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师范学院学报》高校青年教师学术发展的困境及对策

时间:2017-06-23 21:25:58 来源:论文投稿

400期刊网(www.400qikan.com)为您提供最优质快速的论文发表服务,学术杂志投稿、职称论文发表,400期刊网(www.400qikan.com)期待与您合作!

人们通常认为:高等教育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大学教师作为职业本来就是以高深的专业知识为前提条件的。无须再强调其专业发展;高校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便已经具备了将来学术生涯能够成功所必需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科研素养。他们无须任何人的帮助就能够快速开展工作。具备精心铺设自己学术职业生涯的能力。然而,教育部对山东省600名学者进行调查后发现:“34%的回答者报告说,他们缺乏足够的培训,难以胜任大学新岗位,47%的回答者称自己学校没有在新知识与新信息技术方面为教师提供足够的培训。”既然学者都认为自己胜任岗位存在困难,那就更别提那些处于职业生涯发展初期的青年教师。有研究发现.与职业生涯的其它几个阶段相比,初任教师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最为严重,产生的挫败感也最强.尤为重要的是.此阶段的成长经历将直接影响到其在今后的专业发展品质。以及对学术职业的基本态度.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对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的抉择。

一、高校青年教师学术发展的内涵学术发展是高校教师发展的重要方面。王建华认为学术发展是“大学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及服务工作时,经由独立、合作、正式及非正式等进修、研究活动,引导自我反省与理解,增进其教学、研究及服务等专业知识与精神,主要目的在于促进个人自我实现。提升学校学术文化,从而提升整体教育质量。”闼因学者们对“学术”这一概念内涵的认知存在分歧.在对教师学术发展这一概念内涵的认知上自然就有所不同。按照博耶的观点,学术应包含以下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探究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应用知识的学术和传播知识的学术(教学学术)嘲。所以按照上述观点.教师学术发展的具体内容就应包括以上四个方面。笔者将研究视角更多地聚焦于探究的学术和整合的学术两个方面.较少涉及到应用知识的学术和传播知识的学术,教师学术发展的具体内涵也主要指这两个方面。

近年来。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数量不断增加.成为高校教师队伍中比较大的一个群体。学术发展是青年教师成长面临的瓶颈,不仅关系到他们整个职业成长、生涯发展的质量,更决定着学校的未来。由于高校青年教师在学术职业经验、心理成熟度以及所拥有资本的类型与结构上都与其它年龄阶段教师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高校青年教师学术发展除了上述基本内容外,还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二、高校青年教师学术发展面临的困境高校青年教师处于高等院校这一独特的学术“场域”之中,其既定的游戏规则通过一定的内外机制影响到深处其中的青年教师的行为策略和价值抉择。当前,本应以求知、求真为旨归的高等院校却类似于科层场域。学术生态环境不利于青年教师的发展。

(一)在生存抑或发展的“纠葛”下,青年教师的发展愿景被“击碎”

在古代,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从事学术探索、科学研究的人必定都是“有闲阶层”,他们不必为生计而烦恼,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仰望星空”,去探索世界的未知奥秘。但当下高校青年教师已全然没有了追求真理、探索真知的“闲情逸趣”,他们迫于现实的压力,每日都如同“工蜂”一般,忙忙碌碌、东奔西跑,为了挣够足够的科研“工分”,获得足够的向上攀爬的“阶梯”。甚至不惜弄虚作假,炮制数据。当前,中国高校教师群体的收入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在教师群体中,具有较高职称、职务,承担科研项目比较多的教师收入会比较高。而占据教师群体大多数的青年教师由于职称、资历等多方面的限制.很难获得学校和政府的科研项目,获得额外收入.整体收入处于偏低水平。有一项对有离职意愿的青年教师的调研报告显示:“青年教师想调离学校的主要原因中,经济效益差(30.4%)排在第一位。”[41总而言之,对于高校青年教师而言,“创收”要比“创新”更具吸引力,学术理想在面对生存压力的挑战时,无疑如同“镜中月、水中花”一般虚无缥缈。

(二)在科层场域的“禁锢”下,青年教师的自主发展能力被“消解”

