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课教学与传统文化资源整合研究

时间:2017-03-18 00:39:25 来源:论文投稿

摘要:高职院校“两课”教学中对于传统文化资源整合,实质是以的文化启蒙为主。在传统文化整合中应以社会转型变革现实为基础,并对于现实文化的主导模式进行拼判,并依据现代性的价值内涵,在文化选择过程中兼容并蓄,以培育和成就学生现代中国文化精神为目标。

关键词:文化;文化整合;两课教学;中国传统文化

一、关于文化整合的界定

文化是什么?目前学术界对于文化的基本看法,认为文化是凝结在历史中的一种生存方式,是在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特定民族或特定人群中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方式。文化决定我们的语言风格、也决定我们怎样言行的方式,我们怎样思考和反思,我们有怎样的痛苦和冲突,有怎样的希望和憧憬。那么文化又具有怎样的功能呢?文化不仅对个体具有行为和价值规范的功能,而且对于社会活动也具有内在机理和图示。文化与个体的关系相互影响,微妙神奇之处就在于虽然文化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但它一旦形成和强大会反过来制约个体的行为,文化影响和制约了我们的生存和价值需要。文化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梁漱溟曾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认为文化的精神方面“如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社会生活方面“我们对于周围的人——家族,朋友,社会,国家,世界——之间的生活方法都属于社会生活的一方面,如社会组织伦理习惯政治制度及经济关系”,物质生活方面,“如饮食、起居种种享用,人类对于自然界求生存的各种是。”[1]从梁漱溟现实对于文化印象的深刻描述中,对于这一概念我们并不陌生,人就是生活在文化中的,从这个层面上讲,文化是人的类本质,文化是一种人的历史生活实践的凝结。因此,什么是文化整合?文化整合,首先是特定的人群在特定历史的时代大背景下实践生活,是对于其所创造的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在被影响和制约的过程中发挥文化的价值功能,保持和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可以包括特定群体对于语言认同、风俗习惯认同、社会价值规范的认同、宗教信仰认同、艺术欣赏和享受的认同等等。文化整合应当是形成和塑造“自我”的过程,这个自我完成的过程又同时具有社会性和自觉性。而且这一过程也体现了人的活动的超越性和创造性。在探究文化整合的概念时,我们还应区别自在文化和自觉文化的区别。自在文化是以天然积淀的形式,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方式和活动图式。其中包括礼俗、习惯、道德戒律、行为准则、经验常识等,甚至是以一种顽固的形式生长在特定人群的血脉中。而自觉文化是指以自觉的知识或思维方式为背景,比如科学探索活动是自觉揭示规律,哲学是自觉对人的生命进行反思,艺术是对于美意识的自觉和对于美的活动的创造,政治制度也会以一种自觉文化因素而存在运行发挥制约和保障。因此,自觉文化以一种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的自觉的方式存在或实践着。在自觉文化和自在文化下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模式,比如原始社会的自然主义文化模式、传统农业文明的经验主义文化模式、现代工业文明的理性主义文化模式以及后工业文明的理想主义文化模式。在人类历史时空一路穿梭而来的各种文化模式,都有着诸多不完善以及令人眷恋之处。

二、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下的传统文化资源整合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模式,常以特定时代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方式、价值体系和社会内在机理而制约、影响、规范着个体的人格、个体的活动和社会运行,而且还通过文化模式在较大的历史尺度上的变迁,即在文明形态意义上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换和更替,更加深刻地、从更高的层面上制约、影响和规范着人的活动和社会的运行。因而,在文化模式的变迁中,抓住主导型文化模式这一关键角度,有利于解决文化模式在历经历史变迁中的文化转型和危机时,解释一种文化模式从常规稳定期进入冲突紊乱、怀疑混乱时期(文化危机)的现象和原因,有利于文化模式向剧变期和革命期转变为一种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文化转型)。

三、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失范与文化冲突的现象及原因

我们对于文化失范的理解不能简单停留在感性现象的描述层面,而应将其界定为特定转型变革时期“原有主导性文化模式的失范”。在主导性文化模式失范时,社会的人们往往怀疑原有文化模式中的文化传统、信仰和文化精神,因为原有的文化模式不再有效制约和规范个体的行为和社会机制运行,同时一些新的文化特质或精神要素开始介入正处于怀疑中的群体,并同原有的模式、观念形成冲突和混乱的境况,可以称之为原有的主导性文化模式陷入了文化危机。比如石河子大学的桑华和卿涛在《关于高校素质教育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一文中谈到: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怀疑和轻视的态度,尤其青年学生“面对市场经济和激烈的求职竞争,认为传统文化无用,在校期间应该关注实际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传统文化学习与否是与未来发展关系不大”,“对西方文化羡慕、崇拜,认为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东西,已经落伍,在今天已经失去了时代价值和意义”,或者“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但是对其认识仅停留在粗浅的层面”。[2]在当前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下,青年学生出现了以自我为中心、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倾向,同时在人格修养、伦理道德、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出现令人担忧的情况,都是源于传统文化模式陷入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之中造成的。同时,在时代历史的变迁中,当代青年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现实的成因,也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变迁的文化激进主义造成的历史原因。文化激进主义所带来的直接恶果就是传统文化的断层。2)西方社会意识、文化观念的影响,市场经济和商业文化带来了斤斤计较、蝇营狗苟的竞争和理性,也带来个人利益追求的过程中利益最大化的思想观念。3)中国民众目前以“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生活的原生态”为主导性的市民文化、消费文化和通俗文化一体的混合模式的局限性导致了当代年轻人变为了眼中只有现实物质和现实娱乐,无理想、无社会责任感的“空心人”。4)中国社会转型下的文化滞差和文化冲突的矛盾影响,文化滞差是指在现代中国转型过程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最滞后的不是物质文明的发展,而是科教文化的滞后,也就是本土先进的文化创造性和创新性不够。而文化冲突是指,一方面原有的信仰、文化传统遗失和被瓦解,另一方面原有传统文化模式中的人情主义和经验主义又在当下中国卷土重来,用人情对抗和违反社会公平,用经验主义代替理性主义,无契约精神和法治精神等等,使得年轻一代要么妥协适应,要么选择无奈颓废。5)高职院校自身文化整合及文化转型要求缺乏重视及创新实践能力等等现实原因造成。目前高职院校虽然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既缺乏实践行动,又没有制度上的保障。

