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合生产实际,简要总结了蓝孔雀外形特点、生活习性、饲喂、繁育、疫病防控等技术要点,旨在为蓝孔雀的养殖生产提供技术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蓝孔雀;养殖技术;生活习性;疫病防控
孔雀是最早被人类饲养的观赏鸟类,在世界各地被广泛饲养,属于候鸟。雉科孔雀属包括2种孔雀,一种是绿孔雀,另一种是蓝孔雀,又称印度孔雀,其主要产地是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和我国的云南省。目前对于蓝孔雀的人工养殖还比较少,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西、山东等地,都有小群体或大规模养殖。苏州市动物园模拟自然的动物栖息地分布,在鸟禽区饲养了蓝孔雀供游客观赏。本文简要介绍蓝孔雀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蓝孔雀外形特点
蓝孔雀的腿、颈和翎羽均较长,并且有金属光泽。年幼孔雀的冠羽簇为棕色,颈部背面为蓝绿色,有时还可能出现棕黄色。雌雄之间,外形特征差异较大。一般情况下,成年雄性蓝孔雀的体重可达到4~5kg,其颈、胸和腹部羽毛呈灿烂的蓝色,下背闪耀着紫铜色光泽,覆尾羽可达1m以上,开屏后像扇子一样,异常艳丽;雌性蓝孔雀则体形较小,体重一般为2.8~4.0kg,其全身长仅1m左右,而羽色主要为灰褐色,无尾屏。
2蓝孔雀生活习性
1)活动特性。蓝孔雀主要生活在山区,喜欢在森林、丘陵、草地、灌木等地活动,尤其喜欢附近有水域的地方。它们在地面上筑巢,却在树上栖息,呈一雄多雌集小群家庭式活动,其雄雌比例一般为1∶(3~5),在野生或人工饲养条件下,自然选择配偶[1]。蓝孔雀喜欢在清晨和傍晚活动,随大群到田间觅食。并在特定活动范围内集体采食与栖息,极少个别活动。蓝孔雀不善远距离飞翔,但双腿十分强健,奔走如飞。性机警,鸣声洪亮。2)杂食性。蓝孔雀属于杂食性动物,主要采食种子、植物籽实等植物性饲料。杂以蝗虫、蟋蟀、蛾、白蚁等昆虫,以及嫩草和小型爬行类动物等。人工饲养条件下以玉米、小麦、稻谷和糠麸等粮食作物为主,佐以青草、菜叶等青绿饲料,同时还要及时补充鱼粉、骨粉、砂砾和食盐[2]。最后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需求,适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氨基酸等微量添加剂,以满足蓝孔雀的生长需要。3)好斗性。蓝孔雀天生具有好斗性,尤其是处于交配期的雄性孔雀,常常因争夺配偶而发生剧烈打斗,雄性之间的夺偶打斗有时也可能伤及雌性孔雀,进而影响交配和下一代的发育。蓝孔雀有时还会主动攻击人。4)生长周期。蓝孔雀的性成熟较晚,一般到22月龄才能达到性成熟,同时其寿命较长,可长达20年。5)繁殖期。蓝孔雀的繁殖交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为4-8月。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提前和延长其繁殖期限。人工养殖的蓝孔雀多选择在傍晚产蛋,平均每个雌雀产蛋26~38枚,高产孔雀在产蛋高峰期每隔1d可产1枚蛋。
3饲养技术要点
蓝孔雀的利用年限一般为5~6年,如年限过长,可影响种蛋的受精率。雄雌孔雀的配种比例一般为1∶(3~5)。可单栏饲养,平均每只种雀要有约8~10m2的活动空间,其中1/3作为休息场所,2/3为露天活动场所,离地2.5~3.0m高处可覆盖鱼网以保护种雀不受外来生物入侵。雌孔雀交配15d后即开始产蛋,此时的受精蛋即可作为种蛋用。由于蓝孔雀喜欢在沙坑产蛋,可在院内设置几个沙坑,同时安排专人负责拣蛋,以防止外来生物破坏。种雀平均每天的采食量在250g左右,其中可包含100~120g的青饲料,粗蛋白质的水平可在18%~20%,能量水平为11.72~12.56MJ/kg即可满足其生理需要。
4人工孵化
孔雀孵化期为28~30d,将家禽孵化机孵化盘的尺寸修改成孔雀蛋的大小即可进行孵化。种蛋的常规消毒、翻蛋、温度和湿度控制等参考家禽孵化即可。温度设置在38℃,相对湿度维持在60%~65%。因孔雀蛋重量较大,在搬动孵化盘时不要因搬动造成损失。同时由于孔雀蛋的蛋壳较薄,尤其是在高温的夏季或在产蛋末期,种蛋的蛋壳尤其薄弱易碎,因此在进行挑拣、装盘、照蛋和晾蛋等操作时,要细心入微,轻拿轻放,做好保护工作。
5疫病防控
蓝孔雀的常见疾病有新城疫、支原体病、球虫病、绦虫病、组织滴虫病、白痢、痛风等。其防控措施和养鸡生产的具体操作基本相似。主要是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做到防重于治,防在治前。要注意养殖场的环境卫生消毒和各种疫病的免疫预防工作。目前在生产中,可借鉴家禽养殖的经验,做好免疫预防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建道,董磊.珍禽蓝孔雀养殖技术[J].科学种养,2013(4):5摄影艺术论文3.河南职称
[2]唐松元,朱开明,段文武.蓝孔雀人工养殖关键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0(11):10-13.
作者:毕玉泉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