潘懋元先生在述及教师发展与教师培训两概念内涵之间的区别时,认为教师发展更着重从教师主体性出发,教师自我设定发展目标,自我通过努力达成目标。科学研究的复杂性与创造性也决定了青年教师应敢于打破常规、突破禁忌,应具备根据自身素养和研究兴趣自主确定探索领域,自我决定采取何种研究形式的能力。因此,宽松的学术氛围是保障青年教师养成自主发展能力的关键。然而,反观当前高等院校的学术生态环境,已经不再是一个以求真、求知为旨归的科学场域,而是完全演变成一个等级分明、上行下效的科层场域。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的“笼罩”下,青年教师学术创新的“萌芽”遭到无情的打压,学术热情也被“桎梏”的科层体制所“浇灭”,最终沦落为为他人摆弄的“玩偶在这样一个科层场域的支配下.青年教师被场域内有形或无形的力量隔离并散落在场域的边缘位置.无论是在经济收入、教学、科学研究还是在职称评定等涉及到一切学术资源的分配上,青年教师都遭遇到来自场域内部保守力量的强烈冲击。与此同时,社会资本与经济资本发挥的作用亦越来越大.最终造成极少数的学术精英和行政管理人员凭借其充足的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占据着场域中的有利位置.成为整个场域内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他们凭借手中的权力决定了青年教师在整个场域的遴选、升迁以及事业进展,进而维持与再生产现存的秩序。因此,青年教师为了改变自己在场域中的不利位置,实现场域位置的“跃升”,实践策略也由争取学术文化资本转向争夺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顺应”与“服从”就成为青年教师基本的生存策略.自主发展无疑成为“奢谈”。

(三)在工具理性价值观的“统治”下,青年教师的发展路径被“量化”

由于我国大学的管理者深受新管理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在他们眼中,以创新知识、培养人才为目的的教师的工作同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中员工的工作毫无二致。其工作绩效都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数字指标来加以衡量.甚至连最具有创造性和复杂性的科学研究工作都可以用发表论文的数量、期刊等级、引用率等一系列数字指标来衡量。

这种“工具理性”价值观念可以追溯到弗朗西斯·培根的功利主义科学世界观和归纳法,这种方法对于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不可否认的历史意义,但是。孔德将这种方法纳入到社会研究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对人类理性的某种践踏。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是有心有梦有追求的人.希望过有尊严有荣誉有责任有理想的职业生活,然而纵观当前高等教育机构.“工具理性”价值观念在这个被世人称之为“象牙塔”的地方横行无忌。青年教师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下.很难静下心来.埋头于学术事业.为了能够挣够足够的科研“工分”,实现向上攀爬的夙愿,不得不屈服于既定的科研评价体系,放弃自己的学术追求,成为“工具”的奴仆。

(四)在行政权力主导规则的“操控”下,青年教师的发展动机被“扭曲”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行政化”趋势愈演愈烈,所有的高等教育机构(除民办院校外)都获得了政府给予的行政级别.,从正部级一直到副厅级,我国的大学俨然成为了政府附属的组织机构,从校长的任命到系主任的遴选.广大教师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其中。最为严重的是高校内部的学术事务的“话语权”

也往往由行政官员所掌握,这就从根本上扭曲了高校作为一个学术组织的根本属性。因为,在任何一所以创新知识、传授知识为目的的高等教育机构,唯有教师才是学术事业真正的主人,也只有他们才有权力和能力去决定学术事务的“游戏规则”。如果按照行政逻辑去管理大学、管理学术,不仅不会产生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反而会压制甚至“埋没”那些真正以学术为志向的青年教师。当前。极少数的学术精英和行政管理人员凭借其充足的经济与社会资本占据着场域中的有利位置。而广大青年教师则漂浮在场域的边缘.他们被动地接受着来自管理人员制定的游戏规则的“操控”,最终造成青年教师或者醉心于制度性文化资本的积累,期待有朝一日能够实现场域位置的跃升,成为游戏规则制定的参与者,或者继续游离于场域位置的边缘,对学校发展冷眼旁观,成为名符其实的教书匠。造成上述一切的根源都是行政权力的过度膨胀以及学术权力的日益萎缩。

三、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学术发展的对策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上行下效”的运行逻辑扭曲了学术职业的本质.消解了青年教师对学术理想的追求。因此,高等院校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重塑实现科层场域向科学场域的转变.营造一个符合学术发展规律的高校学术生态环境。促进青年教师的学术发展。

