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生物安全隐忧及风险交流机制

时间:2017-01-18 20:48:02 来源:论文投稿

摘要:公众对于转基因有着片面的认识,使转基因在我国生物科技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隐忧。如转基因对自然环境、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我们应公平地看待转基因,它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文章分析了转基因生物安全隐忧及风险交流机制。

关键词:转基因;风险交流机制;隐忧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转基因技术提高了粮食等作物的产量,缓解了环境压力等。但民众对于转基因有着自己的认识,很多人不愿意接受转基因。关于转基因技术的优缺点也始终处于争论之中,转基因的潜在风险是其安全风险交流机制构建的动力。

一、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趋势

20世纪末,转基因技术开始被多个国家承认并应用于植物种植,转基因产业化速度加快。截止2012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703亿公顷,并且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以美国和巴西为首的国家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植物,种植作物涉及棉花、玉米、油菜、大豆等25种农业常见作物。转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依赖于其核心技术的发达。自然环境中的光、水分为植物的生长带来了基础条件,但同时自然环境具有多变性,这对植物的自身适应性具有较高的要求。转基因提高了作物的适应性,其优点包括以下几点:同等级的转基因作物其产量更高,满足现代社会土地逐渐减少的需求。转基因降低了种植成本,实现了作物品种的多样化,并且由于转基因植物的抗性强,可有效地降低化肥、农药所带来的污染,对当下流行的儿童失明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随着农业作物的病虫害和杂草侵蚀过多,每年用在农作物生长的化肥和农药量巨大,农药虽解决了杂草和病虫害问题,但也带来了其他的毒副作用,每年由于农药而引发的中毒人数已经达到甚至超过10万人次。而转基因技术利用转入基因的生物特性表达,确保了转基因作物的抗病虫性。减少了杀虫剂等农药的应用,确保了作物的安全。作为世界上第一大棉花生产国,2007年我国抗病虫害转基因棉花的种植面积为380万公顷,并且杀虫剂的使用较以往减少了14万吨。

二、转基因生物安全的隐忧

(一)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相关思考

转基因技术的使用会造成自然环境的“杂草化”和生物的多样化减少。首先,与非转基因作物相比,转基因作物与除草剂、抗病虫等抗性基因接触时,其生存能力更强,因此很可能形成大片且生命力顽强的杂草,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其次,转基因容易使外来基因不断发展,使原有物种资源退化。外来基因的抗病能力强,甚至会造成野生物种资源的灭绝。常年种植转基因农作物会导致害虫出现抗体,进而改变其种群结构,影响生物链的平衡。

(二)转基因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相关思考

转基因可食用产品的新表达蛋白很可能会具有毒性或者引发过敏反应,这是目前大部分公众对转基因的认识。转基因是通过外来基因插入来破坏原有的基因表达,产生更多的毒素。2009年,中国政府首次为水稻转基因产品提供政策支持,转基因所带来的问题不仅是科技方面的,还包括社会、文化甚至伦理道德层面的问题。转基因在一定时期能够促进我国农业和生物科技的发展,其危害尚有待思考。构建转基因风险交流机制,实现创新,降低公众恐慌是当下的主要任务。

三、转基因生物安全风险交流的机制构建与创新

(一)明确转基因生物安全风险交流中的各主体关系

转基因生物安全风险交流过程中,与公众关系的处理是重点。首先要与公众形成伙伴关系。增强管理者对公众的认识,使公众参与转基因产品安全交流,为群众提供转基因产品知识培训,积极与公众进行沟通,防止民众“失语”。总之,与公众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十分关键。

(二)满足媒体的要求,实现信息透明化

媒体连接了政府和公众。随着媒体的发达,人们了解转基因的渠道更多,媒体发挥怎么样的作用是管理部门也是媒体自身要思考的问题。管理部门应制定必要媒体交流计划,以防止媒体大事渲染而造成非转基因的波及面过广,引起消费恐慌。加大媒体的管理力度,确保媒体对事件报道的准确性。尤其是一些网上的言论,要做到以民众的健康为出发点进行报道。必要的时候,要与媒体之间形成一种双向的交流机制,引导正面舆论。政府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参与,严格防止政府的无作为。对于媒体采访,政府要做出必要的回应,并站在保护民众的角度,与民众分享可靠的信息。最后,鼓励与利益相关的人群提供具体建设性的意义。

(三)转基因生物安全风险交流方式

目前,我国对于转基因生物安全风险的管理和评估多集中在数据的解析和健康教育上,缺乏对于风险信息的统计和处理,使信息缺乏针对性。各个主体之间的和谐关系并未构建,各个主体之间对于转基因的认识存在差异。为此,应正确宣传,引导消费者。政府与科学专家以及媒体之间的统一机制,提供正确的培训,使各个主体之间保持相同的思想。无论何种机制,都要从事实出发,才能使民众信服。在转基因生物安全交流过程中,首先应就农业和食品生产方面与科学专家与消费者进行交流,阐述食品生物技术正确信息。对于来自不同专业的对象要区别对待,以便提高民众对于管理者的信任程度。转基因给民众带来的恐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舆论造成的百姓对转基因产生错误的认识,这就需要政府积极与公众沟通,降低公众的担忧程度,但目前的政府并未发挥这方面的作用,而是片面的依靠的作用渲染转基因的积极作用,信服度不高。

总结

随着转基因进入公众视线。一方面,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支持转基因。另一方面,转基因着实给人们带来的恐慌。我国开始关注转基因安全风险交流机制的建立,建立长效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策略。政府首先要建立关于转基因的发展机制,并且实现信息的透明化,使公众正确认识转基因。其次建立政府、媒体和民众之间的统一战线,建立完整的转基因风险评估机制,积极重视民众的意见,发挥转基因生产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根平,杜文明,夏兰琴.植物安全转基因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农业科学,2014(05)

[2]展进涛,石成玉,陈超.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公众隐忧与风险交流的机制创新[J].社会科学,2013(07)

作者:于颖奇 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更多社科历史论文详细信息: 转基因生物安全隐忧及风险交流机制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87644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浅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同课异构

相关论文

柴油机编辑部

论文百科2017-03-21 12:07:48
相关学术期刊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实用医药》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中国农村观察》 《中外食品加工技术》 《犯罪学论丛》 《中国电业》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 《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 返回首页