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赵思诚;高桂英;东梅;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农业科学研究》2014年03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以宁夏为例,将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城市化水平、城乡期望收入差距、劳动力转移成本作为内生变量,建立一个向量自回归模型,同时进行协整检验、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对自身有强的带动作用.市场化程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正相关,收入差距和城市化水平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负相关.因此,应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鼓励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改革户籍制度来增加劳动力流动性.
【论文正文预览】:伴随城市化的推进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下降,这就使得第一产业出现了剩余劳动力,因此也逐渐出现了第一产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必要.本文中研究的农村劳动力特指在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生产活动的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实际上就是从事第一产业生产活
【文章分类号】:F224;F323.6
【稿件关键词】:宁夏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协整脉冲响应函数
【参考文献】:
- 高丹桂;张志强;;论城乡土地要素流动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基于中国国情对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修正[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年04期
- 叶普万;周明;;农民工贫困:一个基于托达罗模型的分析框架[J];管理世界;2008年09期
- 危丽,杨先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博弈分析——对托达罗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J];经济问题;2005年09期
- 陈宗胜,黎德福;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对“东亚奇迹”和中国经济的再解释[J];经济研究;2004年11期
- 沈培;;金融危机背景下广东劳动力转移的博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 王佳音;姚洪兴;;资本投入下经济增长模型的动态分析[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 周申;漆鑫;;经济开放、劳动市场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J];财经科学;2009年11期
- 陈宗胜;周云波;任国强;;影响农村三种非农就业途径的主要因素研究——对天津市农村社会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5期
- 陈宗胜;任重;周云波;;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本质和特征研究——基于改革开放30年的路径演化分析[J];财经研究;2009年05期
- 秦海林;门明;;投资结构、对外开放与劳动力流动影响二元经济结构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12年02期
- 任晓红;李世佼;;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的生产要素流动及激励措施探析——以重庆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 魏丽莉;;论生产要素市场二元性转化中政府作用的发挥[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 高丹桂;张志强;;论城乡土地要素流动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基于中国国情对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修正[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年04期
- 周莉;夏涛;;第三产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机制分析——基于要素流动的视角[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9年05期
- 陈雪原;;“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理论解释与模型分析[A];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 黎德福;陈宗胜;;改革以来中国经济是否存在快速的效率改进?[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1期(总第23期)[C];2006年
- 王跃梅;农村劳动力外流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 许秀川;重庆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目标差距与推进路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 王福岭;中国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 高雷;水稻种植户生产行为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 聂鹏;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 吴康明;转户进城农民土地退出的影响因素和路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 李雨停;区域生态补偿的农村人口城市化理论问题与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 张安良;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 王松岭;二元结构下农业发展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 王波;中国都市农业创新论[D];四川大学;2005年
- 许为;中国农业动态比较优势与贸易模式演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 杨巨;初次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潜力[D];湘潭大学;2010年
- 林赛;农村劳动力非永久性转移行为实证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 沈公韬;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制制度变迁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 曾祥麟;内生增长与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D];吉林大学;2011年
- 王敏;从Kuzenets倒U曲线出发的上海市城乡收入差距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 张雪刚;二元经济结构视角下的城乡收入差距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 许小雨;长三角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大学;2011年
- 郭文渊;社会转型时期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 杨凤琴;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社区服务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 赖小琼,余玉平;成本收益视线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托达罗模型的反思与拓展[J];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 高帆,秦占欣;二元经济反差:一个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解释[J];经济科学;2003年01期
- 张朝尊,韩太祥;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三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意义[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5年01期
- 张军;;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长期因素[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 陈吉元,胡必亮;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经济研究;1994年04期
- 周天勇;托达罗模型的缺陷及其相反的政策含义——中国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容量扩张的思路[J];经济研究;2001年03期
- 陈宗胜,黎德福;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对“东亚奇迹”和中国经济的再解释[J];经济研究;2004年11期
- 徐庆;论中国经济的四元结构[J];经济研究;1996年11期
- 夏明;二元经济理论的再探讨[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01期
- 王雨林;对农民工权利贫困问题的研究[J];青年研究;2004年09期
- 李德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04年
