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素养教育研究

时间:2017-02-24 16:51:39 来源:论文投稿

摘要:本文以中国“西游故事”为例,通过探讨其审美接受历程及其所蕴含的中国民族文化元素,指出《民间文学》是培养学生民族文化素养的重要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民间文学作品蕴含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引导。

关键词:民间文学;民族文化素养;西游故事

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根,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精神,民间文学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语言叙事的艺术方式,演绎着民间文化和民族精神。高校《民间文学》课程的设置已走过三十多个春秋,对民间文学的价值和功能,以及《民间文学》课程教学目标也随着学科和教学的发展不断走向成熟。但是,以往对此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粗疏,如对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的认识和定位就是如此。教育功能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如正义、善良、勇敢、智慧、同情、尊老爱幼等人格教育,如刚柔相济、取之有道、艰苦朴素、知错就改、为富而仁等生活教育,而民间文学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认知、教育功能却被忽视了。随着科技、通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村成为一种趋势,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娱乐消费渠道的多元化,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正在慢慢被削弱,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了解、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然而,我们的民族文化素养却不容乐观,特别是年轻一代。笔者据某大学各专业、各年级学生的综合问卷调查得知,不熟悉自己民族民俗、民间文学等民族文化的学生就占有很大比例,更谈不上对我国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热爱和保护了。可见,民族文化素养在当下的高校教育中,到了值得注意并需要给予解决的程度了。民族文化蕴含在各门学科、各个课程中,只是显隐、强弱不同罢了,而《民间文学》是所有学科中培养学生民族文化素养重要的一门课程。本文以中国民间“西游故事”为例,探讨其所蕴含的中国民族文化元素,正是这种民族文化符号和民族精神的不断传承和演绎,才在几百年的历史过程中不断被民众接受,最终被经典化。《民间文学》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对作品的民族文化的挖掘,培养学生民族文化素养。

一、审美接受下的“西游故事”

“西游故事”经历了民间、文人、再民间的累积,融进了中国古代社会广大民众、古代文人千百年来的对世界、人生、信仰等的观念,无论是取经精神,还是悟空形象,都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典型代表之一。因为其经典,西游才成为荧屏史上的常客。不仅20世纪80年代的《西游记》频频重播,西游题材更成为影视的重要素材,被改编为影视剧和动画等艺术形式。而这种不断演绎的“西游现象”,其实也不是当代的专属,早自有“西游故事”之时就开始了。如果说万历二十年(1592)金陵世德堂本刊刻《西游记》文本诞生,到现在荧屏的百变“西游故事”,可谓绚丽繁复。当人类踏着历史的车轮,碾过了四百多年的岁月,“西游故事”文本则经历了脱胎换骨式的改变,而这个变化过程,即是“西游故事”被经典化的过程,是民间—文人—民间、文本故事—舞台影视等演绎方式的过程。每一步的前行,都烙下了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印迹。大唐高僧玄奘杖策孤征印度取经的知难而进,我们为之折服;百回本长篇《西游记》八十一难的师徒四人西天之路斩妖除魔,我们为之悬心、激动,它伴随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成长。故事,也由最初沾染历史之实的取经故事,演变为玄幻神魔色彩的师徒历难故事。从此,西游、大圣、唐僧、猪八戒、红孩儿、牛魔王等,都因其无穷的魅力而被演绎得生生不息。“西游故事”从艺术类型上说,已经包罗了几乎所有艺术门类,《西游记》续书、仿作、笔记、杂记、野史等小说,取经诗话、平话等评书家的圈场“说话”,各类戏剧舞台造型、电台的评书、影视改编、动漫游戏、脱口秀、相声、双簧等,就其数量而言,极其繁多。“西游故事”从历史素材走向文人案头,从寺院诗话走向市井说书,从固定的文字排印走向视听俱佳的影视呈现。思想、人物、故事本身,在这些艺术中有对五味杂陈的人生况味的展现,也有戏说、大话、恶搞等无厘头的更迭、相杂。与其说是各类艺术在西游中获益了追捧,不如说是“西游故事”历练着各类艺术。西游人物也在故事经典化过程中得到永恒的艺术魅力。不管故事被如何演绎,悟空却总是那么刚健十足,灵性四射。《孙行者大战金钱豹》(1926)、《孙悟空大闹天宫》(1927)、《孙悟空大闹黑风山》(1928)、《无底洞》(1928)、《车迟国唐僧斗法》(1927)、《真假孙行者》(1928)、《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960)、《孙悟空大闹无底洞》(1980)、《真假美猴王》(1980),以及进入21世纪的《大话西游》《情癫大圣》、好莱坞的《齐天大圣》《功夫之王》等,都以新异的故事构思,品尝了“西游故事”中的轻松幽默滑稽可爱,更以现代的思想尝试展现着娱乐消费以外的存在价值。我们心中的孙悟空,也据1982年版《大闹天宫》和1982年版《西游记》电视剧得到了基本定型,成就了孙悟空在当代的定型。然而,20世纪80年代到当下的三十余年,恰恰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三十余年。生活富足的我们,有些人却迷失了自我。悟空又担当了拯救自我、找寻自我的荧屏英雄。由“西游故事”演绎的大圣故事,也就完全突破了以往的艺术叙事,成为落魄英雄找回自我的英雄叙事。它极大拓展了《西游记》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五百年的故事,并以此为开端,叙述了孙悟空被解救后如何真正回归齐天大圣的,他所面临的对自身存在价值的怀疑、尊严受到严峻挑战的自我否定,对傻丫头这个可怜生命的救与不救等,成了大圣能否归来的标志。大圣的成长,敲击着每个人的心灵,我们见证了大圣也就在见证自己。因此,“西游故事”的经典化过程,也是我们对“西游故事”的不断接受过程。而“西游故事”之所以被中国人不断地接受,正是因其成功传达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记忆”,我们的根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中。

