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世纪是信息产业的时代。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高科技产品的不断涌入,电子信息产业成为了和人类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项产业,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为此行业提供人才的专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但目前的发展状况还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应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适当改革以提高本专业学生能力,为专业谋求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发展现状;前景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6)04-0251-01
从1984年开始,我国进入了信息时代,科技产业日新月异,信息产业也随之应运而生,人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十分重要的因素,为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加速科技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由此可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社会进步以及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大的作用,这表明了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会不断增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1]。因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值得我们探讨和分析,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概述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基本电路知识,并掌握应用计算机等处理信息的方法,不仅对数学知识和物理学要求很高,而且对电路知识、电工基础、计算机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都要求有十分扎实的知识储备,此外,还需要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比如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实验等。由此可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优秀学科,同时也是理工交叉的新起步学科[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兴起是伴随着高科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来的。如今,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时代,无论是网络技术还是通信技术都与电子信息工程密不可分,比如大家用的手机、电脑以及各种电子产品都与电子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因此,社会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相关的高技术人才需求量正在不断攀升。这项专业的设置不仅能为多领域输送人才,同时也为我国高技术产业提供推动力,对当今时代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大的影响。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现如今,人们对生活科技化、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电子信息产业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也在努力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在我国所有的大学中,从1994年拥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几十所学校开始,到如今已经有约两百所大学开设了这项专业,并且在几年中,电子信息工程与专业在大学中的开课数依然成指数型增长,几乎所有的重点大学都包含有此专业,可见电子信息工程与专业发展之迅猛[3]。然而,虽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社会上的需求量极大,但每年此专业的毕业生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这源于该专业在本科的教育模式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着很大偏差[4]。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用人单位势必会要求毕业生能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经验,同时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也需要具备研发新产品的创新精神。但实际在本科教育模式中,我们接受的教育仅仅停留在基础的理论教育,即使是动手操作的实验课,也都是最基础的实验,学校很少开设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实践动手环节课程,导致学生极度缺乏实践能力,同时,一味的灌输式教育也让本科生的创新精神渐渐被磨灭。这就造成了虽然每年有大批电子工程信息专业的毕业生流入社会,但真正属于社会所需的高技术人才还是很少。
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发展前景
虽然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产业已经形成以一定规模的技术产业链和行业,并且在各个领域都有所突破,但是在电子信息领域的核心技术还是不足,在电子信息工程方面许多技术依然依赖于引进欧美等先进国家的成果。一个行业如若不能掌握技术的核心,那么只能长期受制于人,这样便会严重阻碍国家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在高速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中,不能自主研发技术和产品,便不能走到行业的领先地位。所以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高科技的创新性人才,需要对该专业进行改革,为顺应科技发展提出新的要求。首先,电子信息工程教育应侧重在工程二字,以学生为根本,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在教育模式上应改变传统讲授教育,积极与企业联系,尽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要掌握核心技术,走到世界领先地位,就需要此专业培养学生更高水平的素质和创新精神。只要能够做出改变,此专业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目前的发展越来越快,在为人类生活提供便利,提高生活质量,创造高科技时代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势必会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大推动力。
参考文献:
[1]赖凯国.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探究[J].广东科技,2014,(18):177-178.
[2]滕升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方向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4,(1):82-84+87.
[3]郭梦楠.浅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科学中国人,2015,(14):138.
[4]王新辉,张跃勤,刘辉,谢明华,郭民利,石成刚.电子信息工程类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实践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2):20-23.
作者:齐孟阳 薛超 贾宏吉 单位:新疆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