四、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如何落实传统文化资源整合

高职院校“两课”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既是保障学生思想合格的核心单元,也是肩负传统文化资源整合的落实者和行动者。传统文化是指文化精髓的总体表征。而传统文化资源是指文化具体的载体资源。“两课”教学中所要进行整合的传统文化资源有其特定的对象,如思想文化资源(传统文化典籍)、地方文化资源、诗词歌赋、传统曲艺、艺术、历史人物、典故等都可以作为本课题吸收整合的文化资源。结合相应课程,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习主题进行梳理、整合和构建。1)建立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加强传统文化启蒙。在“两课”教学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事实上首先是一项文化启蒙的工程。因此,要强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加强文化启蒙方面的研究和建设。既可以通过建立和共享全国性传统文化资源库来为“两课”教学服务。高职院校通过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融入到特色资源建设和特色教学内容中去。这其中,除了包括与有积淀、有内涵、高水准的优秀教师和专家合作建立校级优秀精品课程资源,也包括开发服务于教学的校本教材和教学视频,并将资源分类入库,方便学生课下学习和追踪必要的文化知识,提高在课堂中进一步领会和体悟传统文化内涵的认同度和积极性。2)除了针对他们面对变革时的困惑和文化精神的冲突进行开导,还应加强青年对于社会“主导性文化模式”选择过程的引导和教育,尤其帮助他们系统进行文化反省和反思、文化批判,文化重建。因而在教学中,应重视案例和情境教学的方法相结合,首先要引导青年学生当前对于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反思,尤其对于当前以“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生活的原生态”为主导性的市民文化、消费文化和通俗文化一体的混合文化模式进行反思、反省和批判。同时,以传统文化中的精神精华和内涵来重新看待和塑造自身对于社会现实和实践的看法和态度,帮助学生自身完成文化重建。3)汲取传统文化思想精华,从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角度加强对于传统文化的梳理和创新。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为例,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立足于中国现实背景来确立课程教学资源的文化整合,找准文化整合的立足点。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中国应当是以一种理性文化的核心价值作为中国新文化精神的基本内涵,在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理性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取代中国传统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文化模式,从而确立一种现代理性主义文化模式。“这种现代理性文化模式,是一种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发展哲学和文化哲学为主导,以自由、法治、个人的尊严为主要内涵的文化价值,凸显了个人的解放性和主体性的主导性精神文化模式。”[3]但是,两课教学的文化整合,还应将着眼点放到现代中国文化精神的培育上,尤其是要加强现代中国人、中国学生在文化软实力上的建设的核心地位。尤其使我们看到,中国优秀文化精神和价值内涵,可以起到平衡社会机制的作用,以及抑制现代人由于竞争和现实利益的争夺而导致的人的异化方面起到了重要抵制和化解作用。在实践教学中,注入中国经典文学与文化典籍的阅读和解读,可以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精神感染力和文化规训作用。这些经典既包括深受青年学生喜爱的《封神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也包括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以及荀子的《儒校》、《正名》,这些典籍都是“文以明道”的经典规训。通过故事、专题讲座等形式,在教学中将传统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念中,比如,忠孝文化、轻利重义的文化、中庸和谐的思想、内圣外王的君子人格文化、积极入世情怀、自省安人、谨慎自律的文化、求真务实的文化、民为邦本、天人合一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文化等等。4)注重教学实践平台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不仅需要课堂教学上的“坐而论道”,更在于能不能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直观感受。主题实践课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条件地结合和利用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校内外实践活动,比如通过走访山川古迹、参加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加入传统文化实践方面的志愿者活动、参观艺术博物馆,对于地方民风、民俗、民情、民间艺术等方面进行体验教育和感悟教育,让学生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体悟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涵,陶冶文化情操,培养人文情怀。这样才能使高职大学生在应用和实践中将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学习、研究和服务社会中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个体的人才素质和素养。

参考文献

[1]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55-56.

[2]郭大成,庞海芍:《素质教育与大学教育改革2015年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医学论文范文社,20税收经济期刊15(4):324.

[3]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254.

作者:陈璇


更多软件开发论文详细信息: 两课教学与传统文化资源整合研究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218433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贵阳学院学报 代写代发职称论文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昌吉学院学报》 《无机化学学报》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幼儿教育》 《旅游研究》 《江苏教育》 《中国农村科技》 《食品与发酵科技》 《煤炭工程》 《中国制笔》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