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探究

时间:2017-02-23 03:43:27 来源:论文投稿

1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传承的必要性

(1)大学的使命在于传承民族文化

从University的来源、发展和最终定义来看,“大学”是沿着特定的方向学习讨论的学者集群地。我们都知道大学涵盖的学习范围十分广阔,这又与university词源之一的“universe(宇宙)”相呼应。大学不仅是进一步更有针对性地更广泛地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对文化以及人性道德等精神文明进行学习、探索、传承的重要场所。大学生作为国内的学识水平高等人才,他们的积极作用不仅表现在对中国社会的诸多经济财富方面的贡献,更多是指对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的传承发扬。特定的文化环境会孕育出特定的语言,所以语言是离不开文化的,但是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对传统文化不够重视,这就很不利于教会大学生们使用英语传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2)中西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差异

正如前文所言,不同的文化必然会孕育出不同的特色语言。简单以国内的各地方言为例,我们都能明显察觉出这些语言差异背后体现出的生活习惯差异和地域文化差异。这种文化的差异对当地人们的诸多习惯和理念都有巨大的影响。再具体点以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为例,每个地方对这些动作、场合的描述都不尽相同。就好比东北人很难一次理解上海人口中的“打打面孔”是“洗脸”的意思。因为东北方言里“打”很少甚至几乎不会被引申到“洗”的意思。这种自小的文化影响会伴作者简介:任婧文,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医学英语。随人们的一生,是很难彻底改变的。而人们学习新事物的方法必然是和他们的文化背景影响有关的。所以很多中国人终其一生还是不能完全适应或者掌握英语。这不仅是因为中西方地域文化本身有很大的特异性,还因为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与西方的文化实情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都必然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具体到英语教学中,就变成了中国学生不习惯英美的思维和背景文化差异,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那些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必然就会成为他们学习的难点和阻碍。

(3)教学生活化的内在需求

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导入和理解是十分重要的。现代教育认为,老师需要为学生创建一定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自主地探索知识,从而真正学会知识。中国的大学生是在中国文化环境中长大的,在开展具体系统的学校教育之前,孩提时期在摸爬滚打中也积累了很多自己的感受和经验。以下雨天打雷这样简单的自然现象为例,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视听感认识到打雷之后可能会下雨。此外,当地的文化在学前就已经对孩子们形成了比较复杂的影响。在学习新知识时,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能力基础和感知力,唯一的差别是这些能力的强与弱。而生物、地理等实际联系性很强的学科,它们的教学事例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学生有所听闻的实际生活,所以对新知识的导入和知识框架体系的构建比较顺利。因此,英语的教学需要尽可能用贴近生活的例子或情境引导学生学习。与此同时,老师还必须了解大学生的特殊心理特点和兴趣偏向,选择既贴近实际又喜闻乐见的例子进行讲解,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的途径

(1)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对比中西方两种文化组织英语教学

随着关于“对文化进行适当补充有助于语言学习”这一理论的逐步发展,如今的英语教材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添加了相关内容,然而这些添加内容中,中华传统文化的部分很少。在有更全面科学的教材投入使用之前,老师应当发挥自身作用,积极探索可用的文化资源。比如上文说过的,在讲解西方国家最盛大的“圣诞节”时,老师不仅需要补充基督教的相关知识说明“圣诞”的来由,更可以引出与之对应的中国“春节”,作具体的举例说明。通过对两国的具体风俗习惯体现出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差异,进行很好的交互渗透,也可以帮助学生在传统习俗日趋淡忘的今天更多地了解本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找出中西方类似的或者相对的文化观念或者民俗传统,作为例子具体分析讲解,不仅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注意力,而且也是对文化的进一步扩充认知,帮助学生全面地学习和成长。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化交流意识

教学的场地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课外时间同样可以很好地利用起来。老师需要积极创办一些有助于在英语学习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活动,为学生学习英语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正如同传统文化强调的那样,老师在选择课题或材料时,需要注意“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尤其需要注重中华文化在其中的有机结合和多面渗透。例如学习服饰的相关单词时,可以将学生分为中、英两组,分别去自主收集有关的文字、图片、影像记录等资料。传统英国服饰最典型的就是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常服中肥大的长衣和连袖的外套、以黑白灰三色为主,体现了中世纪森严的等级制度。时至今日,最初以做修女服为主的国际名牌香奈儿,它的黑白灰色调搭配依然倍受追捧,甚至有“小香风”的美誉。而传承发展千年的华夏汉服,以汉文化为背景及主导思想,以华夏的礼仪文化为中心,从形制到造型、颜色,都体现了儒家思想对汉民族文化的影响。更是中国作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体现,优良的制作工艺和艺术内涵美,更使得汉服成为民族文化在服饰领域的体现。类似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建立健全文化交流和文化根源意识。

(3)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材,突出民族性

当今使用的英语教材中,中华文化的相关内容太少,关于西方文化的内容比重又偏高。这样不利于以英语为新途径对外宣扬中华传统文化,这些教材的编纂仍需要改进。开篇就反复强调过,文化孕育了语言,语言又发展了文化,两者是互相依存、互相渗透的。中国千年文化环境中长大的中国学生,其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英语教材中缺乏一定的中国文化内容,必然会影响学习效果。基于这些需求和现状,相关部门须要开发更能体现民族特征的英语教材,将教材内容的重心转到传扬本土文化上。与此同时,学生们应坚定自己的立场和责任,不能片面地、错误地认为学习英语等同于学习西方文化,而应为了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和拓展个人能力,为中华复兴增添新的途径和方法而学习。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学会运用英语,而不是被英语洗脑。

作者:任婧文 单位:西安医学院


更多电工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探究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86137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中小学阅读网

相关论文

职业卫生与病伤

原创资讯2017-01-07 09:07:15
相关学术期刊
《党史研究与教学》 《家具》 《右江医学》 《数学大王》 《铁路采购与物流》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发现》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高教研究与实践》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