二、“西游故事”蕴含的中国民族文化元素

《大圣归来》在对西游经典故事的叙述中,融合了绚丽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展现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民俗风情,古意和禅意的传统审美尽显其中,使得它在艺术风范和审美取向上与经典故事实现了巧妙对接,拉近了人们视觉审美和民族情愫的距离,为我们了解、认知民族文化,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如为我们熟知的大圣和白龙形象。孙悟空的造型最早出现在敦煌榆林窟的西夏壁画和元代壁画中。①河北、广东等地出土的元代瓷枕中也有孙悟空手执金箍棒的形象。②《西游记》“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身不满四尺,年不过三旬”,带“金冠”,穿“金甲”“云履”,手执“如意棒”,“圆眼睛,尖耳朵,满面毛,雷公嘴”。各种版画插图中成为尖嘴猴腮、火眼金睛、一顶软罗帽、一身虎皮裙、一双长筒靴的样子,跳在云端,一手握金箍棒,一手搭凉棚远眺的姿态显示了孙悟空人性、神性、猴性结合的特征。③现代的地方戏、京剧,当代的影视、动画等都有或多或少改造,如:人性和猴性相结合、写意脸谱、虎皮裙和黄罗战袍的打扮。60年代拍摄80年代放映的《大闹天宫》定型了孙悟空造型:身穿鹅黄上衣,腰扎虎皮裙,大红裤子,脚穿一双黑靴,一条翠绿围巾围在颈项;中国戏曲的脸谱造型:棕色毛发,月牙眉,眼睛和鼻子被红色的心形所包围,嘴角有着猴嘴的特点,一条线贯穿,纹饰简洁;“矫健”身姿,机敏幽默,永不服输。《大圣归来》的大圣对此有继承,也有突破。继承了矫健擅跳跃的猴性特征,以及形体装扮突破了脸部造型,由京剧脸谱、小猴头、雷公脸变为更具人的面部特征,正是由于“人”造型的突出,人性的多元和人生丰富的情感和遭际才有进一步突出的可能。这是影片大圣造型与故事演绎合一的必然选择。虽然如此,却没有远离经典,更贴近人心。白龙取自我国古代经典《山海经》,影片中的白龙,首先是中国龙的形象,出现在水里,腾空飞跃,是吉祥的象征。有学者考证,元代以前流行三爪龙,明代开始为四腿四爪龙,清代则以五爪龙居多。《西游记》原著的创作年代是明代,所以《大圣归来》龙的造型也充分尊重原著,经得起推敲。妖王的原型也来自《山海经》,它在洞里咿咿呀呀祭祀唱的是昆曲。唱腔、身段、咿咿呀呀的韵味,值得无穷尽地回味。还有皮影戏、京剧、中国年画、剪纸、说书等艺术样式,以及古筝、唢呐、锣鼓点子等中国音乐的元素。视觉上的中国美感,还逼真地体现在建筑、自然山水中。长安城,木质结构的房屋沿山势而建,重重叠叠,相当壮观。其建筑原型是令人熟知的苗寨吊脚楼,原始纯朴的少数民族风景给现代影片注入一股清流,沁人心脾。片尾处大妖王混沌的老巢、悬空的寺庙场景令人惊艳。事实上,我国山西大同就有一座真正的悬空寺,曾入选《时代周刊》世界十大不稳定建筑。悬空寺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可以说,《大圣归来》蕴含的中国民族文化元素唤起了我们的“文化记忆”。

三、加强《民间文学》民族文化内容的引导

《大圣归来》这种源自历史深处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视觉审美,无疑是带给当代大众文化消费的一股清新气息。而这也不是横空而出的,它主要源自对“西游故事”动画艺术上的渊源与借鉴。1965年拍摄完成的由万籁鸣导演的《大闹天宫》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成功运用,在中国、世界影坛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整部动画极富夸张与想象,传达了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和鲜明的民族性格,融入中国的古代建筑、绘画、雕塑、音乐等元素,显示出中国动画创作人员高超的创造力。”④除此之外,还有中国水墨画、年画、京戏脸谱、皮影、剪纸、风筝、祥云图案、彩陶、青铜礼器、瓷器、敦煌壁画、如意、八卦、庙堂艺术等方面摄取丰富的创作养分,通过创作团队的精心设计,推陈出新,创作出既有时代特性又具民族风格的表现形式。⑤可以说,任何故事、文本乃至影视艺术的经典化,都是有其内在原因的,在浩如烟海的民间文学大库中,能够得以流传下来,乃至被经典化的何止“西游取经故事”一个,这些被不断地传承,并不断地被各种艺术形式演绎的故事,都是源于它们蕴涵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伦理道德、生活愿望、民俗习惯、审美趣味等,还包括构成中华民族各个少数民族自身独特的民俗风情、宗教崇拜、生活习惯、民族心理等。因此,在民间文学的作品选择上,应体现民族性;在民间文学作品赏析上,应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引导学生了解、认识我们各个民族文化的各个侧面,培养学生民族文化素养,这样才是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己民族、热爱中华民族的前提。

作者:王双梅 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


更多电工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民族文化素养教育研究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93280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税收执法督察工作报告 黔东南州人力资源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中华家教》 《计算机科学前沿》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柳州师专学报》 《东方丛刊》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铜加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