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类专业学分制教学管理探索

时间:2017-03-31 23:36:58 来源:论文投稿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是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通过教育强化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创新为核心,以人才为保障,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以创新创业为背景,对船舶类专业进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探索,以提高船舶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创新型实用人才。

关键词:创新创业;船舶类专业;学分制教学管理

一、引言

在中国经济增速下行的“新常态”下,造船业的革新之路仍将“漫漫无期”,仍须“上下而求索”。面对接单难、交船难、融资难、盈利难等问题,“十三五”期间,中国如何完成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的转变显得至关重要。“十三五”规划前期稿还提出,下一步,中国船舶工业将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和信息化,绿色发展。具体目标有造船产量占全球份额40%以上,力争达到50%;高技术船舶、海工装备核心技术主要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关键系统和设备本土化率达30%以上。这都无疑给船舶类学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船舶类专业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必将走出一条适合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新道路。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这是继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后,国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其中第一次从政策层面明确提出“各高校要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化制度”,并重申了基于创新创业的弹性学制、允许创业大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等政策。这为高校以学分制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政策支持。

二、学分制管理改革对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性

第一,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的学分制管理是船舶工业发展的时代要求,随着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趋势,培养与之相匹配的应用型、创新型船舶类人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改变船舶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船舶类专业特点,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第二,创新创业教育是船舶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对现有的船舶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合并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的特色将船舶类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建立多层次、立体化、全过程的课程体系,这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有着突破性的学术价值。第三,开展船舶类学生的学分制管理是适应和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基于珠三角、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船舶行业的发展现状,要求船舶类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船舶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教学联系不够密切,实践教学基地、大学生孵化基地形同虚设,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空有口号,总之,创新创业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环节需加强探索,对适应和满足广东区域内船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船舶类专业创新创业背景下的学分制管理制度平台改革

第一,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规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必须取得的学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最基本的创新创业教育,确保学生创新创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达到预期要求。第二,完善学分制相关管理制度,在以学校的学分管理制度为前提下,应给予船舶类专业学分制管理一些相对宽泛的内部机制,激发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内部动力。在实施学分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质量的保障,办学单位在实施学分制的过程之中,学分制的管理,应该配以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比如关于实施学分制教学的具体办法,使学分制实施有据可依;建立学分制质量监控体系和成绩考核办法,在学分制实施的进程中和实施完成后,分别进行监控,这有利于学分制的完善、改革和调整,有利于保障教学质量;建立学分制免修办法等,完善与学分制教学管理相关的各种配套制度的构建。第三,导学机制的改革,由于学生选课主、客观上存在的不可避免的无计划性和盲目性,所以在实行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以后,对于学生选修的指导成为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并且在日常学习中,针对船舶类学生在专业教育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的渗透、关联的指导尤为重要。

四、创新创业背景下学分选课模式改革

第一,完善学分制中船舶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学校是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在制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时,应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学科专业培养和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科教育和专业教育中。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需要通过课程体系这个核心环节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大学生职业发展总体课程中。本课题正是以此为导向,依据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探索教学新模式,并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将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建立多层次、立体化、全过程的课程体系。第二,学分制管理下,创新创业教育模块的改革,以船舶类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增加创新创业课程模块,创新创业课程模块是为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而设立。该模块由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各专业自设必修课程、各类科技活动、创新创业实践、社会实践等构成,该模块设6学分。学校开设必修课程职业规划1学分,大学生就业指导1学分;要求各学院针对专业特点开设1-2门创新或创业类必修课程,1-2学分;学校采取自主开发和引进相结合方式开设若干门创新创业强化类选修课程,要求学生选修1-2学分;学生可通过参加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创业实践等获得1-2学分。第三,船舶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学分认定的改革,船舶类专业在遵循学校《大学生第二课堂学分认定暂行办法》的基础上,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学分制管理进行合理的安排,为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创新实践,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在学期间所取得的成果和成绩,可依据有关认定办法折算为创新创业任选课学分。学校鼓励和支持各相关部门、学生社团开展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的各种形式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学生应参加各级“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设计竞赛、结构设计竞赛、程序设计竞赛、机器人竞赛、软件设计竞赛、动漫设计竞赛、室内设计竞赛等科技类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讲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作为获得学分的方式。第四,开启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学分制改革。以专业教学实践基地为依托,多维度发展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船舶类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和操作性非常强的专业,单纯的基于理论教学上的创新创业是很难真正落地的。要从多维度多视野来拓展学生的创新创业模式。第一个维度是横向上,科学合理建设利用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打造一个可日常充分利用的创新创业平台。第二个维度是纵向上,拓展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寻求和整合各方资源,发挥自身特长,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培养。第三个维度是深度上,可以加强跨学科、多学科,发挥各专业优势,充分为学生开拓地方特色经济开发区、产业园、科技园等经济产业密集区的校外实践基地,在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方面做专业的延伸和探索。

五、对创新创业背景下船舶类专业学分制管理的质量过程监控改革

第一,成立学分制教学指导中心专家组,选聘教学管理的相关人员和船舶行业相关专业担任学分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成立学分制教学指导中心专家组,以工作会议的形式,科学、民主地做出宏观决策与指导。第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竞赛类项目的质量过程的监控,根据船舶类专业的特点,在创新强校实施的背景下,近几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发展,每年船舶类学生的大创项目在10项左右,但对于这些项目的质量监控缺少之又少,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竞赛类项目的质量监控和保障。第三,构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学分制管理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应该征询社会、实践单位、专家和指导教师意见,并参考专业岗位考核标准,全面反映船舶类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岗位能力和素质的表现。可预先组织小范围内的评价试点,然后修订指标体系,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相对稳定性。为有效考核实践教学环节学习成效,应以实践单位专业指导人员和学校带队教师组成考评小组,最后通过部门鉴定认可,建立起相对科学合理的实践能力质量评价体系。

六、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探索,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背景下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完善学分制管理制度,能够改进船舶类学生创新创业背景下的学分制管理问题,达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从而提高船舶类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为船舶行业培养出适应行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建梅,邱荣海.学分制体系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策略[J].黑河学院学报,2016(09)

[2]郑琼鸽.学分制改革视角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5(9).

[3]余瑶.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决策与信息,2016(6).

作者:关伟嘉


更多企业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船舶类专业学分制教学管理探索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246404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证券投资风险 青海大学学报

相关论文

柴油机编辑部

论文百科2017-03-21 12:07:48
相关学术期刊
《犯罪学论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中外食品加工技术》 《中国电业》 《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中国实用医药》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中国农村观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