公司,那么由此产生的利润也会相对集中在这些国家及跨国公司,也就是说,利润是属于其特殊生产国的特殊利润,它是有国界的。进而言之,利润并不是为文化商品生产国的所有的成员所分享的,利润的最终获得者是投资人或资产者,因而利润是特殊阶级的特殊利润。与此同时,就文化商品的符号价值而言,商品制造者在尽量迎合消费者的需要时候也制造了消费者的需要。当文化商品制造者制造了消费者的需要的时候,这种符号价值所体现的是文化商品制造者的文化。在这种情形下,文化商品制造者(或通过广告商)把自己所想象的特殊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当作是普遍的东西在文化消费领域进行推广。文化全球化的文化商品的消费就具有了各种形式的价值观。在这样意义上,也可以说文化产业创造了文化商品,同时文化商品构建了文化产业世界。所以,在消费过程行为中消费者的自我认同与全球化过程发生了联系,这种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是消费者从其民族国家和传统文化等地方性因素中游离出而直接在全球背景下对自身进行确认。文化产业不但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新工具,而且同时也是人们改变世界的新手段。文化产业的发展影响着文化消费行为的模式和个人对自身身份的认同。由此可推,文化产业的演变机制影响着甚至“掌握着”社会意识形态的演变方向。所以,在如今的文化消费社会,哪个政府掌握了文化产业演变的主导权,也将意味着掌握了社会意识形态演变的主导权。
二、文化产业的市场追逐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由于某种原因,中国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处于隔绝状态,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严格控制在国家的手中,大众在文化产品的选择上没有存在比较性,所以国家对文化政治有绝对的控制性。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市场经济的产生发生了变化,文化产品进入市场后就变成了文化商品,就具备了商品的性质。作为文化产业的主要产品其在文化上的主要表现为大众文化,而大众文化的商品性即意味着文化价值的多样性也即是文化多元化。首先,大众文化对中国主流文化价值的消解。一种文化如果对许多不同文化有强制性、排它性,不能容忍偏离和变化,就可以称之为一元文化。一种文化如果对其他文化较为宽容性、开放性,其内部也较少强制性的统一的意识形态规则,能容忍偏离和变化,就可以称之为多元文化。大众文化的价值观表现出来的多元性对主流意识形态要求文化价值表现的一元化具有一定的消解作用。一方面,从经济性质这方面看来,文化产业的生产力形态是两种形态的结合体-即资本形态和产业形态的结合体,其经济性质的属性是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达到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其生产的大众文化完全按照文化市场的运行规律进行,消费者的需求成为了优先考虑的问题。对商品文化的生产商和制作商来说,大众文化的审美价值和批判功能不再是其目标所在,如何占有更大的文化市场,推销更多的文化产品,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才是目的所在。大众文化要靠市场来生存,要依靠大众的消费行为来实现自身的商业价值。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属性要求文化商品以淡化的意识形态内容融入市场竞争中,而市场条件下追逐利益最大化要求大规模的生产和销售,需要资本的最大扩张。文化产业所生产的大众文化的娱乐性、消费性所构成的亚文化意识形态,加上可以大规模生产和消费的市场条件,使得亚文化意识形态相对于主流文化意识形态来说在大众社会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当亚文化比例大到一定程度后,就打破主流意识形态这种一元文化统一天下的格局,也就意味着文化安全受到了无形的挑战。
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会因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趋同性而受到影响。因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趋同性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多样性要求的不一致性,使得文化产业多样性受到限制。如果文化产业的纵向发展受到制约,那么文化产业发展的受制反过来将影响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程度和受众的宽广面。其次,“美国式”的价值观对中国主流价值观冲击。意识形态要发挥作用,作为一系列价值观,作为一种抽象的观念,它必须融入社会经济的实践生活中,被人们所接受所认可才行。“一个社会群体的意识只有在人们把它放进由这一群体的全部经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生活构成的更大整体时,才能完全得到理解,得到解释”。[2]在全球化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一些国家借助他们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造就其强大的文化产业,借助文化产品在其他国家的贸易和消费,推行该国的政治制度、道德伦理、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世界体系的推动力不再是汽车,而是欧洲迪斯尼乐园、音乐电视、好莱坞电影、软包装。简言之,既有客观物体,也有观念和思想。”[3]如今全球的95%的文化市场,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都被美国在全球的50家媒体娱乐公司占据,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节目,美国制作的内容占了60%至80%的栏目,……,全球影片的产量的6.7%是由美国的公司生产,但美国的可以说很小的百分比产量却占了50%以上的放映时间,在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放映。