- 赵东伟,李德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J];农场经济管理;1999年03期
- 安振奎;对华丰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考[J];农业经济;1999年07期
- 胡兆量;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区域研究》评价[J];人文地理;2000年02期
- 张本源;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及消化的思考[J];能源基地建设;2000年06期
- 刘子忠;农村地区间的劳动力转移——印度绿色革命中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J];中国劳动;2001年08期
- 徐平川;论中国三元经济结构下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 黄鹏,石荣丽;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讨[J];陕西农业科学;2001年02期
- 孟令国;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创新及政府角色[J];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02期
- 邱兴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难解[J];当代经济;2005年02期
- 简玉兰;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其对策[J];农村经济;2005年05期
- 高同先;;推进劳动力转移 实现城市人口倍增[A];“我为宜春中心城区‘聚人气 促发展’献良策”征文活动论文集[C];2009年
- 胡蓉;;贵州省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 洪渡;;只有加速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才能确保农民增收——陆桥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致富工程侧记[A];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张苇;;福建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分析及对策[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4年
- 陈顺海;;关于东阿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A];探索·创新·发展——聊城市“加快建设强市名城 我们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理论研讨文集[C];2007年
- 张文强;袁丽;;加大投入 发挥优势 扎实有效地组织实施好阳光工程[A];山东省科协农科学会群、山东省农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 贾娜;郭玉明;张建中;;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机化发展的关系[A];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 文启湘;赵杰;;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 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 湖北省妇联课题组;;湖北省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 程晶蓉;;我国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 刘加勇 吕晓明;林口劳动力转移瞄准“高工资”[N];黑龙江经济报;2005年
- 记者 武勇君 通讯员 陈开亮;前旗三项措施推动劳动力转移[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8年
- 周慧生 记者 孙岚;走出一人 富裕一家[N];大庆日报;2008年
- 中央党校西藏班学员 刘炳文 次仁平措(执笔) 钟国强 彭飞跃;西藏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策研究[N];中国民族报;2009年
-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副区长 张长君;实施“四全”工程推劳动力转移[N];农民日报;2005年
- 闻奇 贺文慧;做好我市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对策建议[N];鄂尔多斯日报;2011年
- 本报记者 邹渠 梁现瑞;人手相当短缺劳动力转移倒逼农业转型[N];四川日报;2011年
- 刘树泉;鄂前旗“六种模式”引领劳动力转移[N];鄂尔多斯日报;2006年
- 本版编辑 记者 柳鹏 通讯员 陈宏飞 余守英;劳动力转移助农增收[N];塔城报;2008年
- 记者 温云楠;地区首届妇女劳动力转移推介会出现“粥多僧少”现象[N];阿勒泰日报;2008年
- 唐萍萍;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发展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 李佐军;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条件和制度条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 谷延芳;工业革命前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 李国强;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 姚林如;产业资本形成与劳动力转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 何如海;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地非农化协调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 刘冰;企业在职培训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形成[D];浙江大学;2009年
- 刘秀梅;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 程名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机理、动因与障碍[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 张雅丽;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 陈建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教育作用分析——以河南省腰庄村为个案[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 刘红林;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D];河北大学;2005年
- 魏卓;北京山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土地利用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 章健;中等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 李跃华;人力资本投资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 刘孟晖;城乡劳动力双重过剩下的农业劳动力转移[D];郑州大学;2005年
- 赵亚东;劳动力转移与传统农区工业化路径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 杜蘅;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及治理对策[D];武汉大学;2005年
- 高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区域差异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 陈耀发;新时期我国不同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差异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稿件标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实证研究——以宁夏为例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发表期刊期数】:《
农业科学研究》2014年03期
【期刊简介】:《农业科学研究》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农业科学研究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64-1056/S,国际刊号:ISSN1673-0747。农业科学研究杂志社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主管、宁夏大学主办,本刊为季刊......更多
农业科学研究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6567/)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赵思诚;高桂英;东梅;
更多
农业类论文详细信息: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实证研究——以宁夏为例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9211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人事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人事管理系统有哪些 人事管理系统模块 人事管理系统 人事管理系统毕业论文 人事管理系统需求 人事管理系统模板 企业人事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人事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跨国并购文化整合 内陆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