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里头老是问我们获什么奖,写了什么论文,那个不是我们主要的东西,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培养出的学生不是来写文章的。”
在23日于中国美术学院举行的首届中国艺术教育论坛上,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坦言,近年来对于艺术高等教育的评估已经有所改变,增加了艺术活动的指标,但是不能是放在后面的指标,而应作为核心指标。
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决议,将艺术从文学中脱离出来,升格为独立的学科门类,下设5个一级学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在论坛上评价说,这对中国艺术学科建设和艺术教育发展意义重大,5年来,艺术学学科建设与教育的内涵日新月异,但是也面临着学科发展方向、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机制、教研评价体系和学校综合改革等诸多方面的挑战。
来自全国艺术高教界的50位专家齐聚此次论坛,梳理了5年来的成就与经验。他们有的是专业艺术高校的负责人,有的是综合性高校艺术院系的“掌门人”,还有多位是各艺术学科评议组的代表。
如何评估艺术学科建设水平,也成了不少专家关注的话题。对于许江的建议,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大川深有同感,他说:“应该更加突出艺术的核心地位,像北大艺术学院以艺术理论为主的,也应适当地注重艺术的表演、导演和展演。”
“对于艺术教育评估而言,设立艺术专业博士是非常重要的领头机制。”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认为,目前国内博士学位都是理论型或是学术型的,西方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像美国的音乐艺术博士(DMA)就不是一般的博士(PHD),它是实践型的,不但注重作曲,而且要求能表演,会讲演。”
“理论研究应占30%,实践层面应占到70%,我们师生的水平应该体现在创作、展演等多个方面的实践成果上,但是目前在指标体系中没有实践评估标准,使艺术教育失去了特色和鲜活性。”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伟东坦言,“理工学科的评估有国际标准,但是艺术类学科牵涉不同的文化传承和价值判断,有必要拿出符合中国特色、符合中国高等教育的标准来。”
“理工科里,一加一一定等于二,但是,艺术学科的答案不能追求唯一,也不能追求结果,而应该追求它的过程,追求多样性。”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汪大伟认为,单纯的评估排名等于给艺术作了一二三等的区分,也有悖于艺术对多元发展的追求。
经教育部批准,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10月23日在中国美术学院成立,它旨在探索建立具有中国主体意识的艺术教育思想和方法论,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高等艺术教育体系,提高中国艺术研究和艺术创新水平,提升艺术人才培养水平,促进国际艺术教育合作与交流。
在成立仪式上,这50位专家联合发表了《中国艺术学科建设“杭州共识”》,他们认为,艺术教育应该进一步兼顾高等教育共性和艺术学科的特性,艺术创作成果应该成为评估艺术学科建设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艺术学科应构建多中心共存、多层次共进的发展格局,并应弘扬中国艺术创造与艺术教育的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
[颈部动脉狭窄论文]透视触发3DCEMRA与DSA在颈部动脉
医学类2015-02-23 1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