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影响

时间:2017-01-24 03:15:29 来源:论文投稿

一、相关内涵阐释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高校体育文化是在校园内呈现出来的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是学校体育与学校文化相互渗透于融合的结晶,它主要是指以高校学生为主体、以体育活动为主要载体、以高校校园为主要空间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2]。根据包含要素及表现形式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物质文化、意识文化与行为文化,其中物质文化主要是指与体育有关的实物,比如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服装,体育雕塑等,意识文化主要是指人们在体育活动中所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风尚等,而行为文化则是指体育活动过程中制度化的或是约定俗成的,比如体育制度、体育传统、体育教学等行为规范。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群体通过一定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与道德规范等,对全体成员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影响,使其行为符合一定社会规范要求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3]。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立足于高校这一特定社会组织进行的针对大学生的教育活动,它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门,是大学生从事一切学习、实践活动的首要任务之一,目的是促进大学生在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心理倾向等方面合乎政治、经济与社会的要求。作为学校教育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培养的是直接面向社会的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重视拓宽教育渠道,不拘泥于固定的教育形态,通过多种有效方式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克服传统“填鸭式”式的弊端,在潜移默化中促进教育效果。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体育发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其综合性的教育功能,使得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在当前社会,体育功能早已不再局限于培养体格健壮的个体,而是通过体育锻炼,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对体育的价值就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舟,而寓道德之舍也。对体育的思想教育功能给予了高度评价。校园体育文化作为学校体育与学校教育相互交融所塑造的特定文化形态,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体育,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活动,现在愈发显现出其蓬勃的发展势头,从气势恢宏的奥林匹克到红红火火的全民健身,还有与学校教育如影相随的学校体育。体育早已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对体育的关注度也空前的提高。体育所特有的功能也在不断的显现出来,并且不断增加。中美交往的先行者———乒乓外交,激励几代人拼搏奋进的女排三连冠,申奥成功时的举国欢腾等等,都让经历过的或者是间接了解的人激动万分。体育活动在学校的普及与盛行也无形之中影响到每一位学生,学校运动会上的加油助威、班级体育活动的欢呼雀跃、集体比赛项目的团队配合等对于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荣誉感与责任感,对于形成无私奉献、互帮互助与团队配合等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导向性。另外,体育特有的增进身心健康的功能,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从而引导其关注健康、关注生命,促进科学生活方式的养成。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人格塑造功能

人格是指人的心理和行为特质,它主要包含政治、道德、情感、智慧等内容[4]。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塑造人格健全的个体,使其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学校体育文化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方面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体育道德风尚,“和平、友谊、进步”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高度概括,在体育比赛中竞争在所难免,尤其是竞技体育领域,竞争会尤为残酷。但是针对运动员倡导的“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规则、尊重观众”,以及对裁判员要求的“公正、公平、准确”则让体育比赛在一定的道德规范与制度约束下有条不紊的进行,尤其在体育比赛开始之前的宣誓环节,让比赛规则变得庄严,让道德约束变得神圣,全体运动员与观众都会接受心灵上的洗礼,另外,“体育道德风尚奖”的设立,对于运动员的体育道德则具有直接的引导作用。第二,锻炼意志品质,对更快、更高、更强的追求程中的困难与艰辛则需要顽强的意志品质来支撑,体育活动,尤其是集体项目,时刻考验着每一位参与者的判断力与执行力,考验着关键时刻的及时果断与勇于担当,这都是其他教育形式做很难做到的。第三,提高审美情趣,体育是“健与美”的体现,许多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都以追求形体美为目标,而观众也在观赏的过程中体验到了速度之美、力量之美与形体之美。校园体育文化在引导学生关注身体之美的同时关注心灵之美,无形中提高了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

(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心理调适功能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大学生的课余活动相对较少,参与积极性也相对偏低,各种压力如不能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宣泄,容易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比如,人际交往能力差、性格孤僻不合群、内向、自卑等等。而校园体育文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学校教育的不足,从而有效的调试学生的心理问题。比如,体育活动往往以群体的形式进行,参与其中的个体需要通过语言、动作等配合才能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频率,团队成员之间成功时的共同欢呼、失败时的相互鼓励,提高了成员的集体感与荣誉感,有利于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开朗性格的塑造。另外,当有内心感觉委屈、压力或者是愤怒时,体育锻炼也是一种很好的发泄方式。

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思想政治功能的优化策略

(一)加大学校体育宣传力度,提高参与程度

学校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是,当前学校教育中“重文轻武”的现象还很普遍,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专职老师,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造成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处于一个尴尬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参与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因此,应当加强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学校层面要加强对体育的宣传力度与支持力度,通过各种形式,打造出浓郁校园体育文化,并且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给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要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二)提炼体育精神,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内涵

体育来源于实践却又不同于普通的实践活动,体育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了一系列的价值与精神。体育精神来源于体育活动却又不同于体育活动本身,它彰显的是人们对某种品质的渴望与追求。因此,要结合体育的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提炼出具体的体育精神,不断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比如,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顽强拼搏、遵规守纪、尊重他人、不断创新等。通过一个个鲜明的主题,使学生在直接或者间接过程中,接受精神熏陶与心灵洗礼。

(三)丰富学校体育形式,注重体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

传统的学校体育以体育课为中心与重点,结合课外体育活动来进行,形式相对单一,由于我国体育课程的衔接与规划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虽然国家针对学校体育发起了“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各学校也有自己的体育运动会等形式的体育活动,可是参与面不广,很多流于形式,造成学校体育的效果欠佳,学校体育没有竞技体育或者是群众体育那样良好的发展态势。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创新管理思想,体育教师更要转变教学理念:第一,加大高校体育课的改革力度,改变传统的“教—学—改”的形式,鼓励学生在自我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二,拓宽学校体育形式,在传统的体育课、运动会等基础上积极创新,创编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营造要密切联系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加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通过对与体育文化有关的物质文化、意识文化与行为文化的建设,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与行为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进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作者:李爱国 叶栋恒 单位:遵义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


更多财务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体育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影响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13210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传承投稿 集体备课的好处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云南大学学报》 《山东交通科技》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新重庆》 《气象》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比较法研究》 《河北林果研究》 《文史知识》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