[4]美国强大的文化产业和布遍世界的文化产品为其文化价值观增添了强大的传播力量。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国家,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都处于弱势,同时又处在于跨国公司主宰的全球经济贸易活动空前活跃的年代,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随着文化产品这一物质载体也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不管你对美国大众文化的美学价值有什么看法,美国大众文化具有一种磁铁般的吸引力,尤其是对全世界的青年。他的吸引力可能来自他宣扬的生活方式的享乐主义特征,但是在全球的吸引力却是不可否的。……”[5]对第三世界的大量文化产品的倾销是美国最重要的文化渗透。这是一种通过使人们向往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信仰主动的认同方式,心甘情愿地成为美国文化产业的顺民。
三、文化产业与意识形态的“糅合”发展
从意识形态发展角度,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将意味着同时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化产品转变为文化商品是必须之路,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只有商品化的文化产品,才能成为群众的消费品,从而极致地实现文化宣传的功能。要占领意识形态的阵地,必须占领市场;只有占领了文化市场,才能更好的占领意识形态阵地,两者互为促进。因此文化要产业化必须需要市场,没有市场,社会效益的实现也将是空谈。首先,寻找文化市场与意识形态“糅合”路径。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即是文化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在遵守依循市场规律的运行的同时,需要我们找到把主流价值观和商品结合在一起被消费者愉悦的接受的路径。两者的有效结合路径需要我们不断深入探索。贺岁片《非诚勿扰2》给我们一个不错的启示路径。影片中其中一男主人公李香山有段台词很让人印象深刻:“……川川这孩子还挺靠谱的,最近在读《资本论》呢,前两天给我打电话,说爸,这个,马克思还是很靠谱的,《共产党宣言》写得还是很牛的,我觉得她将来没准能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我很欣慰,总比成为一钱串子强。……”这段台词会促使大众好奇想去进一步了解《资本论》这本书到底是怎么回事,讲的是什么内容,《共产党宣言》写的是什么等,影片这段对话暗示、指引人们看轻钱财,注重社会理想。通过在影片中融入让人“愉悦”的日常对话剧情,使得人们在愉悦的观看享受喜剧的过程中接受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熏陶。其次,文化产业“保护”中的发展和学习。对于西方的文化的交流和贸易,我们既是跟他们学习又是竞争的关系。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还是重在保护。这里的保护是相对于文化的对外贸易来说的。由于西方国家是经济政治的强势国,文化国际贸易的标准的主要权力还是握在他们手中。
例如,中国与美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相差悬殊,美国文化产业在各个方面已经发展成熟,属于世界一流的文化产业大国,而中国文化产业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如果今天中国的文化产业完全对外开放,实行自由竞争的市场自由主义,那一夜之间中国的文化产业就要被挤垮。有案可循,在过去二十多年里,中国有一些产业部门发展上去了,如航天、造船业、家电业;有一些产业还在苦战,比如电脑业、汽车业;有一些产业还是无所作为或者是消失了,如民用飞机制造业。我们的对策是不管美国再鼓吹世界贸易,中国还是应该以不变应万变,实行保护主义,直到中国有能力和美国竞争。中国文化产业一方面要保护自己,另一方面又要在技术上向西方学习。在文化上追求有创新,必须拥有一套自己非常复杂的吸收、消化和防卫措施。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说,即是最终要的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为了自己的目标,按照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行事,而不能说既然自由贸易是普遍真理,西方文化产业代表先进生产力,所以中国就敞开大门欢迎你,中国市场尽管由西方过来瓜分。由此,我国文化产业要生存发展下去,强有力的保护是必不可少的,文化产业走得远,主流意识形态的巩固和发展才能有更广阔的疆土。再次,提升中国文化形象。文化产品在国际上是否有市场,文化吸引力是一大重要因素。文化吸引力主要是指人类文化群体之间的关系。文化吸引力来源于文化形象。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发源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传统和政策制度等。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传统是一个国家文化形态稳定的影响方面,而制度安排和政策的实施确是国家文化形态影响的可变面。这个可变面对文化形象的塑造起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连续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在东亚和世界的政治经济影响不断加大,西方担心中国是否会重走中华帝国的老路?是否把复仇心理付诸实施?还有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现行体制方面和西方存在很大区别,西方就更不容易理解中国的所做所为,这就有了“中国威胁论”的来源。提升中国文化形象是一个意识形态问题,却不能采用简单的意识形态手段,而应采取迂回的办法,用更多文化意识的形象展示代替意识形态方面直接了当的宣传,应该调整好对外宣传工作当中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内容的比重。美国逐渐淡化对外宣传的意识形态色彩,或者用文化的外衣把意识形态内容包装起来,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作者:蔡冬梅 单位: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部