(一)提高青年教师的薪资待遇,为其发展提供物质保障高校青年教师是科学研究、学术创新的主力军,他们具有强烈的批判思维和质疑精神。敢于打破常规、推陈出新,是科学进步的不竭动力。然而,当前我国广大高校青年教师在面临生存抑或发展、创收还是创新的纠葛时,往往无奈地抛弃自己最初的学术理想。正如前文所述,中国高校青年教师的收入水平不但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甚至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普遍低于自己的印度。

同时,当前高校教师群体内部收入水平又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严重地影响到青年教师自主发展的积极性,扭曲了其发展意愿,最终必将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政府应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薪资待遇问题,尤其是靠学校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高校教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智力“引擎”,他们的生活理应获得政府的保障,从而体现出国家和社会对知识、对教育、对科学的尊重,这也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唯有如此,才有可能使得大学教师成为具有吸引力的职业,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青年才俊为科学发展、人类文明进步奉献毕生的精力。

(二)回归学术本真,为其发展提供宽松的学术氛围学术活动是任何高等教育机构的主要活动.高等院校从其本质上看是以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为旨归的学者共同体。着名的组织行为学家艾米泰·埃茨俄尼在《复杂组织的比较与分析》一书中以组织中获取服从的结构和对低层次成员所使用的权力的种类为标准将组织区分为强迫型、功利型、标准型三类。“强迫型组织使用强力(隐蔽的或明显的)作为对底层成员的控制手段,如监狱;功利型组织使用报酬作为其控制的基础,如商业机构;而标准型组织利用道德控制作为其对具有高度激励和道德内在因素的底层成员施加影响的主要源泉.此类组织包括教会、大学、医院及其它很多的政治和社会组织。”依据这个理论观照当前高等院校。组织属性已经不同程度上扭曲。任何一个学术组织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按照学术事业自身发展的规律,传授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高校只有广大教师才是学术事业真正的主人。唯有他们才能决定本组织内部相关学术资源的分配,确定学术发展的方向。因此,要想为青年教师的自主发展提供宽松的学术氛围,就必须变科层场域为科学场域,回归学术本真。

在科学场域中,身体化文化资本应成为场域内最重要和最主要的财富。引导青年教师为场域中最具有价值的资源而奋斗。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不应成为决定场域位置变化的主要依据.而且青年教师应拥有权力自主决定发展方向,并获得来自场域内外部力量的支持。

(三)重构绩效考评体系,为其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言:“一切行为都是奖励的结果,奖励什么,就得到什么。”从其本质上看,大学的绩效评价从其本质上看是一种学术评价。既然如此,就必须以学术事业的发展规律为依据。来制定考评体系。要想通过学术评价来促进组织内部的学术创新,就必须将关注点由“量”转移到“质”上。把成果质量作为晋升、奖励的主要标准,从而引导青年教师将目光转移到一些基础研究和能获得重大成果的科研项目。例如.“代表作”制度就是一种在西方国家使用了很久的考评制度,由于它不关心被考核人论文发表的数量.而只关心其最突出的科研成果,这就很自然地激励教师更加关注自己科研成果的质量。同时,还必须解决好“由谁评价”的问题。

“代表作”的评价者主要应由校内外本学科知名的学科专家构成,只有他们才能更客观地判定某项科研成果是否是创新成果.是否有助于本学科的进步。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问题。科研评价体系才可能发挥其激励教师的作用,才可能为青年教师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

(四)明晰行政权力的合法界限,为其发展提供民主公正的学术生态环境2010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共同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四十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中,明确指出要“完善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校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在高等教育机构.学术权力是否能够得到彰显关系到了学术民主、学术公正以及学术自由,涉及到真理价值在一所学术机构中的真正地位。明晰行政权力在高校内部事务中的合法疆界,确立学术权力在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中的应有地位是高等院校追求大学精神、凸显学术价值、保障大学自治、彰显学术品格的应有之义。如果由于行政权力的强化而导致学术权力的退化,那么学术生命的萎缩也将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通过法律修订、制度革新与重建来保障学术权力在高校内部学术事务管理中的主导地位.是保证高校履行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职能的必然途径,也是保障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应然路径。

本文是节选自《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的教育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更多论文转让论文详细信息: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高校青年教师学术发展的困境及对策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293973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制冷 肉类研究是核心期刊吗

相关论文

北京中医妇科

论文百科2017-03-29 09:00:54
相关学术期刊
《山西医药杂志》 《电子世界》 《中国产业》 《家禽科学》 《土壤》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中国经济周刊》 《电机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