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伍燕南;王跃;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年06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期刊网!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日益增强,但它仍然是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特色城市建设的依托、文化城市建设的源头。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让自然自然地生长、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加强自然的生态修复与重建是让城市留住自然的重要途径。
【论文正文预览】:城市是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起来的、迄今为止聚落发展的最高阶段。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社会发展阶段,人类几乎完全依赖于自然环境,即使是城市这一高度人工化的文明标志物,也摆脱不了自然环境的束缚,自然环境曾经是立城之本。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进
【文章分类号】:TU984.111
【稿件关键词】:自然环境现代城市建设留住自然
【参考文献】:
- 黄光宇,陈勇;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年06期
- 顾乃忠;地理环境与文化——兼论地理环境决定论研究的方法论[J];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 邱宏瀛;中小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 程昊;论生态城市中园林绿地的作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 李春涛;试论城市带状绿地的发展与功能[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5期
- 魏左平;魏金平;李青丰;;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园林绿化[J];北方园艺;2007年04期
- 张大玉,任夏媛;关于城市规划与水资源问题的思考[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黄川,谭进,朱明君;重庆山水园林城市建设模型探讨——以主城区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 方一平,陈国阶;成都市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年05期
- 王静;天津生态城市建设现状定量评价[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年05期
- 杨小梦;深圳市南山区城市生态环境[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4期
- 王虹;;马鞍山市生态城市建设刍议[J];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胡文芳;谭利华;;植物园中的植物景观营造[A];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论文集[C];2007年
- 徐琳瑜;城市生态系统复合承载力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 李秉荣;包头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 王军;中国古都建设与自然的变迁——长安、洛阳的兴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 杨培峰;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 卢涛;城市核心调适论[D];重庆大学;2002年
- 滕军红;整体与适应——复杂性科学对建筑学的启示[D];天津大学;2003年
- 张勇强;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研究——深圳为例[D];东南大学;2003年
- 卢强;复杂之整合—黄山风景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实践与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 白晨曦;天人合一:从哲学到建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 李新国;埋地换热器内热源理论与地源热泵运行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 罗凤琦;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D];河海大学;2006年
- 何艺;重庆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综合评价与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 赵威;郑州市生态系统分析、评价与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 袁敬泽;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 张云;城市化与生态化视角的生态城市建设机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 曹子谦;上海市徐汇区肇嘉浜路以北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 韩明清;地权限制与规划控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 李立阳;生态城市建设研究——以开封市为例[D];河南大学;2001年
- 张春歧;转型时期农村城镇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 王敬华;小城镇生态规划理论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 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1997年06期
- 潘玉君;中国北方古代文明的地理基础——读《中国北方与南方古代文明发展轨迹之异同》[J];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06期
- 吕晓辉;;谈适宜技术生态建筑[J];山西建筑;2011年23期
- 远藤秀平;Yoshiharu Matsumura;;泡筑H[J];城市环境设计;2011年07期
- 叶颖;;论园林设计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协调[J];华章;2011年17期
- 徐维平;冯烨;曲国峰;;环境中的“看”与“被看” 关于紫荆山庄的总体与细节设计[J];时代建筑;2011年04期
- 罗曼;;自然环境群体空间设计[J];大众文艺;2011年15期
- 苏蓬;;古代风水理论及实践融入现代城市宜居研究之我见[J];中华建设;2011年06期
- 叶斌;刘正平;宣莹;;六朝古都的现代表现形式——略论六朝建康城考古发掘与城市设计的关系[J];城市规划;2011年08期
- 张先楚;;论建筑、自然与人三者之间的关系[J];安徽建筑;2011年03期
- 李丹;刘崇霄;;天门山“山之港”临江餐厅[J];建筑知识;2011年08期
- Amit Giron;;海法大学学生中心[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1年07期
- 周永康;;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与现代城市建设[A];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创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五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 田建业;潘强;;浅析建筑与人文和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以济源市旧街道改造为例[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李军;王江萍;徐轩轩;;规划中的功能秩序与自然生态环境[A];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年
- 曾洪立;;与“自然”融合——秀起堂VS落水山庄[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 毛碧莲;梁昭华;;论户外广告的色彩定位[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 杨洋;;中国古代城市模式对现代城市建设的启示[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张复合;;北京近代建筑史研究与北京现代城市建设[A];建筑史论文集(第15辑)[C];2002年
- 王传杰;;自然界对人文环境色彩的影响[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 贾宏涛;时均勇;袁青峰;;自然和谐的营造——济宁八中综合教学楼设计心得[A];山东建筑学会成立5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3年
- 张鹤年;刘松玉;洪振舜;;现代城市建设对古建筑的影响与加固措施[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 李佳;建筑艺术与自然环境分秒同步[N];中华建筑报;2005年
- 本报记者 邓娟 实习生 黄庆梅;打造森林绵阳 大力改善自然环境[N];绵阳日报;2009年
- 林丹;哈尔滨精心规划现代城市建设[N];中华建筑报;2011年
- 张依、杨佛尘整理;给建筑一颗生态“芯”[N];人民铁道;2009年
- 浙江文成县城乡规划设计所 刘瑞萍;谈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结合[N];中华建筑报;2005年
- 本报记者 陈尚年;东方墅:用建筑传承国学文化[N];中国房地产报;2009年
- 本报记者 张天南;“畅想之洲”奥妙无穷[N];解放军报;2010年
- 于晶波;北京尚未达到宜居城市要求[N];中国文化报;2006年
- 断戈;韩国建筑 凝固的禅道[N];中华建筑报;2006年
- 北京市建筑设计院 马骁;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N];中华建筑报;2007年
- 王军;中国古都建设与自然的变迁[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0年
- 滕云;十八世纪中国古典园林与欧洲古典园林比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 王军;中国古都建设与自然的变迁——长安、洛阳的兴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 曾洪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精髓—“景以境出,因借体宜”[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 何泉;藏族民居建筑文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 王亚军;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 夏博;上海高层住宅建筑节能控制方法与技术策略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 戴彦;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 刘晖;黄土高原小流域人居生态单元及安全模式[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 李贺楠;中国古代农村聚落区域分布与形态变迁规律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 王洁宁;生态园林城市解析[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 李剑锋;人文基点下的建筑技术美学初探[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 张毅;高层建筑与地域环境的和谐共生[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 赵茜;博物馆建筑创作中地域因素的导入手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 卢正懋;度假酒店在环境空间之特性探讨[D];厦门大学;2009年
- 赵亮;建筑设计与场地层面环境[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 郝丽君;西安地区居住建筑地方风格与自然环境关系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 于文龙;公共空间中的情感空间[D];吉林大学;2006年
- 刘石磊;风景旅游区度假酒店设计的地域性表达[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 甘露;度假酒店的地域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稿件标题】:【格子网论文检测】自然与现代城市建设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发表期刊期数】:《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年06期
【期刊简介】:《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23-1216/N,国际刊号:ISSN1003-7853。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杂志社由黑龙江省科学院主管、主办,本刊为......更多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杂志社(
http://www.400qikan.com/qk/6422/)投稿信息
【版权所有人】:伍燕南;王跃;
更多
低碳经济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格子网论文检测】自然与现代城市建设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281835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格子论文检测官网 格子网论文检测 中国有线电视 税制改革的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