1艺术文化的发展促进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提高
1.1艺术文化带动文化投资的活跃和文化市场的繁荣
艺术文化既然作为新的产业与经济增长点,与商业的发展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艺术折射出的领域越来越广,使得更多的艺术家走入人们的视线,丰富了文化的色彩。与此同时艺术文化对商业运作的吸引力逐步变强,活跃了整个文化市场的运作价值,从而引动了商业市场的繁荣。深圳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村、欢乐谷等都是依靠艺术文化的蓬勃发展而走向了世界,迈出了成功的一大步。
1.2艺术文化促进文化消费多样性的实现
伴随着人民对休闲生活要求的提高,单一的艺术文化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由经济拉动的文化产业更是变得多种多样,日益丰富,这不仅是发展的现状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在此我们一定要以人民对于新生活的要求和希望为出发点,以完成基层人民的文化消费权利为目的,实施新的“文化立市”方案,坚决地执行各项工作以保证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发展。
2深圳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深圳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深圳是被大家熟知的“一夜城”,其发展速度让人咂舌。而其发展不仅仅是表现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制度建设上,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也是齐头并进的。2004年首届中国文化博览会在深圳完美落下帷幕,大芬油画村被大家所熟知,这两项成为了深圳文化产业元年的标志性事件。与此同时,深圳的印刷业出口总值达到了9000万元,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印刷基地之一。从平面设计到大型的动漫产业链,深圳大大小小的工作室近千家,林林总总涵盖了全国一半多的平面设计人才。
2.2深圳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1)深圳艺术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不够灵活。前文也提到了,艺术文化与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环境、教育以及技术造成的潜移默化的改变都是很重大的。但在这一点深圳没有很好的完成,显得互相之间有着隔阂。因为这一点不仅对其文化发展起不到进步的作用反而对其发展造成了阻碍,限制了发展的空间。(2)深圳艺术文化对文化产业的巨大影响未得到发挥。作为广东省文化产业的发展龙头,深圳要想起到带动作用,就必须正视其文化企业竞争力与产业的整体实力薄弱的问题。出现这类的问题的原因,一是艺术文化产业留下的积淀没有得到充分使用,浪费了大部分的资源,二是文化创作的脚步跟不上大环境下的经济文化发展趋势,造成了文化产业竞争能力差,难以与发达国家进行实质性的较量。必须客观的正式这个问题把文化做成经济产业链。(3)深圳艺术文化的门类和集群发展很不平衡。就目前的深圳文化建设情况来看,相对于其经济等其他情况的发展,水平偏低。设施分布涣散,对于基础硬件设施的投入偏低,对于高层次的表演、大型晚会、比赛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4)深圳艺术文化发展的层次不够鲜明。近些年深圳官方对于自己的工作重点抓出了成效,也是对花费大力气进行的工作做出了肯定。整体来说深圳做出的艺术文化发展目的较为明确,对于其主流作品、精品,无论在前期的经济投入还是后期技术的渗透都表现出了极其强大的魄力,表现也极为强势。相比之下对于一些其他相对生僻的文化作出的工作较少,这其实不顺应大的文化趋势发展,应当在主打主流作品的同时,吸收多元化的作品,融合文化发展的大家庭。
3促进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以艺术文化促进深圳文化产业发展
3.1以主流艺术文化为导向抓好精品创作
我们都知道,邓小平曾经说过,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带动更多的人民富起来。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一样,在主流作用的文化发展长河中起着绝对的导向作用,也是涛涛江河的中流砥柱,可以为建设高品味文化城市的战略目标指明方向。然而,文化发展仍面临着许多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问题,只有在解决问题之后才能进行更好的文化发展。
3.2以社会和民间力量为主体繁荣多层次的艺术文化
当前大文化的发展趋势,需要政府进行根本性的职能改变,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成立这样一个新的体制,必定要在政府创造环境的带领下,引导人民、社会与文化企业来执行文化的基本发展。这既是当然的发展趋势,也是深圳市的实际情况必须走出的一步。
3.3以创意产业激活深圳艺术文化发展
以创意产业激活深圳艺术文化发展文化是无形的,创意是无限的,然而城市的土地是有限的。对于经济蓬勃发展的大都市深圳来说,发展创意产业有着很高战略意义,深圳需要在它有限的土地空间内,发散无形的文化,建设无限的创意,成为自主创新的新城市。
作者:胡珍彬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相关专题:600139西部资源 江苏行政区域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